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教學視頻
2010年司法考試必備之《行政法》講義(四)
第四章 行政法與行政法學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我國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一、初創階段(1949-1957年)
這是中國行政法制開始生長和發展的時期,是我國社會主義行政法的初級階段。這個時期,國家制定和頒布了大量的行政組織方面的法律法規,規定了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組織、職權、工作方式和責任。同時,國家還制定和頒布了大量的有關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定了國家機關對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事務,以及人、財、物各個領域管理的許可權及管理方式。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國家共頒布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829項。這個時期,國家還建立了行政監察制度和公民控告政法英傑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行為的制度。
二、停滯和遭受摧殘階段(1957-1978年)
這是中國行政法制發展緩慢、徘徊、停滯和倒退的時期。其中「*」十年,行政法制更是歷經磨難和備受摧殘。
三、重建和反展階段(1978-1989年)
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至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通過,是中國行政法制重建和走向發展的新巧慧滾時期。這期間,最主要的工作有五項:
(一)恢復原有法制,解決行政領域無法可依的問題
(二)制定新憲法,確定行政法制的宗旨和發展方向
(三)改革政府機構,轉變政府職能
(四)確立行政立法制度,健全行政法制
(五)建立行政司法制度,保障公正行政
四、發展和向新模式轉化階段(1989-)
所謂「向新模式轉化」,是指行政法由原來主要適應計劃經濟的模式向現在適應市場經濟的模式轉化,由過去主要執行管理職能的模式向現在既具管理職能,又具控權職能的模式轉化。這主要體現為六個方面:
(一)在行政管理領域確立依法行政原則
(二)制定行政訴訟法,建立行政訴訟制度
(三)制定國家賠償法,建立行政賠償制度
(四)制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建立公務員制度
(五)制定《行政監察法》,完善行政法制監督
(六)健全行政程序法制,加強對行政權行使過程的監督和制約
第二節 我國行政法學的歷史發展
一、「史前階段」(1949-1978)
新中國成立後30年中,行政法學在我國學科分類目錄上一直處於空白狀態,行政法學學科並未建立起來。
二、創建階段(1978-1985)
1983年出版的、王岷燦主編的《行政法概要》,是我國第一本行政法學統編教材。
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行政法學的教學、科研已在我國全面展開,行政法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法學分支學科在我國正式建立起來。
三、全面發展階段(1985-1989)
1985年以後,行政法學迅速在全國發展起來,就行政法著述來說,已達幾十種之多,既有教科書,又有專著;既有研究中國行政法的著作,又有研究外國行政法的著作;既有行政法英傑政法的論著,又有譯著,更有大量的論文、譯文。
四、深入發展和學術流派逐步形成階段(1989-)
1989年以後,我國行政法學深入發展,主要體現在質上,體現在深度碧虛上。這主要體現在:專題性研究成果大批涌現;行政訴訟法的研究在行政法學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行政法學研究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若干學術流派出現。
第三節 各國行政法學的主要流派
一、行政法學主要流派的形成及其歷史背景
行政法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調整對象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對於行政法應如何調整此種關系,如何配置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從而構成怎樣的法的秩序,行政法學者有不同的主張、觀點、理論,逐漸形成了行政法學的各種流派。其中主要的、較有影響的流派有三個,即控權論學派、管理論學派和平衡論學派。
控權論學說主要在英美國家流行。孝余
管理論學說主要在原蘇聯、東歐國家和我國計劃經濟時代流行。
平衡論創立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由羅豪才教授等提出。之後,平衡論學說在中國一直在不斷發展、完善,90年代中後期開始在行政法學界佔主導地位,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學者對平衡論持有異議,有些學者仍然主張新控權論或新管理論。
二、行政法學主要流派的基本觀點
(一)控權論的基本觀點
1、行政法的基本目的在於保障私人的權利和自由。
2、行政法的基本內容是控制和限制政府權力。
3、控權論特別強調嚴格的依法行政原則,主張嚴格限制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
4、行政法的主要手段有兩個:司法審查和行政程序。
(二)管理論的基本觀點
1、行政法的主要目的在於保障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
2、行政法的基本內容是調整國家管理關系、規定國家管理的原則和制度。
3、管理論通常將管理原則視為法的原則,並且以堅持******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等作為最重要的管理原則。
4、行政法律關系主要是命令——服從關系,從而行政法的手段主要是強制和命令性的。
(三)平衡論的基本觀點
1、行政法既要保障行政管政法英傑理的有效實施,又要防止公民權利的濫用或違法行使。
2、行政法的基本內容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
3、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原則,但對依法行政的內涵應予以新的解釋。
4、平衡論主張綜合運用行政法的各種手段,即在必要的場合運用命令、強制手段,同時在大多數場合盡量避免採用行政命令、行政制裁、行政強制手段,淡化權力色彩。
本章思考題:
1、簡述控權論的基本觀點。
2、簡述管理論的基本觀點。
3、簡述平衡論的基本觀點。
4、試論我國行政法發展的社會背景。
B. 司法考試行政法誰講的好
在司法考試行政法領域,以下幾位講師備受推崇:
1. 徐金桂 簡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博士,擁有豐富的司法考試教學經驗。 特點:作為司法考試簽約行政法教師,徐金桂講師對行政法考點有深入研究,講解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深受考生好評。
2. 魏建新 簡介:河南南陽人,天津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 特點:魏建新講師理論功底深厚,能夠將復雜的行政法理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授給考生,有助於考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
3. 舒揚 簡介:四川江津人,西南政法學院本科及研究生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留校任教法制史教研室。 特點:雖然舒揚講師在法制史領域有深厚造詣,但在行政法教學方面同樣具有獨到見解,能夠結合法制史背景,為考生提供更為全面的學習視角。
4. 吳鵬 簡介:行政法行政訴訟法四大名師之一,中國人民大學行政法博士,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副教授。 特點:吳鵬講師在行政法領域具有極高的學術地位和教學水平,能夠准確把握考試動態和命題趨勢,為考生提供精準高效的備考指導。
綜上所述,徐金桂、魏建新、舒揚和吳鵬都是司法考試行政法領域的知名講師,各自具有獨特的教學風格和優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和需求選擇合適的講師進行學習。
C. 哈爾濱金融學院法律系師資隊伍
哈爾濱金融學院法律系師資隊伍由多位專業教師組成,各具專長,致力於法律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其中,白化秋講師在法學領域深耕多年,擁有東北林業大學、遼寧大學、黑龍江大學等多所高等學府的教育背景,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白老師主要講授《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法律文書》、《律師實務》等課程,並在科研、教材編寫、學術論文發表方面展現出卓越成就。
初軼華講師以2004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法律系的學歷為起點,於2005年加入哈爾濱金融學院法律系,現主講《經濟法》和《勞動法》。她不僅在校期間取得法學學士學位,且在學術研究上也有不俗表現,如在《活力》雜志上發表《環境法律基本制度檢視》一文。
劉巍巍助教,2005年本科畢業於黑龍江大學法學專業,後繼續深造,於2008年獲得民商法碩士學位。主講課程包括《民事訴訟法》、《經濟法》。劉老師在學術研究方面也有顯著成果,如《對我國二元戶籍制度合理性的反思》一文以及參與相關課題研究。
韓穎梅助教同樣擁有黑龍江大學法律系背景,主講《合同法》、《銀行法》、《經濟法》等課程。她參與的科研項目和教材編寫,以及在《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商情》等雜志上發表的文章,展現了她的學術影響力。
郝勝林講師畢業於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主講《法理學》、《行政訴訟法》等課程,並參與教材編寫工作,發表有《精神損害功能分析》、《論動產抵押物轉讓中的利益平衡》等論文。
林琳講師,2007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學院,主講《物權法》、《民事訴訟法》、《經濟法》。她在教學和學術研究上都展現出較高水平,如發表《市場經濟條件下優化律師公平競爭對策研究》一文。
王梅生講師於2008年加入哈爾濱金融學院法律系,畢業於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學歷,教授經濟法、公司法、民法。她出版有專著《借款合同法律研究》,並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
張明皓副教授畢業於黑龍江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主講經濟法、公司法、民法等課程,有《借款合同法律研究》專著,並發表多篇論文。
張乃強講師,2007年被評為講師職稱,畢業於哈爾濱工程大學經濟法專業,本科學歷,主講證券法、票據法、稅法等課程。他參與編寫教材《稅法》,並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
盛英會講師,碩士學歷,畢業於東北財經大學,主講稅法、經濟法、中國法制史、知識產權法等課程。她積極參與教學改革,成果顯著,並在多個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
韓勁松副教授,擁有北方交通大學本科學歷,後在對外貿易公司從事多年工作,期間考入黑龍江大學攻讀法律碩士,並於2005年8月加入哈爾濱金融學院法律系。韓老師主講法律基礎、經濟法、刑法學、刑事訴訟法等課程,並在學術研究領域有不凡貢獻,如發表「憲政呼喚中產階層」等文章。
這些教師在哈爾濱金融學院法律系匯聚,形成了一支實力雄厚、專業多樣化的師資隊伍,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法學教育,推動法律知識的普及與深入研究。
D. 想參加法考,有哪些講的比較好的老師推薦呢
參加法考(國家司法考試)是法律專業人士職業生涯中的重要一步,而選擇一位好的老師或輔導班對於備考來說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在法考培訓領域口碑較好的老師和機構推薦,他們各自在不同的法律領域有著深厚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教學經驗:
刑法:柏浪濤老師,其講解深入淺出,條理清晰,尤其擅長將復雜的刑法理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周光權的刑法課程也備受推崇,其對考點的把握精準,能夠幫助學生高效提分。
民法:鍾秀勇老師的民法課程內容詳實,邏輯嚴密,適合基礎較好的學生深入學習。孟獻貴老師的民法課程則更注重實用性,適合初學者快速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和應用。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李佳老師的課程內容全面,講解細致,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行政法的相關知識。徐金桂老師的課程則以其獨特的解題技巧和實戰經驗著稱,適合希望提高應試能力的學生。
商經知:鄢夢萱老師的課程內容豐富,案例分析透徹,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商經知的核心知識點。郄鵬恩老師的課程則以其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和生動的案例講解受到學生的喜愛。
三國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楊帆老師的課程內容全面,講解深入淺出,適合不同水平的學生學習。殷敏老師的課程則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三國法的知識。
理論法學:杜洪波老師和白斌老師都是理論法學領域的知名講師,他們的課程內容深刻,講解透徹,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法理學、憲法學等理論法學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其他科目:除了上述科目外,還有一些老師在其他科目上也有著出色的表現。例如,戴寰宇老師在民訴法領域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曹新川老師在刑訴法領域則以其嚴謹的教學態度和實用的解題技巧受到學生的青睞。
在選擇老師時,建議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基礎知識水平和備考時間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同時,也可以試聽幾位老師的公開課或試講視頻,以便更好地了解他們的教學風格和授課特點,從而做出更合適的選擇。此外,備考過程中還需要結合教材、真題和模擬題等多種資源進行系統復習,以確保全面掌握考試所需的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