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何海波pdf

行政訴訟法何海波pdf

發布時間: 2025-10-13 00:19:12

Ⅰ 答辯狀副本

以下是我為各位同學收集和整理有關答辯狀副本的問題,希望對大家的學習和寫作有所幫助!

答辯狀副本是什麼【1】

副本不是復印件。

你准備三份答辯狀,其中一份標注“正本”字樣,就是正本,另外兩份標注“副本”字樣,就是副本啦。

民事答辯書格式【2】

答辯人:

名稱: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 電話: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 職務:___

委託代理人:姓名:_____ 性別:_______ 年齡:___

民族:____ 職務:____ 工作單位: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

因____________訴我單位_________一案,答辯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 致

_____人民法

答辯人:_______(蓋章)

法定代表人:_____(簽章)

____年__月__日

附:答辯書副本____份。

其它證明文件___份。

註:答辯理由應陳述起訴書中與事實不符,證據不足,缺少法律依據等問題,並列舉有關證據和法律依據。

民事答辯書範文【3】

答辯人:劉燕文,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1條9號

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1條9號

委託代理人:何海波、何兵,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對於劉燕文訴北京大學要求頒發博士畢業證書案件,海淀法院作出(1999)海行初字第104號行政判決,責令被告北京大學在判決生效後兩個月內向劉燕文頒發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北京大學不服提出上訴。

現針對北京大學的上訴理由答辯如下:

一、一審法院受理答辯人的起訴於法有據。

上訴人提出本案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理由是《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以及其它法律沒有規定不服拒絕頒發畢業證書可以向法院起訴。

答辯人認為,這是對行政訴訟法的誤解。

北京大學雖然不是行政機關,但屬於從事高等教育事業的公法人,依照《教育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四)、(五)項的授權,享有對受教育者進行學籍管理、頒發學業證書的權力。

學業證書是國家規定的受教育經歷和程度的法定憑證,是社會評價一個人知識水平的重要依據,具有公共性。

北京大學進行學籍管理、頒發學業證書,不是平等主體間發生的私法上的法律行為,而是一種基於職權單方面作出的管理公共事務的行為。

所以,北京大學頒發或者拒絕頒發畢業證書的行為屬於行政法意義上的具體行政行為。

依照《教育法》第四十二條第(三)項的規定,答辯人作為受教育者享有完成規定的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的權利。

這種權利涉及答辯人的身份和待遇等重大利益,屬於人身權、財產權的一部分。

依照《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八)項的規定,答辯人對拒絕頒發畢業證書的決定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訴。

此外,《教育法》第四十二條第(四)項也規定,受教育者對學校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有權依法提起訴訟。

法院受理受教育者不服拒絕頒發畢業證書的案件,在我國已經有先例可循,並獲得了最高法院的認可(參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99年第4期《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拒絕頒發畢業證、學位證行政訴訟案》)。

二、答辯人的起訴沒有超過訴訟時效。

首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9條規定:"對原告起訴是否超過起訴期限有爭議的,由被告負舉證責任"。

被告雖在一審開庭中提到訴訟時效問題,但沒有舉出充分證據證明答辯人的起訴已經超過訴訟時效。

其次,答辯人較長時間來,多方奔走,積極尋求救濟。

1997年1月――這是在一年零三個月的訴訟時效期限內――答辯人就曾向海淀法院起訴。

只是由於法院當時對行政訴訟法理解上的原因,沒有被受理。

訴訟時效制度的本意是,當事人在法定期間內沒有積極行使訴權將導致其權利不受司法保護,其前提是法院能夠為當事人提供救濟。

在本案中,並非答辯人怠於起訴,而是在此之前司法救濟的大門一直沒有開放,導致答辯人告狀無門,延擱至今。

在此情形下,如果以訴訟時效為由駁回答辯人的起訴,那將是對設立訴訟時效制度立法精神的背棄。

況且,法律為保護原告的權利,已經為特殊情況設立了補救措施。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它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10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

"答辯人因為不能歸責於本人的特殊情況而耽誤法定期限,法院給予司法救濟的機會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三、答辯人符合獲得畢業證書的條件,上訴人應當頒發畢業證書。

國家教委《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第三十三條規定:"研究生按培養計劃的規定,完成課程學習和必修環節,成績合格,完成了畢業(學位)論文並通過答辯,德體合格,准予畢業並發給畢業證書。

"這是是否頒發研究生畢業證書的法定條件。

上訴人對於答辯人符合條件沒有其它異議,唯一的爭議是對"通過答辯"的理解。

上訴人主張,"通過答辯"包括通過答辯委員會的答辯、學位評定委員會系分會的審議以及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的批准;答辯人沒有獲得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的批准,所以,不能算"通過答辯",不能獲得畢業證書。

這種主張是不能成立的。

首先,這種解釋不符合國家教委規章的平常含義。

平義解釋是法律解釋的首要規則,沒有充分理由,不能否棄依照平義解釋所得的結論。

其次,這種解釋不符合立法精神。

《教育法》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確立我國實行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分開的制度,如果按照上訴人的說法,那麼就完全沒有必要搞兩套證書。

況且,依照《學位條例》的規定,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職權是對是否批准授予學位證書事項作出決定,而不是對是否頒發畢業證書事項作出決定;把是否頒發畢業證書的問題交給學位評定委員會是超出它的職權范圍的。

誠如校方代理人在開庭時所言,北京大學的做法是考慮到博士研究生期間課程不多,博士生很大的時間和精力應當用於學位論文的寫作,對博士生的把關,主要是看他的學位論文;有"全國最高學府"之譽的北京大學本著對博士生從嚴要求的原則,規定不能取得學位證書就不能頒發畢業證書。

答辯人理解北京大學的良苦用心,但不贊成這種做法。

良好的願望還應當用合法合理的手段達成。

北京大學欲從嚴治學,應當也完全可以探索其它的途徑和措施。

綜上所述,上訴人的上訴理由無一成立,一審判決並無違法。

請求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此致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答辯人

20XX年1月20日

收到民事訴狀副本15日內提交答辯狀,是自然日還是工作日【4】

包括工作日和周六日,比如1月1日收到,15日前提交答辯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Ⅱ 何海波的學術成果

1.《通過判決發展法律:評田永案件中行政法原則的運用》,載羅豪才主編《行政法論叢》第3卷,2000年;
2.《行政訴訟撤訴考》,載《中外法學》2001年第2期;
3.《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一頁司法權的實踐史(1990-2000)》,載《北大法律評論》第4卷第2輯,2002年;
4.《法的合法性:中國的經驗和問題》,載高鴻鈞主編《清華法治論衡》第2輯,2002年;
5.《舉證責任分配:一個價值衡量的方法》,載《中外法學》2003年第2期;
6.《形式法治批判》,載羅豪才主編《行政法論叢》第6卷,2003年;
7.《我國行政法的淵源:反思與重述》(與應松年合作),載浙江大學公法與比較法研究所編《公法研究》第2輯,2003年;
8.《通過村民自治的國家治理》;
9.《依據村規民約的處罰:以明堂村近25年情況為個案》,載沈巋編《誰還在行使權力?――准政府組織的個案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10.《The Legitimate Foundation of Judicial Review》 (杜倫大學法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4年;
11.《沒有憲法的違憲審查:英國故事》,載《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12.《「越權無效」是行政法基本原則嗎?——英國學界一場未息的爭論》,載《中外法學》2005年第4期;
13.《英國行政法上的聽證》,載《中國法學》2006年第4期;
14.《行政法學的新面相:2005-06年行政法學研究述評》(與應松年合作),載《中國法學》2007年第1期;
15.《具體行政行為的解釋》,載《行政法學研究》2007年第4期;
16.《中國行政法學的外國法淵源》,載《比較法研究》2007年第6期;
17.《中國行政法學研究範式的變遷》,載姜明安主編《行政法論叢》第11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
18.《行政行為對民事審判的拘束力》,載《中國法學》2008年第2期;
19.《司法判決中的正當程序原則》,載《法學研究》2009年第1期;
20.《正當程序原則的正當性:一場模擬法庭辯論》,載《政法論壇》2009年第5期;
21.《何以合法?對「二奶繼承案」的追問》,載《中外法學》2009年第3期;
22.《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兼議行政行為司法審查根據的重構》,載《中國法學》2009年第4期;
23.《地方建設行政機構的設置和職能》,載《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24.《多數主義的法院: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司法審查的性質》,載《清華法學》2009年第6期;
25.《中國行政法學若干關鍵詞的英文翻譯》,載《行政法學研究》2011年第3期;
26.《公民對行政違法行為的藐視》,載《中國法學》2011年第6期;
27. 「The Dawn of the Due Process Principle in China,」 22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 57 (2008);
28. 「Litigations without a Ruling: The Predicaments of Administrative Law in China,」 3 Tsinghua China Law Review 257 (2011);
29. 1.參與應松年、袁曙宏主編的《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論研究與實證調查》(法律出版社2001年),撰寫第六章「制度變遷中的行政執法」;
2.參與應松年主編的《中國行政訴訟法教程》(當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初版,2001年第2版,2003年第3版),撰寫第二章「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和第五章「行政訴訟證據」;
3.參與應松年主編的《當代中國行政法》(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撰寫第二章「行政法的淵源」;
4.《法治的腳步聲:中國行政法大事記1978-2004》(編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
5.《司法審查的合法性基礎:英國話題》,(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
6.《實質法治:尋求行政判決的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9年);
7.《行政訴訟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 在《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中國改革》等報刊上發表《判決書上網》、《「我們有權知道」》、《為正當程序原則辯護》、《變革時代的法治保守主義》、《為專家評審設計程序》等隨筆十數篇。

Ⅲ 中國人民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考研經驗分享

中國人民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考研經驗分享

我是二戰考生,不過考中國人民大學是第一次。雖然二戰換學校換專業這個決定非常冒險,但最終幸運地以初復試雙第一的成績被錄取。我的復試成績是403分,初試成績是398分,其中政治74分,英語一82分,法學綜合124分,行政法學118分。

熱點內容
教育部規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13 02:41:31 瀏覽:249
江蘇法官培訓學院方山 發布:2025-10-13 02:23:47 瀏覽:543
勞動法做滿一年年假有幾天 發布:2025-10-13 02:22:23 瀏覽:203
政治體制中的行政法誰譯的 發布:2025-10-13 02:22:14 瀏覽:343
高文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13 02:14:16 瀏覽:542
合同法顯失公平條款 發布:2025-10-13 01:59:59 瀏覽:702
勞務派遣法律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13 01:51:23 瀏覽:470
宣城市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10-13 01:47:33 瀏覽:192
經濟水平與道德水平 發布:2025-10-13 01:47:32 瀏覽:703
立法的許可權劃分 發布:2025-10-13 01:46:31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