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刑事訴訟法上告
㈠ 關於日本犯罪後的時效期
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①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回5年;②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答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③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④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
㈡ 在日本如果被判無罪,即使再出現不利被告證據也不予以採納,這是為什麼
日本法律有一個「一事不再理」原則。
一事不再理(いちじふさいり)版
刑事訴訟法上,ある事件につい權て有罪無罪の判決または免訴の判決があって確定した場合に,同一事件について再び公訴を提起することを許さない原則をいう。再び公訴が提起されたときは,審理を行なわずに免訴の判決がなされる。
意思是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就某案件判決,無論有罪無罪或是免於起訴,只要最終確定了。那麼這個案子就終結,不再進行第二次起訴。如果再次提出訴訟,以不予審理的免於訴訟處理。
還有一種情況,一般刑事案件都有訴訟時效,在2010年以前,即使殺人罪也只有在25年以內可以起訴,2010年修改法律,現在殺人罪沒有時效了。但其他罪大多有時效。過了時效自動不能起訴了。
㈢ 宋英輝翻譯的譯.日本刑事訴訟法沒有程序即無實體在哪一頁
論刑事害訴訟權利配置保障 摘要:與告權利保護相比犯罪害權利卻逐漸萎縮,訴訟受保護較少加強害權利保障,並害告權利加合理適平衡,各刑事訴訟普遍發展趨勢本文首先害進行界定並析其特徵接著析外刑事害權利配置狀況基礎析我刑事害訴訟權利配置狀況及存足結合存問題提進步完善措施希望能加強我刑事訴訟害保護 關鍵詞: 刑事害 權利配置 問題 保障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accused, the victims of the crime has the right to decline, in the proceral law on the protection less.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victims and the rights of victims and the accused a proper balance to be reasonable, become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ode of Criminal Procere. The paper first defines the victims and to analyze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analyzes the allocation of the rights of foreign criminal status of victims, on this basis, analysis of China's criminal proceral rights of victims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lack of problems in the final combined proposed measures to further improve in order to want to strengthen our protection of victims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Keywords: Crime victims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configuration issues 引 言 由於制觀念演進權思想發展,原刑事訴訟居於客體位告躍刑事司,告權利保護益完備,刑事訴訟科文明表現與相反,犯罪害權利卻逐漸萎縮,訴訟受保護較少些候,害告訴位,甚至訴訟程序證身份傳喚,並要接受案件告及辯護質問,存使害再度受害能何保護害重視害權利問題,產重新探討必要加強害權利保障,並害告權利加合理適平衡,各刑事訴訟普遍發展趨勢 根據全立規劃目前我刑事訴訟再修改工作已經進入關鍵階段作家重要基本律依治與構建諧社背景刑事訴訟再修改必須加強訴訟民主、強化權保障、促進社諧目標具體修改議題即改革熱點關注則要秉持定問題意識堅持切實際發著重解決現行立司實踐突存問題本文關刑事訴訟犯罪害訴訟權利配置保障作番探討希望能加強我刑事訴訟害保護 、刑事害界定及其訴訟位 犯罪害犯罪直接侵害象歷史曾經刑罰發起者實施者直至犯罪起訴者害態度直接決定著犯罪命運 ()刑事害界定 刑事害亦稱刑事受害者或受害與加害相應稱呼害概念同視角界同定義 我著名者康樹華認害即指犯罪行使身或財產遭受損害相於犯罪言 者湯嘯則認害指權益遭受犯罪侵害自、家 綜所述害指合權益遭受犯罪行直接侵害確理解害概念內涵應三面著手:(一)必須合權益遭受侵害認定否刑事害應首先看其侵犯權益否合權益即其權利利益否受律保護;(二)必須直接遭受犯罪行侵害直接則受犯罪行間接侵害排除外害近親屬其犯罪行靈受創傷打擊同能伴隨著害醫葯費等物質損失真意義害;(三)必須受犯罪行侵害般民事侵權行、自災害等造損失並刑事意義害 范圍看刑事害僅包括自害包括受犯罪行侵害、其組織即單位害 (二)刑事害訴訟位 縱觀世界各害保護思想制度發展史體三階段即私力救助階段-公力救助階段—公力救助與私力救助相結合階段 害刑事訴訟事位兩種情況種自訴案件事另種公訴案件事首先家社利益與利益平衡角度講公訴力或能害能按照自意志實現其追究犯罪願望維護自合權益要求其程序義角度講賦予害事訴訟位利於讓害通親眼目睹審判公緩解害激報復理消解犯罪矛盾源所帶沖突主體間理抗及其制司程信任害實質權利保護角度講刑事司目要盡能恢復害受損權益賦予害事位害才能透刑事程序運作維護自合權利效避免事偵查、起訴、審判執行程再受傷害刑事害權利保護應意 一9漆9《刑事訴訟》害屬於般訴訟參與律沒賦予其事位一99陸修訂《刑事訴訟》定程度加強害權利保護明確害界定事同賦予害項訴訟權利確立害刑事訴訟重要位我權保障刑事改革重進步刑事害擁事位具性害作刑事犯罪受害者犯罪所造損害深刻受解決其利益遭受侵害刑事犯罪沖突權益能受刑事裁判直接影響主體與案件處理結著直接利害關系僅具獲經濟賠償或補償慾望且更著使其實施侵害犯罪受律懲罰要求 二、外刑事害權利保障立狀況 西流傳著句諺:犯罪必害害必救濟害權利保護救濟並沒應重視期刑事研究基本告角度著手少關注已經受傷害害害僅受犯罪行害訴訟程乃至能受二害或者更 隨著刑事害研究深入及權保障發展刑事害權利逐漸受重視加強害保護各刑事訴訟立乃至際公約發展趨勢家民主、制化進程表現保障權重要內容 世紀陸0代始西家關於保護犯罪害權利政策措施主要呈現三階段發展:第階段建立害金錢資助制度第二階段加強犯罪害間接直接幫助具體表現非營利性組織英害支助、美害支援全組織等始向害提供間接直接援助第三階段根據原則些家紛紛制定或改進律確立害權利目前隨著際范圍內害權利保護加強世界各刑事害權利保護問題已形諸共識 權利保護看害權利主要:(一)控訴權論陸系家英美系家害定條件通定途徑啟公訴程序(二)訴訟參加權使司程序滿足害需要應讓害涉及其利益適訴訟階段庭陳述其觀點關事項供考慮各立害訴訟參加權都同規定(三)知悉權世紀陸0代起,英美澳及歐洲各紛紛制定關保護害律規定害刑事司享知悉權(四)援助權聯合《罪行與濫用權力行受害者取公理基本原則宣言》律援助間、途徑、內容特殊害適照顧幾面詳細確立害律援助權英美系家傳統害律援助權所忽視代害運影響些家紛紛改變做(5)隱私權刑事訴訟加強害隱私保護其旨意能效避免刑事訴訟第二害化各刑事訴訟立及關害保護特別立都體現保護害隱私權內容(陸)處選擇權外害刑事自訴領域由於沒家公訴機關干涉害享相完備實體處權利比與告達調解、解協議或放棄部權利(漆)賠償家補償權害給予同形式經濟賠償或補償各已經形普遍立潮流 總體說外刑事害權利保護加強前刑事訴訟立重要趨勢理論說刑事律關系應由家、犯罪、害三主體構三元結構模式非定位於犯罪與家間二元結構體系害刑事司應具真獨立律位應強化害權利保護加強刑事律權保障實現刑事司全面義需要 三、我刑事害訴訟權利保護現狀及其制約素 期維護刑事告權利直刑事司主要向告位問題始終處於許家刑事司領域核 隨著刑事害權利保護研究意義認識深入順應世界范圍內加強害權利保護發展趨勢我刑事立面做些努力取些 ()我刑事害訴訟權利配置現狀 我《刑事訴訟》害權利作規定具體概括幾種權利(一)報案、控告權害侵犯其身、財產權利犯罪事實權向公安機關、民檢察院報案或者民院報案或者控告公安機關、民檢察院或者民院應接受;公安機關、民檢察院或者民院應保障控告安全報案、控告權及偵查、檢察、審判機關負保護害安全責任規定利於保護害身、財產受侵犯利於刑事訴訟順利進行(二)委託訴訟中國參加訴訟權利由於原刑事訴訟沒規定害項權利實踐否允許害委託中國做修改刑事訴訟第三二條、第四0條規定公訴案件害及其定中國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起權委託訴訟中國委託中國律師、害監護、親友及民團體或者害所單位推薦刑事訴訟明確規定害委託中國維護自合權益提供律依據(三)申請避權害審判員、檢察員、審查員及書記員、翻譯員鑒定認具符合定避理由權申請其避訴訟權利害位立承認增加訴訟權利案件公處理重要意義(四)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權利害由於告犯罪行遭受物質損失刑事訴訟程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5)參加庭審理權害權庭審理起訴書指控犯罪進行陳述;向關證、鑒定發問;庭示物證、未庭證證言筆錄、鑒定鑒定結論、勘驗筆錄其作證據文書發表意見;申請通新證庭調取新物證;申請重新鑒定勘驗;證據案件情況發表意見;權與告互相辯論(陸)異議或申訴權害及其定中國服各級民院審判決權請求民檢察院提起抗訴;害及其定中國於已經發律效力判決、裁定權向院提申訴 外根據刑事訴訟高民院司解釋涉及隱私案件公審理;強奸案害選擇否庭;害報案願意公自姓名偵查、檢察、審判機關應其保守秘密 (二)我刑事害訴訟權利配置存問題 通觀我立關於害訴訟權利規定看我訴訟領域害權利保護范圍相廣泛其些措施力度否認現行刑事訴訟害權利保護存明顯足體現幾面:(一)現行刑事訴訟公訴案件害概念范圍沒予界定現行刑事訴訟賦予害事位由於害位獲確立害概念范圍顯尤重要(二)害訴許可權制太保障足我刑事訴訟公訴權制約私訴權給予高度重視私訴權制約公訴權重視夠(三)沒建立家補償制度目前我尚關害進行家補償立司實務犯罪行遭受損失賠償造極困難害由政府給予適補償由害單位給予救濟由某種援助團體予資助(四)害賠償范圍窄我刑事訴訟害賠償僅僅種填平式賠償 加害言沒懲罰性賠償受害言沒撫慰性賠償外未賦予精神損害賠償權高院《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規定》明確害由於告犯罪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害刑事案件審結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民院予受理(5)害律援助於空泛律援助具體規定要求沒害何進行律援助內容至於講刑事訴訟律援助知道告律援助(陸)民事賠償權利效保障根據我現行《刑事訴訟》及相關規定害民事賠償訴訟能刑事訴訟啟才能並審判能提前進行防止刑事審判遲延才刑事案件審判由同審判組織繼續審理附帶民事訴訟(陸)家補償缺位目前我犯罪害補償制度說片空白盡管各都害實施家補償做由於律沒關於何害進行家補償明確規定沒害納入社保障體系導致實踐各做標准混亂 四、完善訴訟權利配置強化我刑事害權保障策 害及訴訟參與享訴訟權利廣泛程度衡量家刑事司文明程度重要標志經發展外立實踐積累許熟經驗做我建立刑事害權利保護制度提供豐富參考 結合我刑事立現狀加強刑事害權利保護保障刑事害訴訟權利完整性實現司公針刑事訴訟害權利保護面存缺陷必要重新構建並完善害權利保護框架主要包括幾面: ()加強害援助 許害由於其特殊訴訟位或者某些特殊原能效行使訴訟權利甚至能刑事訴訟處於利位強化我害律援助主要:(一)律援助權予明確規定憲高度害律援助權給予明確同刑事訴訟立規定害享告相應律援助權比經濟困難或者其原沒委託訴訟中國自參與訴訟能力較差害及其近親屬盲聾、啞或者未沒委託訴訟中國院應指定承擔律援助義務律師其提供訴訟中國;符合定條件害應緩、減、免訴訟費、鑒定費等(二)司實踐要細化援助規定司實踐應害律援助納入律援助制度總體框架考慮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偵查機關律師應害參與刑事程序提供相應物質便利律幫助提供免費律咨詢、設立害誤工補償制度、害身保護制度、害庭期間休假制度、庭害提供與隔離休息室或者設立專門害室等(三)建立害社救濟制度主要建立害服務機構建立經濟援助體系充尊重害格所我必要設立害權問題研究機構害保護機構些家例美等家早已立家犯罪受害者調查機構若要財力夠強我普遍建立種機構許困難我害權卻中國需加強保護我能再等待家各級司機關、立機關及監察機關設置信訪機構增設窗口承擔害免費律咨詢援助 (二)確立害獨立提起民事訴訟制度 賦予害獨立提起民事訴訟權利十必要畢竟附帶民事訴訟種特殊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同源同質其保護害民事權益面先足民事侵權訴尚且存精神損害賠償何較社危害性嚴重許刑事案件強奸、猥褻、侮辱等行害能直接物質損失獲賠償制度顯合理確立害獨立提起民事訴訟制度則解決問題 (三)賦予害提起家補償權利 所謂家補償指害受犯罪行侵害能告處獲實際賠償家定情形加補償制度社角度講犯罪害進行賠償由家害進行適補償利於維護社公平避免害激行發維護社穩定際看紐西蘭、英、德、、美、本等家相繼建立家補償制度確保害經濟利益受損害值借鑒二0世紀陸0代始家制定犯罪害保護建立害家補償制度保障害權重要內容我沒制定害家補償制度鑒於具體情規定:犯罪或其源獲物質保障、故意犯罪受重傷害及故意犯罪死亡害遺屬權利獲家補償我社主義家政府根本職能民服務責任義務保護公民合權益實現家應盡力量實現犯罪刑事損害賠償犯罪本沒任何賠償能力家應盡能使賠償能力與犯罪某種關系合理承擔部或者全部賠償於具前述兩類賠償能力犯罪所造損害家應承擔賠償責任賠償費用取自家司機關犯罪判處罰金變賣罰沒物品所錢款亦按定比例提取自海關、行政機關、工商管理機關收取罰款、沒收非錢款變賣沒收非物品所錢款隨著我市場經濟逐步發展治建設斷推進我建立刑事害家補償制度機已基本熟 (四)完善害賠償制度 刑事訴訟解決害賠償問題效使害害獲恢復平復害理消除緩解害告間沖突提高害及其公民同犯罪作斗爭積極性增強公民律意識進於實現訴訟目維護社安全 借鑒外立與司經驗完善害賠償制度主要:(一)犯罪賠償損失輕處罰作項基本規定考慮賠償與刑事責任關系要考慮賠償損失數額且要考慮犯罪賠償損失態度所做努力(二)賠償損失與緩刑、減刑假釋結合起(三)進步完善民事賠償優先原則某些沒收犯罪工具用優先賠償害損失僅僅拘泥於犯罪沒收財產限度保證犯罪經濟賠償能力(四)加犯罪逃避賠償責任懲罰力度 (5)精神損害賠償列入定賠償范圍 (五)尊重害格避免其再度受害 加強害權保障利於刑事訴訟順利進行利於保證刑訴公能切實保障害合權益要求促進刑事訴訟立趨完善害作犯罪行受害者由於受犯罪行侵害其財產已經蒙受損失身已遭受巨痛苦尊重害格避免害身格造進步損害僅保證刑事司順利進行確處理案件前提緩解害痛苦防止其產社敵理必要條件害部尤其容易訴訟程序本身再受傷害比性犯罪性害、未害等本二000《刑事訴訟》修改規定:證(包括)害能看顯著安或緊張允許陪同陪伴作證;證與告間設置屏風等物使相互看;讓證待庭外其房間通連接設置該房間庭錄像裝置進行作證我刑事司要面給予改進律層面賦予刑事害足夠尊重尊嚴比受害者應抱輕蔑指責態度涉及害隱私案情應避免傳播、限制公報道;性犯罪害偵查、調查應由經專門訓練員進行詢問詢問應進行適安撫並其隱私進行保密另外我借鑒本規定審判程序加強易受傷害害保護防止其再度受傷害促進害格尊嚴恢復使其重歸社 結 語 改革放我順應世界范圍內加強害權利保護發展趨勢我刑事立面做些努力尤其一99陸刑訴明確害訴訟主體位並害訴訟權利作規定現行刑事訴訟害權利保護存著些明顯足加強害權利保護勢必行 何待害反映社文明程度重要標志建立並完善刑事害權利保護制度社發展必要求與進步標志筆者相信隨著刑事立司斷完善經濟發展刑事害權利保護各項制度必趨完善 參考文獻 [一]許永強著:《刑事治視野害》檢察版社二00三版 [二]華民共高民檢察院外事局編:《與歐盟刑事司制度比較研究》檢察版社二005版 [三]徐靜村主持:《刑事訴訟(第二修案)者擬制稿及立理由》律版社二005版 [5]宋英輝、孫永、劉新魁等著:《外刑事訴訟》律版社二00陸版 [陸]陳光主編:《華民共刑事訴訟再修改專家建議稿與論證》製版社二00陸版 [漆]肖建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內沖突與協調》載《研究》二00一第陸期 [吧]王文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立缺陷與完善》載《河北》二00四第5一期 [9]蔡芹:《論犯罪害家補償制度構建》載《江西社科》二00二第5期 [一0]周建華:《論我犯罪害家補償制度構建》載《華東政員報》二00四第四期 [一一]劉振:《論我刑事害權利缺失救濟》載《山東審判》二005第三期 [一二]孫春、陳淑智:《犯罪害家補償制度性與合性》載《福建行政院福建經濟管理幹部院報》二00陸第一
㈣ 在日本的缺席審判制度中,是不是犯罪嫌疑人沒到案也可以進行審判
缺席判決不是很輕易就判的,需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人口失蹤,或是多次下傳票不接收的惡意行為等因素,才可以缺席開庭判決。
㈤ 關於日本法律的一些問題...
1、日本在除奴隸社會的氏族法以外,沒有自己創設的法律。奴隸制時期,日本使用固有的氏族法,主要表現為不成文的命令和習慣。公元645年的「大化革新」,廢除了奴隸制,確立了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統治,創建了以唐朝法律為模式的日本封建法律制度。明治維新以前,日本法承襲中國唐代和明代法制的傳統,是中華法系的重要成員。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加入了大陸法系的行列,以德國法為樣板建立了六法體系,但也保留了濃厚的封建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又吸收了英美法的許多精華。因此,日本法同時具有兩大法系的特徵。
2、而中國的現代法律,是在民國時期,效仿法租界和德租界的大陸法系建立的,後來也借鑒吸收了英美法系同時也難免具有封建思想的殘余。新中國的法律也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但剔除了封建思想的殘余,經歷了到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過程。
由於近代以來法的現代化方式的影響,加上建國後引入的前蘇聯法律模式也是受民法法系的影響,所以,我國總體上仍然傾向於民法法系,但吸收了普通法系的一些經驗,如審判程序等。
日本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組織
1.近代司法組織的形成
明治維新初期,日本還沒有系統的法院組織體系,司法與行政不分。1871年成立司法省,民刑裁判權統一由其監管,地方則由地方行政官兼任司法官。1875年制定《大審院各級法院職制章程》,規定大審院為全國最高司法機關,下設上等法院、巡迴法院、府縣法院,廢除了地方官兼任司法官的制度,初步實現了司法與行政的分離。
明治憲法頒行後,按法國和德國的模式建立了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兩個系統,並於1890年頒布了《裁判所構成法》和《行政裁判法》。《裁判所構成法》參照德國法院組織體系制定而成,規定全國設區法院、地方法院、控訴院、大審院,實行四級三審制。《行政裁判法》規定了行政法院組織以及行政訴訟原則和制度,共4章47條。法律規定在東京設立行政法院,只負責審理依法律、敕令及有關行政裁判文件所規定的行政違法案件。
1893年制定了《律師法》,規定律師須在各地方法院的名簿上登記,而且要加入所在地的律師會,地方律師會則須接受地方檢事局首長的監督。
2.戰後司法組織的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根據《日本國憲法》的原則和精神,制定、頒布了《法院法》、《檢察廳法》和《律師法》,從而使日本的司法組織發生了很大變化。
1947年頒布實施的《法院法》廢除了明治憲法體制下設立的行政法院和特別法院,實行單一的法院體系;法院為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簡易法院四個審級。
1947年頒布實施的《檢察廳法》按法院審級設置獨立的檢察廳,分為最高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地方檢察廳和區檢察廳四級;作為統一執行國家檢察工作的機關,下級檢察廳受上級檢察廳領導,法務大臣有權對檢察廳進行一般的指導監督;檢察官不再是司法官,而是國家行政官吏,其地位受法律保護。
1949年頒布的《律師法》確立律師自治原則,改變了日本律師處於國家機關嚴密監督之下的的舊體制,並規定:律師的主要使命是維護人權、伸張正義,在地方法院轄區內設立律師會,在全國設立日本律師聯合會;律師聯合會是所有律師都必須參加的團體,它是指導、聯系及監督全國的律師及律師會的最高機關;律師有權設置律師事務所,但須向所在地的律師會辦理申報手續。現在日本的律師事務所分單獨事務所和共同事務所兩種,大部分的律師都集中在日本的大城市,其主要業務活動是參加法庭訴訟。
日本的法官、檢察官、律師的社會地位很高,均有嚴格的考試、錄用、培養制度,對日本法學理論的發展和法律實踐的完善都有很大的貢獻,三者一起構成日本的「法曹三者」,被譽為「法制建設上的三根支柱」。
(二)訴訟制度
1.近代訴訟法典的制定
(1)《刑事訴訟法典》的制定
1890年,日本參照德國刑事訴訟法,頒布了《刑事訴訟法》,它分為8編15章,共 334條,其基本特點是:將訴訟分為公訴與私訴,公訴由檢事提起、以證明犯罪和適用刑罰為目的,私訴由被害人提起,以返還贓物及得到因犯罪行為造成的損害賠償為目的;具體規定了法官的迴避制度;把預審作為公判審理前必須的訴訟程序;規定了4種上訴形式,即控訴、上告、非常上告、抗告。
(2)《民事訴訟法典》的制定
1880年日本曾仿照1807年的法國民事訴訟法制定過一個草案,但因政府已准備改效1877年的德國民事訴訟法而未能交付審議。1884年聘請德國專家幫助起草民事訴訟法典,經法律調查委員會的幾度修改,於1890年4月獲得通過並公布,次年1月開始實施。該法典是日本第一部民事訴訟法典,分為8編12章,共805條,主要特點有:貫徹當事人進行主義、法院不幹涉的原則;肯定了通過和解解決民事糾紛的傳統做法,訴訟提起前可以申請法院和解,在第一審程序中的任何階段法官都有權進行和解嘗試,若和解不成再進行判決;法院在審理上訴案件時,只限於在原審提出的請求和上訴申請的范圍內進行。
2.戰後訴訟制度的變化
二次大戰以後,刑事訴訟制度發生了很大變化。
(1)1948年日本《刑事訴訟法》體現出新的特點:① 規定各種強制處分都須有令狀,新設宣告拘留理由制度,體現了保障人權的原則;② 明確刑事案件的追訴權專屬於檢察官和檢察官根據罪犯的情況享有起訴或不起訴的裁量權,但又規定職權濫用罪,以防止檢察官行使職權的不公正;③廢止預審,擴大辯護制度,限制被告人自供的證據能力,體現了對被告當事人地位的尊重;④檢察官提起公訴時只向法院提交一份起訴狀,而不移送案卷和證據材料,貫徹了以庭審為中心和辯論原則;⑤廢除了對被告人不利的再審,對被告有利的按其請求可以再審,第二審的控訴從原來的復審制改為事後審查制。總之,這個法典體現了大陸刑訴制度與英美刑訴制度相結合的特點。
(2)1929年開始實施的《民事訴訟法》在二次大戰後並沒有被全面修改,但隨著客觀形勢的變化和受美國法律制度的影響,對《民事訴訟法》作了部分修改,頒布了單行法規,在減輕訴訟雙方的負擔、削弱父權干涉主義及訴訟程序民主化等方面有所改進。後又出現將本來屬於《民事訴訟法》的事項分離出來的趨勢,如1979年制定了《民事執行法》、1989年制定了《民事保全法》等單行法規,使民事訴訟制度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戰後廢除了行政法院的設置,行政訴訟案件也由普通法院審理,但由於行政訴訟案件的特殊性,1948年制定《行政案件訴訟特例法》。現行的行政訴訟制度則主要體現在1962年制定的《行政案件訴訟法》中。行政案件的訴訟程序有其相對獨立性。
㈥ 外國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
一、無罪推定原則。
又可稱為無罪類推(與有罪類推相對應),簡單地說是指任何人在未經證實和判決有罪之前,應視其無罪。無罪推定所強調的是對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須有充分、確鑿、有效的證據,如果審判中不能證明其有罪,就應推定其無罪。
二、正當程序原則
正當程序是英美法系的一條重要的憲法原則;程序的正當性包含的價值是程序的中立、理性、排他、可操作、平等參與、自治、及時終結和公開;通過正當程序達到憲法的至信、至尊、至上從而實現憲法權威。
三、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原則
是指不得強迫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做出不利於自己的陳述或強迫其承認有罪。這直接針對和反對的是刑訊逼供以及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和處罰。
四、審判公開原則
包括公開審理和公開宣判兩個方面內容(但合議庭評議,審判委員會討論不公開) 部分案件不公開審理(但應公開宣判) 公開審判的案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不公開審理的,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一審法院違反公開審判原則的,二審法院撤銷原判發回重申。
但是下列情況不公開審判:1.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案件,一律不公開。2.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14歲以上不滿16歲的一律不公開;16歲以上未滿18歲的,一般也不公開。3.離婚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4.當事人提出申請的確屬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
五、直接言詞原則
直接言詞原則是直接原則和言詞原則的合稱。直接原則是指判決只能由直接參加法庭調查、聽取法庭辯論的審判人員親自作出。言詞原則是指在庭審過程中,當事人、法院的訴訟行為特別是質證、辯論、證據調查都要求的言詞方式進行。
六、自由心證原則
一切訴訟證據的取捨和證明力的大小,法律預先不作規定,而由法官、陪審官根據內心確信進行自由判斷。法官通過對證據的審查判斷所形成的內心確信,稱為心證。心證如果達到深信不疑的程度,即謂之「確信」,從這個意義上講,自由心證又稱「內心確信」。法官審判案件只根據他自己的心證來認定案件事實。 自由心證制度要求法官依據「良心」和「理性」,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識和審判經驗,合理判斷證據的證明價值。
七、一事不再理原則
一事不再理原則,就是法院對於任何已經生效裁判加以處理的案件不得再行審判;對於所有已經被生效裁判確定為有罪或無罪的被告人,法院不得再予以審判或科刑。
㈦ 日本法律中,法官可以改變檢察院起訴的罪名嗎
日本刑事訴訟法第312條規定:法院鑒於審理的過程認為適當時,可以命令對訴訟原因或處內罰條文加以追加或容變更。
即對法院在法院審理范圍未超出指控范圍的前提下,如果法官認定的罪名與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不同,則法官對犯罪事實有權作出獨立的評價,確定不同於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
㈧ 日本刑事訴訟目的。
日本刑事訴訟法第1條規定:「本法以在刑事案件上,於維護公共福利與保障基本人權的同時,明確案件事實真相,准確而迅速地適用刑罰法令為目的。」
㈨ 日本刑事訴訟時效標準是多久
哦,刑事訴訟法第180條規定付一停開審庭審理,並且評議後應當作出判決,對於疑難復雜,重大案件復議庭認為難以作出決定的一婷合議庭提出院長決定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審判委員會決定合議庭應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