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司法解釋三全文
1. 僅以《最高法司法解釋(三)》第七條強行認定是勞務關系,拒不索賠!
最高人民法院抄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這個司法解釋現在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當事人屬於退休人員或者領取退休金的就適用於這個司法解釋,法院判決是正確的。
2.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一二三四
1、解釋一為正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之規定,就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作如下解釋。第一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的下列糾紛,屬於《勞動法》第二條規定的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糾紛;
(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已形成勞動關系後發生的糾紛;
(三)勞動者退休後,與尚未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的原用人單位因追索養老金、醫療費、工傷保險待遇和其他社會保險費而發生的糾紛。/
2、解釋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2006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93次會議通過)為正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對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補充解釋如下:
3、解釋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已於2010年7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89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0年9月14日起施行。
4、解釋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為正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就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作如下解釋:
第一條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無管轄權為由對勞動爭議案件不予受理,當事人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經審查認為該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對案件確無管轄權的,應當告知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二)經審查認為該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有管轄權的,應當告知當事人申請仲裁,並將審查意見書面通知該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仍不受理,當事人就該勞動爭議事項提起訴訟的,應予受理。
3. 勞動爭議司法解釋全文
勞動爭議司法解釋全文
一、總則
1. 為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制定本司法解釋。
二、勞動爭議的范圍
1.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確認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等發生的爭議。
2.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等發生的爭議。
3. 其他與勞動關系相關的爭議。
三、勞動爭議的處理
1. 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應當首先嘗試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
2. 協商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3. 調解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的,除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四、相關法律規定
司法解釋詳細規定了勞動爭議處理過程中涉及的各種法律問題的處理原則,如證據規則、訴訟程序、法律責任等,旨在確保勞動爭議的公正處理。
五、附則
本司法解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之前的有關規定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詳細解釋:
勞動爭議司法解釋是為了解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爭議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規定和解釋。其主要內容包括勞動爭議的范圍、處理方式和相關法律規定等。其中,勞動爭議的范圍涉及勞動關系的確認、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終止等方面,以及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等與勞動關系緊密相關的問題。在處理勞動爭議時,首先鼓勵當事人通過協商解決問題,如協商不成,可依次通過調解、仲裁到訴訟的方式解決。此外,司法解釋還詳細規定了證據規則、訴訟程序、法律責任等內容,以確保勞動爭議的公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