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新民事訴訟法解釋第八十四條

新民事訴訟法解釋第八十四條

發布時間: 2021-01-12 19:10:46

Ⅰ 新民事訴訟法52條放棄訴訟請求司法解釋

首先《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規定,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專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屬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其次,該規定的大致意思是,訴訟請求的放棄訴訟請求的放棄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放棄向對方當事人提出全部或部分的民事實體權利請求。放棄訴訟請求源於當事人的處分權,是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訴訟請求的放棄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放棄部分的訴訟請求,二是放棄全部的訴訟請求。對於訴訟請求的放棄如何處理,法律沒有規定。在司法實踐中的通常做法是,當事人放棄部分訴訟請求的,法院對放棄的部分不再審理;當事人放棄全部訴訟請求的,法院視之為撤訴。

Ⅱ 民事訴訟法解釋484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484條 對必須回接受調查詢問的被執答行人、被執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者實際控制人,經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的,人民法院可以拘傳其到場。
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對被拘傳人進行調查詢問,調查詢問的時間不得超過八小時;情況復雜,依法可能採取拘留措施的,調查詢問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人民法院在本轄區以外採取拘傳措施時,可以將被拘傳人拘傳到當地人民法院,當地人民法院應予協助。

Ⅲ 關於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自新民訴法實施以來,為保障新法各項規定的落實,2013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啟動新民訴法司法解釋起草工作,對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528次會議通過的法發92(22號)民訴意見進行修訂,廢止與新法沖突的內容,對民訴法修改決定中修改完善的制度作出解釋。為民事訴訟法新增加和修改的重要制度的落地明確適用提供標准,細化具體程序。現本文通過新舊法條對比的方式,僅從管轄制度部分的修改作解讀。
舊法條:1.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的重大涉外案件,是指爭議標的額大,或者案情復雜,或者居住在國外的當事人人數眾多的涉外案件。
新法條:1.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的重大涉外案件,是指爭議標的額大,或者案情復雜,或者一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等具有重大影響的涉外案件。
新法解讀:這一條在重大涉外案件的標准上作了修改,把居住在國外的當事人人數眾多去掉了,增加了「一方當事人」人數眾多和具有重大影響。
舊法條:2.專利糾紛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轄。
新法條:2.專利糾紛的案件由知識產權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管轄。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轄。
新法解讀:近年來突顯出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多、類型廣等多方面態勢。專利糾紛的案件在最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解釋中可以到基層法院來審理了。修改了滯後的法律規定,廢止了與新法沖突的規定,統一了關於專利糾紛管轄法院的規定。且增加了知識產權法院可以確定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來管轄專利糾紛案件。

Ⅳ )新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全文 中的152條適用新民法那一條解釋

你是說最「高院民訴意見第152條」是對應新民法的哪一條吧?
該條解釋是關於已經有了判決的「三費」案件是否可以再起訴的問題。該條對應的新修訂的民訴法是第124條,原民訴法是第111條。即關於立案的規定,修訂時只是增加了對調解書申請再審的規定,其他基本沒變。

「新民訴法」第一百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原民訴法」第一百一十一條人民法院對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起訴,必須受理;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糾紛自願達成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訴處理,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Ⅳ 如何理解民訴法八十四條中的「下落不明」

如何理解民訴法八十四條中的「下落不明」——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四條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
(一)「下落不明」是公告送達的前提和唯一條件
(二)「下落不明」是被告在某一時段或訴訟節點期間「去向不明」,而不是必然的「失蹤」。當然經過人民法院宣告失蹤,則必然為「下落不明」。但離婚案件,一方下落不明,無需卻要經過宣告失蹤這個前置程序。
(三)被告「下落不明」的舉證責任在於原告
需要強調的是不管原告提供被告下落不明的證據與否,法院下鄉調查被告的父母等證人的程序是不可缺少的。沒有這個程序,法官就不能認定被告下落不明。
(四)「下落不明」必須在被告不知去向至少兩年後才能認定。
(五)離婚案件中幾種下落不明的情形
第一種:原告舉出了被告所在單位、村委會、居委會的證明,但不知被告電話號碼;經人民法院調查被告的父母也是一問三不知(大多數情況下明知但不告訴法官)。人民法院就可認定被告的下落不明。
第二種:原告舉出了被告所在單位、村委會、居委會的證明,並知道被告的電話號碼;經法院調查被告的父母,也是一問三不知。
第三種:原告不能提供被告所在單位或村委會、居委會的證明,也不知被告的電話號碼,法官亦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調查被告的父母、單位領導、村主任等證人,以查明被告的下落,如仍然對被告信息一無所知,亦可認定被告下落不明。
第四種:原告不能提供被告所在單位或村委會、居委會的證明,也不知被告的電話號碼,被告的父母或亡或傻,或也下落不明。在這種情況下法官即使調查也無法獲得被告的基本信息,所以不能草率認定被告下落不明。
第五種:被告的戶口所在地、出生地為別省別縣,與本地原告結婚,戶口也沒有遷移,結婚生活時間較短,被告就不知去向。此種情況,讓原告提供證據確有困難;而法院調查,因路途遙遠,浪費時間和資源,實屬不易。這種情形怎麼辦?一般情況下,被告重新回到出生地的情形居多。人民法院可將案件移送被告出生地人民法院審理(根據民訴法管轄的規定)。

Ⅵ 新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384條

第三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申請再審,應當在調解書專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屬個月內提出。
本條規定的是關於調解書的再審期限,即當事人如果對已經達成的調解書不滿意,如果想要變更其條款和效果,必須在生效後六個月以內,如果超過六個月,法院不予受理。

Ⅶ 中華人民供事訴訟法第八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是什麼意思完全不懂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二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回,人民法院答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申請理由成立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

Ⅷ 民訴法新司法解釋88條

內容如下:
第八十八條 訴訟代理人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提交授權委託書外,還應回當按照下列規定向人答民法院提交相關材料:
(一)律師應當提交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證明材料;
(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
(三)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委託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
(四)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證明材料;
(五)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推薦材料和當事人屬於該社區、單位的證明材料;
(六)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符合本解釋第八十七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你是想問什麼問題嗎?還是只是單純的問下88條的內容?

Ⅸ 民事訴訟法解釋417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一十七條專 人民檢察院依當事屬人的申請對生效判決、裁定提出抗訴,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三十日內裁定再審:

(一)抗訴書和原審當事人申請書及相關證據材料已經提交;

(二)抗訴對象為依照民事訴訟法和本解釋規定可以進行再審的判決、裁定;

(三)抗訴書列明該判決、裁定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第一款規定情形;

(四)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情形。

不符合前款規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建議人民檢察院予以補正或者撤回;不予補正或者撤回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不予受理。

Ⅹ 新民事訴訟法對再審訴訟如何規定

第十六章審判監督程序 第一百七十七條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一百七十八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一百七十九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第一百八十條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第一百八十一條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由本院再審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第一百八十二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第一百八十三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不得申請再審。 第一百八十四條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二年內提出;二年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第一百八十五條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裁定由院長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第一百八十六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第一百八十七條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第一百八十八條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抗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再審的裁定;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一百八十九條人民檢察院決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提出抗訴的,應當製作抗訴書。 第一百九十條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審時,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席法庭。

熱點內容
婚姻法根本不保護女性 發布:2025-10-06 16:50:35 瀏覽:614
指導性案例法院第十批 發布:2025-10-06 16:38:57 瀏覽:610
組織開展公民法律知識考試總結 發布:2025-10-06 16:37:26 瀏覽:589
刑法判錯的 發布:2025-10-06 16:34:37 瀏覽:308
行政法治的核心原則 發布:2025-10-06 16:25:18 瀏覽:564
法官林健 發布:2025-10-06 16:18:24 瀏覽:348
合同法中什麼是要約 發布:2025-10-06 16:16:48 瀏覽:481
勞動法關於病假審核 發布:2025-10-06 16:11:18 瀏覽:43
運輸的物流法規 發布:2025-10-06 16:06:56 瀏覽:452
勞動法規定給員工簽幾年的合同 發布:2025-10-06 16:06:49 瀏覽: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