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1-01-12 20:16:43

『壹』 論刑事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的異同

什麼是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是國家規定的關於辦理民事案件(包括經濟糾紛案件)程序的法律。為了使民事案件和經濟糾紛案件得到正確處理,不僅要有各種民事法律、經濟法律等實體法,而且要有一個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經濟糾紛案件和制裁民事違法行為的法律。這個法律,便是民事訴訟法。

它是人民法院審判民事、經濟案件和訴訟參與人進行民事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准則。我國目前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是1991年4月9日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並開始施行的。

這部民事訴訟法分4編、29章、270條。廣義的民事訴訟法,除此之外,還包括憲法和其他法律中有關民事訴訟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民事訴訟的批復、指示、通知等文件。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都是司法程序法,它們有些原則是共同的。

比如:審判權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公開審判;對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實行合議制;辯論原則;迴避原則;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進行訴訟;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各自的訴訟權利等。此外,民事訴訟法還有一些特有原則。

比如: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平等;可以調解;當事人自由處分與國家干預相結合;人民檢察院對民事審判活動實行監督;社會支持起訴等。

什麼是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是國家規定的關於辦理刑事案件程序的法律。訴訟,就是俗稱的打官司。我國的刑事訴訟法,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揭露犯罪事實,查獲並懲罰犯罪分子的活動。

目前,我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是1979年7月1日由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8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它共分4編164條,具體規定了刑事訴訟的指導思想、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系統地規定了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辦理刑事案件過程中的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程序。它是公、檢、法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必須遵守的「操作規程」。

法規定了什麼是犯罪以及怎樣進行處罰,它是實體法。對於實體法來說,訴訟法又叫程序法。刑事訴訟法的任務,就是從司法程序方面,保證刑法的正確執行。

刑法,是刑事訴訟法存在的前提;刑事訴訟法,是刑法得以正確實施的保證。

兩者互相依存,是缺一不可的「姊妹法」。

『貳』 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的異同

相同之處:

民事訴訟法與刑事訴訟法均屬於程序法的范疇,都是為了保證實體法律關系的實現而規定訴訟程序的法律。因此民事訴訟法與刑事訴訟法在形式上有許多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

1、訴訟的目的不同。民事訴訟所要解決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的爭議;刑事訴訟所要解決的是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確實犯罪和犯什麼罪以及應處何種刑罰的問題。

2、提起訴訟的主體不同。民事訴訟中雙方當事人都可以提起訴訟,原告起訴後,被告可以反訴;刑事訴訟除自訴案件有自訴人提起訴訟外,均有人民檢察院提起訴訟。

3、舉證責任不同。在民事訴訟中,誰主張權利誰負責舉證;在刑事訴訟中,只有被告(行政機關)負責舉證。在刑事訴訟中,公訴人負有提供被告熱有罪的證據、並加以證明的責任,被告人不負舉證責任,但可以提供自己罪輕或無罪的材料為自己辯護。

4、適用的法律不同。民事訴訟主要適用《民法通則》和《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主要使用《刑法》和《刑事訴訟法》。

(2)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1、刑事訴訟法的任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

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2、民事訴訟法的任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

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叄』 根據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規定,有哪四類案件實行不公開審理

刑訴 未成年人案件 滿14不滿16歲 法定不公開審理 滿16不滿18歲 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涉及國內家秘密和個容人隱私 法定不公開審理 商業秘密依申請決定不公開審理
民訴 涉及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 法定不公開審理
涉及商業秘密和離婚案件依申請不公開審理
行政 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肆』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基本制度包括。 A.合議制度 B.公開審判制度 C.迴避制度 D.兩審終審制度

錯。我國沒有統來一的訴訟法,而源是分為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第十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因此,應該為:我國民事審判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合議制度、迴避制度 、公開審判制度和兩審終審制度 。

『伍』 訴訟法及其基本內容有哪些

《民事訴訟法》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

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地進行。

(5)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四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

第五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

『陸』 比較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異同

三種訴訟最大的區別是舉證責任的分配。

民事訴訟一般情況下是「誰主張、誰舉證」,只專有在特殊侵權(屬如環境污染糾紛、醫療糾紛等)實行舉證倒置。

行政訴訟一般情況下是舉證倒置,原告只需要推動訴訟,只有在申請性質的行政審批行為,原告應當對自己的申請行為進行一定的舉證。

刑事訴訟一般情況下是由公訴機關或自訴的原告進行舉證,被告人沒有舉證的義務。但是,由於我國沒有實行緘默權制度,在一定情況下,被告人也承擔了一些舉證責任。也就是說我國的無罪推定原則並不完全。

我認為其他的區別都是細微的區別,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柒』 根據現行法律,我國的訴訟案件主要有三類

我國的訴訟案件分為三大類,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
1,民回事訴訟:公民之間、法人之答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訴訟。或者說,民事訴訟: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所進行的訴訟活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各種關系的總和。
2,刑事訴訟:是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偵查機關在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被追訴者刑事責任問題的訴訟活動。
3,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制度。

『捌』 我國現行的訴訟法有哪些

訴訟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訴訟法有三大訴訟法,即《中華人民共內和國刑事訴訟法》、《中容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廣義的訴訟法除上述三大訴訟法之外,還包括關於訴訟程序的其他法律、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關於訴訟程序的規定。

熱點內容
指導性案例法院第十批 發布:2025-10-06 16:38:57 瀏覽:610
組織開展公民法律知識考試總結 發布:2025-10-06 16:37:26 瀏覽:589
刑法判錯的 發布:2025-10-06 16:34:37 瀏覽:308
行政法治的核心原則 發布:2025-10-06 16:25:18 瀏覽:564
法官林健 發布:2025-10-06 16:18:24 瀏覽:348
合同法中什麼是要約 發布:2025-10-06 16:16:48 瀏覽:481
勞動法關於病假審核 發布:2025-10-06 16:11:18 瀏覽:43
運輸的物流法規 發布:2025-10-06 16:06:56 瀏覽:452
勞動法規定給員工簽幾年的合同 發布:2025-10-06 16:06:49 瀏覽:225
規章文 發布:2025-10-06 16:01:10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