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第71條
『壹』 法院隨便採納證據違反哪條法律
法院隨便採納證據違反哪條法律?
你所說的法院隨便採納,意思應該是法院採納的證據不符合法律規定吧,也就是證據不符合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證明力。
1、如果法院沒有讓雙方當事人對證據進行質證;那麼違反了民事訴訟法第71條。
法律依據:
第七十一條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並由當事人互相質證。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
2、如果法院採納了不真實、不合法、無關聯性、無證明力的證據, 那麼違反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2修正)第104條。
法律依據:
第一百零四條
人民法院應當組織當事人圍繞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以及與待證事實的關聯性進行質證,並針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進行說明和辯論。
能夠反映案件真實情況、與待證事實相關聯、來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規定的證據,應當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貳』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71條規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陳述,應當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
2補強規抄則
理由如下;所謂襲補強規則,就是對現有證據的證明力的增強;而本條款明確提到「應當結合本案其他證據」,就說明不能簡單依靠當事人的陳述,也即當事人的陳述的證明力較弱,需要其他證據來補強。
所以,本條規則屬於補強規則。
另外:意見證據規則是指,證人作證只能陳述自己體驗的過去的事實,而不能將自己的判斷意見和推測作為證言的內容。關於當事人陳述的規則才是。
最佳證據規則,主要指書證。其基本精神是:「以文件內容而不是以文件本身作為證據的一方當事人,必須提出文件內容的原始證據。」
相關性規則又稱關聯性規則,是指只有與訴訟中待定事實具有關聯性的證據才可以採納,凡是沒有關聯性的證據均不具有可采性。不具體解釋了。。
『叄』 證據的證明目的是什麼
證據的目的就是為了認定事實。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3條之規定,證據必須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該法第64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65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71條人民法院對視聽資料,應當辨別真偽,並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綜上可知,證據的目的是為了認定事實從而證明舉證者的主張。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2年3月14日修正)第四十八條規定:「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三)證人證言;(四)被害人陳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六)鑒定意見;(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8月31日修正)第六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4年11月1日修正)第三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一)書證;(二)物證;(三)視聽資料;(四)電子數據;(五)證人證言;(六)當事人的陳述;(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