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違法案例百度文庫
㈠ 求大學公共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復習資料及考試大綱,重點等~~
大綱在教材後面都有的:
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課程自學考試大綱
(9月12日12:32)
一、課程性質與設置目的要求
(一)課程性質、地位與目的
本課程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科(基礎科段)的公共基礎課程。基本內容包含「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兩大部分。
「法律基礎」部分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依法治國」原則為指導,力求正確地闡述和介紹法律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並注意到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和相對完整性。目的是為了普及與公民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增強公民的民主法治觀念。
「思想道德修養」部分以加強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承擔歷史重任為指導,教育學生認真思考人生,增強思想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和迫切性,為自學成才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課程總目標
幫助學生樹立法治觀念;區分罪或非罪、合法或違法;能夠運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
二、考試內容與考核目標
I法律基礎部分
[說明:限於學分要求,推薦教材中第三、六、七、九章的內容不列入考試范圍。]
第一章社會主義法治
考核知識點
社會主義法治概述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和作用社會主義法律基本制度社會主義法律實施社會主義法律意識考核要求
法治概述識記:(1)依法治國的含義(2)社會主義法治和社會主義民主的關系
領會:社會主義法治的意義
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和作用識記:(1)社會主義法律本質的含義(2)社會主義法律的特徵
領會:(1)社會主義法律的作用(2)權利與義務的統一
社會主義基本法律制度識記:(1)立法的概念和階段(2)立法權的行使(3)法律監督的含義和分類
社會主義法律的實施識記:(1)社會主義法律實施的概念(2)合法行為的概念(3)違法的概念和要件(4)法律制裁的概念和種類
領會:(1)依法行政(2)依法司法
社會主義法律意識識記:(1)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的概念
領會: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和法治的關系
第二章憲法
考核知識點
憲法基本原理我國的基本制度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我國的國家機構考核要求
憲法基本原理識記:(1)憲法的特徵(2)憲法的分類
我國的基本制度識記:(1)國家性質的概念(2)政權組織形式的概念(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概念(4)選舉制度的概念(5)選舉制度的原則(6)國家結構形式的概念及種類(7)民族區域自治的概念(8)特別行政區的概念
領會:(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及其優越性(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識記:(1)公民的概念(2)基本權利的概念(3)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的種類
領會:(1)基本權利的內容(2)公民應正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我國的國家機構識記:(1)國家機構的概念(2)我國國家機構體系(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職權、任期、地位(4)國家主席的職權、任期、地位(5)國務院的地位,總理,國務院常委會議(5)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和地方政府
第四章刑法
考核知識點
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犯罪概念和犯罪構成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共同犯罪犯罪種類刑罰的概念、目的及種類考核要求
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識記:刑法適用范圍的規定
應用:刑法規定的三個基本規定
犯罪概念和犯罪構成識記:(1)犯罪具有的三個基本特徵。(2)犯罪構成的概念、犯罪構成的要件。
領會:(1)犯罪客體的根本特徵。(2)犯罪主觀方面。
應用:運用犯罪構成原理分析案例
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識記:(1)正當防衛的概念和條件(2)緊急避險的概念和條件
領會:正當防衛的防衛限度
應用:運用相關原理分析案例
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識記:(1)犯罪預備的概念(2)犯罪未遂的概念(3)犯罪中止的概念
領會:犯罪未遂與犯罪既遂的區別
共同犯罪識記:(1)共同犯罪人的概念(2)共同犯罪人的種類
犯罪種類識記:十類犯罪的名稱
刑罰的概念、目的及種類識記:(1)刑罰的概念(2)刑罰的種類(3)量刑的概念和原則(4)自首、累犯、立功(5)緩刑、減刑、假釋
領會:數罪並罰
應用:運用相關知識分析案例
第五章民法
考核知識點
我國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民事法律關系主體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基本民事權利民事責任訴訟時效考核要求
㈡ 《勞動法》中,「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是什麼意思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國家標准中第一級以上的接塵作業、《有毒作業分級》國家標准中第一級以上的有毒作業、《高處作業分級》國家標准中第二級以上的高處作業、《體力勞動強度分級》國家標准中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作業等范圍的勞動。
㈢ 文化素質對於決策者的重要性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品位高雅脫俗,有的人格調低下粗鄙,其重要原因就在於文化底蘊的不同、文化素質的差異、做人境界的高低。腹有詩書氣自華。真正優秀的領導者所憑恃的不是級別,更不是職權,而是文化素養所折射出的內在精神魅力和文化素養。
當今,經濟文化一體化已成為時代潮流,文化因素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趨增大,成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法寶,迫切要求領導幹部重視自身文化修為,培養志存高遠的文化素質,利用人類一切文明成果武裝頭腦,汲取新知識,掌握新本領,拓寬新視野,提升新境界;迫切需要領導者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精神,把工作當作事業來做,在「立德、立功、立言」上有更高追求,讓企業的「好日子」更遠更長。
作為領導者,提升志趣高雅的文化素質,需要培養三種基本的能力素養:一是培養讀書學習的習慣。偉大的領導者無一不是讀書者。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句名言是:企業未來唯一持久的優勢,是有能力比你的競爭對手學得更快更好。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把學習當作一種責任、一種常態、一種追求,不斷克服「能力恐慌」。通過養成讀書學習思考的習慣,提升精神,純潔思想,改變氣質,豐富知識,把握方向。二是培養傳播企業理念的能力。企業文化首先是領導者的文化。領導者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至關重要。作為領導者要當好企業文化的示範者、傳播者,需要把領導者的思維轉化為員工的思維,這就要求領導者提高理念傳播能力,善於用講哲理故事的方法,把企業理念通俗化、具象化,通過講好自己企業發展的故事、身邊人的閃光點、自己為企業攻堅克難的故事,以及其他企業卓越的案例故事,進而營造和諧的溝通環境。三是培養理性做人做事的態度。堅持務實求效的做人處世原則,嚴格標准管理、講究科學思維、永不懈怠追求,像孫中山說的那樣:「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擔當、有志趣的人。如此,才能以志趣高遠的文化境界引領眾人,以非權力影響力影響人改變人,進而在改變企業命運中展示人生風采,實現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