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程序錯誤強拆違建

行政法程序錯誤強拆違建

發布時間: 2025-10-12 07:49:43

㈠ 違建人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違章建設行為主要違反涉及社會公共利益的建設許可方面的法律規定,是典型的 行政違法行為 ,是要受到行政法負面評價並負行政法律責任的。對於違建人這一 行政相對人 來說,行政法律責任主要指的是行政處罰。 違章建築的處理有兩層含義:一是指行政主管部門如何對待違章建設行為和違章建築,對違章建築採取何種措施、依法應怎樣採取這些措施;二是指如何從社會本位和綜合效益等角度設計制度,將違章建築問題對社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並使違章建築得到更好的利用,防止資源浪費。對違章建築的行政處罰手段應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如《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 行政處罰法 》(以下簡稱《行政處罰法》)等。 總結現行法的規定以及各地方性規定,一般違章建築的處罰方式如下:責令違建人立即停止建設;對於僅僅違反法規定,未辦相關審批手續但不妨礙社會公共利益的,責令其補辦手續;對於違反法規定且輕微妨礙社會公共利益的,尚可採取改正措施的 責令限期改正 ,可以或者應當並處罰款;對於違反法規定並嚴重妨礙社會公共利益的,責令限期拆除或者予以沒收。

㈡ 一旦發現有違建怎麼辦

面對"違章建築",不管是不作為。怎麼來解決這種拆與建的矛盾?作為管理者應當准確理解《中華人民共和
國物權法》第三十條規定:"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合法建造應是指建造時符合當時的規定,絕不
是指現在的規定。在具體工作中,對「違章建築"的界定與處理應把握以下三條:

第一, 法律依據是關鍵

我們應該理解,不予補償的"違章建築"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無償拆除的建築而不能以是否具有產權證或批准文件作為判斷是否是違章建築的唯一標准。既然是這
種理解,有一個前提,首先要找到依據確認他的是違章建築的法律依據,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己都說不明白,憑什麼說別人的是違章建築?是佔了公路
的保護區,違反了《公路法》的規定,還是在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擴建改建房屋未取得建設工程許可證,違反《城市規劃法》的規定?是在建房當中沒有取得施工許可
證,違反了《建築法》的規定,還是在機場高度控制區域,房屋建設超高,違反《民航法》的規定?是在河道當中修建房屋,違反了《防洪法》的規定,還是房屋的
質量形象太差,影響市容,違反了國務院的《市容管理條例》的規定等等。

到2005年,有18個法律法規規定了違章建築和違法建築。兩年過去了,又產生了不少新的規定,如《畜牧法》規定在城市規劃區域內不能養豬,不能修建養豬
場養雞場的院舍。對一棟房子,如要認定為違章,就要找到一個相應的法律。並且,應是違反建造時的規定,絕不是指現在的規定。天安門到現在還沒有房產登記
證,也沒有土地使用權證,還沒有建設用地的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的規劃許可證,更沒有施工許可證,我們難道能說天安門是違章建築么?如果從革命的角度來
說,當然是違章建築,甚至是反動建築,它是過去明王朝清王朝反動派為了欺壓老百姓,為了腐敗修建的王宮,"革命無罪,造反有理"。但是現在是法制國家,不
能這么說,因為明王朝建宮殿的時候,我們的規劃局還沒有,人民政權還沒有成立,成立就不一定會建天安門。是不是建國以後建的沒有手續的就是違章建築呢?我
們說人民大會堂,人民大會堂在2005年5月8日終於光榮的領取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但是它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仍然沒
有,房產權證仍然沒有。根據我們的房產登記辦法,初始登記,必須要有規劃許可,必須要有施工許可,必須要有用地許可,必須要有立項許可,這四個許可,缺一
不可。如果是住宅登記,還需要房地產開發資質,才能辦到產權證。現在很多單位集資建房,很多房子長期辦不了產權證.根據目前的房屋產權登記辦法人民大會堂
登記不了。所以按照"沒有手續的就是違章建築"的說法,人民大會堂也是違章建築。這個問題講起來嚴重了。

所以,只有違反建造時的法律依據,才能確定是"違章建築",主管機關才會採納,司法機關才會在裁判當中支持你的觀點。否則,就違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條之規定。

第二,是否違章必須由法律授權的機關界定

現在出現一個問題,有的地方在下裁決書的時候,或者是拆遷公司申請裁決的時候,就直接說人家違章建築不予補償。是否違章這個話不應該是隨便哪個機關都能說
的,因為說一棟房子是違章建築,必須是法律授權即有權的執法機關才能界定。比如說沒有施工許可證,或者沒有建設工程的規劃許可證,甚至沒有房契,沒有登
記,就說它一定是違章建築,行么?不行!

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就是不了解"法律無授權即為侵權"的原則。我們要實事求是的看待我們的歷史,規劃機關是在1974年成立的。1974年安徽的一次全
國建設系統會議中,發了一個會議紀要,確定我們必須要在社會主義的城市建設中,要規劃優先,要依據規劃,所以要成立一個專門的規劃機構來管理,在以前是沒
有規劃局,也沒有規劃委員會,也沒有規劃科,也沒有這個職業,那麼74年以後就有了,1980年,90年就開始逐步完善升級,就從建委的一個規劃科,規劃
處獨立出來,有些地方還成立了規劃局,還有規劃委員會,建設部成立了一個城市規劃司。1990年出台了《城市規劃法》,今年又出台《城鄉規劃法》,制度是
慢慢完善。那麼在規劃局都沒有的情況下,到哪裡去找規劃許可證呢?找不到。還有我們過去的規劃法規定,是城市的規劃區內,我的規劃局才管,規劃區外,管不
管,那麼農村房屋的建設管不管呢?沒辦法管。盡管後來有一個村鎮規劃管理條例,但仍然沒有辦法管理。又如,農村大量的房屋,到目前為止,根據房屋產權登記
辦法,是無法登記的,那怎麼辦?到拆遷的時候,我們對農村城鄉結合部或者是農村,作為違法建築不予補償?顯然不能,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把握一條,我
們需要請法律授權的有關機關,比如說,這個房子因為沒有領取規劃許可證而成為違法建築,那麼我們就要請規劃部門來界定,這個房子有沒有規劃,沒有規劃,是
不是屬於第四十條的補辦手續范圍,還是違法拆除的范圍,這個由他來界定,界定出來,我們才於法有據。又如,對可能是違法用地所建房屋,就應由土地主管行政
機關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來界定才為有效。

第三,對違章建築一定要依法嚴格處理。

我們前面找到了法律規定,又找到了有權的執法機關作出界定,那還是不夠的,因為我們的法律對違法建築的處理是不同的。不把握分寸,則可能寬嚴皆誤,因此執
法當慎之又慎。比如,廣州的白雲機場從市區遷到了花都,為什麼要遷,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原有的白雲機場的空中禁空控制沒保護好,很多房子都是通過有關
部門批准建起來高樓,一棟棟高樓圍著白雲機場建起來,飛機下降的禁空高度就沒有了,第二個原因,旁邊的白雲山上建起了n個無線電傳輸站,影響到飛機的通訊
無法保證安全,只好搬了。如果按照民用航空法的規定,你所有機場范圍的超高建築都是違法建築,應當拆除,拆的了么?拆不了。人家就會講,我也是通過有關部
門批準的,我有我的法律依據,比如說修在白雲山上的移動通訊站是根據無線電通訊的管理條例必須建在制高點,來保證通訊質量,信息產業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
業,也是應當保護的,你民用航空產業法保護你的民航,我的移動通訊管理條例保護我的通訊,還有各個部門建的高樓也是通過有關法律,都是通過廣州規劃的,法
律之間沖突,只好兩利相衡取其重,搬了機場。在特定的情況合法的讓位於非法的,使物的利用更大化,也是一種選擇,是符合《物權法》規定的。

在東北也發生相似的典型案子,遼寧的一個市裡,過去是一個經濟開發區,對外招商引資,引進很多企業,在引進時,按照當地的規定,發放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
證,國有土地使用權證,但是沒有發放建設工程的規劃許可證,也沒有發施工許可證,廠房就就建好了,因為地方政府希望引進的企業能夠迅速為當地的創造經濟效
益。在這個背景下,一個很大的經濟開發區建起來了,然而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需要新建一座橋梁來連接工業區與市區。橋要通過開發區,需要拆除該企業的房子。
拆遷公司就和那個廠協商拆遷,談下來的結果是工業區里重新找一塊地皮,政府出錢作遷到那邊去,工廠停業期間的損失由政府承擔。由於這個企業投產後效益比較
好,按當地的規定,算下來,雙方的距離就大了,政府感到難以承擔。這時,有人出了個主意,按違法建築處理。理由是:第一,城市規劃法32條規定,在城市規
劃區內新建,改建,擴建的房屋都必須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而這個房子沒有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第二,這個房子違反了建築法的規定,沒有取得施工許
可證,所以可定為違法建築物。如是違章建築拆除,則可不予補償。因此政府採納了這個建議,作出一個決定,通知這個企業限期搬遷,根據法律規定,不予補償,
否則政府將採取強制執行。企業到處咨詢,而到期沒有搬遷,政府強制拆遷了。企業就向遼寧省政府行政復議,復議理由是沒有根本性的違反城市規劃法,因為城市
規劃法40條規定,一般性違反城市規劃法的,責令補辦手續,嚴重違反的,才責令限期拆除,沒有規定我這種情況是無償拆除的,所以說市政府的決定包括強制拆
遷是違法的。省政府有兩種意見,一為該企業的廠房雖沒有取得兩證,但其取得了國有土地使用權,是符合城市規劃的;二是省政府應支持市政府的工作,現在拆也
拆了,行為也得維持,賠償問題以後商議。從專家的角度看,我們認為應當撤銷,政府應當誠信。最後省政府復議決定撤消市府的決定並責成予以賠償。根據行政復
議法的規定,下級政府對上級政府的決定不的有任何違反,因為行政法的原則,下級政府服從上級。這個案子是一個兩害相衡取其輕的典型。市政府開始走了彎路。
省政府的復議決定是一個無奈的選擇。該案對當地的政府誠信建設,對依法行政都是一個推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原則上還是屬於民法范疇,其對物的歸屬於利用還需要行政法來加以保障。目前,國家正在制定《行政強製法》,我相信該法將進一歩規
范行政機關對違章建築的界定與處理工作。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對城鄉管理中涉及的物權保護工作則將起到更大的影響。

㈢ 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有什麼區別

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強制執行均屬於行政強制,兩者也都通過一定的強制性措施表現出來,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主要在目的、前提、動因、實施主體和結果五方面,由於准確劃清這兩大行為之間的界線直接關繫到具體法律的適用。
一、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措施是指行政機關根據職權採取強制措施,限制特定相對人行使某種權利或者強制履行某項義務的處置行為。一般是在行為人違法事實未查清前採取的一種程序性處置。例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扣留販賣違禁物品者的物品。包括兩類;對個人自由的限制,如個人約束和庇護審查;對財產的限制,如查封、扣押和凍結財產。特點:臨時性。強制措施的目的是為了澄清事實,對人身自由和財產權的限制只是暫時的。事實清楚後,會作出相應處理。強制性的。即通過採取強制手段和方法,對人員或財產直接實施行政強制措施。
二、行政強制執行
行政強制是指特行政機關為保證法律、法規和行政決定的實施而採取強制手段的一種執法行為。其特點是:一是行政性,發生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由由特;行政機關實施;二是強制性,基於國家行政機關的權力職能,強制約束相對人的意志,迫使相對人服從;第三,它是行政性的,旨在確保實現法律、法規或行政決定所要求的行政目的和行政狀態。這是行政執法最本質的特徵。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存在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同時進行行政強制執行的情形,即行政機關和法院都可以成為行政強制執行的主體。
行政強制的目的是迫使相對人履行義務或者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的狀態。行政強制措施的目的是使相對人的人身、財產處於一定狀態,以預防、制止或者控制正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的違法行為或者危險狀態。

熱點內容
南大經濟法等額復試 發布:2025-10-12 11:40:51 瀏覽:215
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廢止 發布:2025-10-12 11:37:56 瀏覽:261
p2p被騙投資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2 11:36:15 瀏覽:702
行政職權具有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12 11:35:26 瀏覽:453
2017兩會刑法 發布:2025-10-12 11:19:59 瀏覽:803
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 發布:2025-10-12 11:18:10 瀏覽:551
兩高司法解釋邪教 發布:2025-10-12 11:18:06 瀏覽:917
會計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10-12 11:03:39 瀏覽:289
合同法包括哪三大部分 發布:2025-10-12 10:59:31 瀏覽:496
澳門法官 發布:2025-10-12 10:44:29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