民事訴訟法第24條及22條
A. 投標保證金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 投標保證金糾紛的管轄問題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具體規則如下:
一、管轄基本原則
✅ 合同糾紛管轄原則: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4條,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投標保證金作為合同履約的擔保,其糾紛通常被認定為合同糾紛范疇。
✅ 協議管轄優先:若招標文件或投標協議中明確約定爭議解決方式(如仲裁或指定法院),則優先適用協議管轄(《民事訴訟法》第35條)。例如,某招標文件中約定「爭議提交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則糾紛不進入法院訴訟程序。
二、特殊情形處理
✅ 未約定管轄時的處理:
被告住所地:以招標人(通常為甲方)或保證人所在地法院為管轄法院。
合同履行地:通常認定為招標項目所在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8條)。
✅ 多被告情形:若起訴對象包括招標人、代理機構等多方主體,原告可選擇任一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民事訴訟法》第22條)。
三、司法實踐要點
四、專業建議
✅ 事前防範:建議在招標文件中明確爭議解決條款,例如:「因投標保證金產生的爭議,提交招標項目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 證據保留:留存招標公告、投標文件、保證金支付憑證等材料,以便在爭議中快速證明合同履行地。
✅ 級別管轄注意: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調整高級人民法院和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標準的通知》,標的額超過50億元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普通投標保證金糾紛通常由基層或中級法院受理。
📌 總結:
投標保證金糾紛管轄以「協議優先、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補充」為原則,實務中需結合具體合同條款及證據材料綜合判斷。建議參考《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57條及最高法(2019)民轄終78號判例,確保法律適用准確性。
B. 民事訴訟法第22條規定
第二節地域管轄
第二十二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三條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第二十四條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六條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七條因公司設立、確認股東資格、分配利潤、解散等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八條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九條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條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一條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損害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碰撞發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達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二條因海難救助費用提起的訴訟,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達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三條因共同海損提起的訴訟,由船舶最先到達地、共同海損理算地或者航程終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四條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五條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第三十六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C. 《民事訴訟法》第24條規定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版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權。 (註:新民事訴訟法是第二十三條)
【釋義】 特殊地域管轄(又稱特別管轄),是指以訴訟標的所在地、法律事實所在地為標准確定案件管轄。
合同糾紛的管轄確定標准有兩個,分別是合同履行地和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的確定是相對復雜的問題,對此問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有專門的規定,此處不贅述。
D. 民事訴訟法第24條的規定
法律解析:
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來電或添加微信(即手機號)與我聯系,提供更多的案件信息,以便幫助您更具體的分析案情,解決您的問題。
法律依據: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E. 司考《民事訴訟法》合同管轄相關法條解析
年國家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合同管轄相關法條解析
第24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蔽型渣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考點】合同糾紛的管轄
【相關法條】
《民訴意見》第20—22條,《最高院關於在確定經濟糾紛案件管理中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4年9月)第24條
解析:合同糾紛的管轄是高頻考點,應當掌握下列內容:
(1)合同糾紛,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2)根據《意見》第18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3)對不同合同履行地的具體確定
第25條 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考點】合同中的協議管轄
【相關法條】
《民訴法》第244條,《民訴意見》第24條
解析:協議管轄是高頻考點,應當掌握協議管轄有效的條件:(1)雙方需以書面形式約定;(2)只能就合同糾紛約定;(3)只能針對第一審法院的管轄進行宏悄約定;(4)協議管轄法院的范圍只限於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5)不得變更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6)根據《民訴意見》第24條,協議不明或協議選擇了兩個以上可選擇的法院管轄的,協議無效相關考點:涉外民事訴訟中的協議管轄
根據《民訴法》第244條, 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用書面協議選擇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法院管轄。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管轄的,不得違反本法關於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第26條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解析:根據《民訴意見》第25條,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者運輸中的貨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27條 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解析:根據《民訴意見》第26條,票據支付地,是指票據上載明的付款地。票據未載明付款地的,票據付款人(包括代理租大付款人)的住所地或主營業所所在地為票據付款地。
第28條 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解析:運用密切聯系原則判定運輸合同中的管轄法院。
司法考試三卷 欄目 為您推薦:2016國家司法考試報名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