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律和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和法律關系

發布時間: 2025-09-08 00:08:18

1. 行政法律關系有哪些

法律分析:行政法律關系是國家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活動中所發生的由行政法規范所調整的各種社會關系。是法律關系的一種。同其他法律關系相比較,有以下特點:

(一)行政法律關系的一方必須是國家行政機關或受其委託和授權的機關、團體或個人,即必須有代表國家從事行政管理的當事人。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法人與其他社會團體之間不可能產生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行政機關之間、行政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行政機關與外有關機關之間可以依法產生行政法律關系。

(二)行政法律關系中的當事人的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在大部分行政法律關系中,國家行政機關作為當事人一方,其地位優於對方當事人,這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1)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一般只要具有這方面職權的國家行政機關的單方意思表示就能成立,只有在個別情況下,才可能由社會團體或者公民的意思表示而發生。(2)某些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也往往因國家行政機關單方面的行為即確定。(3)國家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增設或限制、剝奪對方當事人的某項權利,也可以增設或豁免對方當事人的義務,而對方當事人不能這樣做。

(三)行政法律關系的當事人,其權利和義務等都是由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等事先規定的,行政機關和其他當事人都不能自由選擇。

(四)行政法律關系中的違法者,通常要向其主管機關承擔責任,有時還要對受害的公民負責。

只有同時具備以上特點的社會關系,才是行政法律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2. 行政法律關系與民事法律關系區別

【法律分析】:1、二者的概念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是由民法規范調整的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包括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是不平等的,法律程序要求比較嚴格。
2、主體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參與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合夥組織、其他組織。國家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成為民事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就是行政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即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或權力,承擔義務的人或組織,簡稱為行政法主體。
3、客體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享有的民事權利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包括各種物質利益和非物質利益。具體包括物、行為、智力成果或知識產品、人格利益,在法律有規定的情況下,還包括權利本身。
聯系主體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媒介,通常表現為一定的標的和利益載體,包括水、土地、房屋等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3. 民事法律關系和行政法律關系有什麼區別

不同法律部門來法律關系,行政講的自是國家行政機關貫徹落實法律的規范總和,民事則是調整民事活動中的人生和財產關系的總和。一般民事糾紛是通過行政手段解決的,行政法律關系(即權利與義務)與民事法律關系是相互交叉的

來源成都律師網頁鏈接

4. 簡述行政法的法律關系有哪些特徵

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必須有一方是行政主體。這意味著,如果在某一法律關系中,沒有行政主體作為一方當事人,那麼這一定不是行政法律關系。行政主體在行政法律關系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其地位和法律角色是固定不變的,不能由另一方當事人代替。例如,在我國的行政訴訟中,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對人,而被告只能是行政主體,且雙方不能互換角色。

行政法律關系具有不對等性。這體現在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之間存在權力與義務的不對稱性,行政主體擁有一定的行政權力,而行政相對人則相應地承擔一定的義務。這種不對等性是由行政法律關系的性質決定的。

行政法律關系中的當事人權利和義務是法定的,這意味著這些權利和義務是由法律明確規定下來的,而非雙方當事人可以隨意協商決定的。這種法定性體現了行政法律關系的嚴肅性和規范性。

行政法律關系所引起的爭議解決方式及程序具有特殊性。對於這類爭議,不能簡單地適用民事訴訟法或刑事訴訟法的解決方式,而需要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特定的程序來解決,且解決爭議的方式和程序具有特定的要求和限制。

5. 行政法律關系與民事法律關系的區別

法律主觀:

行政法律關系和其他法律關系的區別有: 1、主體不同。行政法律關系在不平等主體之間產生,其他法律關系在平等主體間產生; 2、調整法律不同。調整行政法律關系的法律有行政訴訟法、行政許可法等。平等主體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由民法典調整。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熱點內容
登報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08 03:24:54 瀏覽:457
道德或法治建設4000字 發布:2025-09-08 03:19:07 瀏覽:154
贛榆區水利局法律顧問 發布:2025-09-08 03:16:08 瀏覽:469
重慶酉陽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08 03:11:18 瀏覽:380
勞動法死亡補償多少錢 發布:2025-09-08 03:10:37 瀏覽:467
低壓變配電法規 發布:2025-09-08 03:08:20 瀏覽:532
國際經濟法包括哪些內容 發布:2025-09-08 03:06:52 瀏覽:797
浦東法院起訴 發布:2025-09-08 03:06:08 瀏覽:300
企業違反勞動法無處罰措施 發布:2025-09-08 03:00:01 瀏覽:493
民法具體法律 發布:2025-09-08 02:58:32 瀏覽: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