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解釋102條

民事訴訟法解釋102條

發布時間: 2025-10-13 03:28:45

⑴ 民事訴訟法102條規定6種情形

法律分析:102條並沒有規定6種情形,但111條有規定。分別是(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二條 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⑵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處理是什麼是否負刑事責任

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這是《民事訴訟法》第111條的規定(1991版民事訴訟法是102條)。這是法律規定被執行人或有義務執行的擔保人拒不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5〕16號)對拒不履行判決,構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作出具體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二條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民事訴訟法1991版
第一百零二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15〕16號
第一條 被執行人、協助執行義務人、擔保人等負有執行義務的人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處罰。
第二條 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有能力執行而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中規定的「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一)具有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財產情況、違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令等拒不執行行為,經採取罰款或者拘留等強制措施後仍拒不執行的;
(二)偽造、毀滅有關被執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證據,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他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妨礙人民法院查明被執行人財產情況,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三)拒不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票證或者拒不遷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四)與他人串通,通過虛假訴訟、虛假仲裁、虛假和解等方式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五)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人員進入執行現場或者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六)對執行人員進行侮辱、圍攻、扣押、毆打,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七)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八)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致使債權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⑶ 民訴法102條的規定

法律分析:
關於抵押物能否被其他債權人申請採取查封、扣押措施及查封、扣押對抵押權效力的影響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民訴法意見》)、《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執行規定》)和《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擔保法司法解釋》)中做了明確規定。《民訴法意見》第102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抵押物、留置物可以採取財產保全措施,但抵押權人、留置權人有優先受償權」。《執行規定》第40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所有的其他人享有抵押權、質押權或留置權的財產,可以採取查封、扣押措施。財產拍賣、變賣後所得價款,應當在抵押權人、質押權人或留置權人優先受償後,其餘額部分用於清償申請執行人的債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司法解釋》 第五十五條 已經設定抵押的財產被採取查封、扣押等財產保全或者執行措施的,不影響抵押權的效力。

熱點內容
公司公車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13 05:55:01 瀏覽:782
南京大學2018法律碩士面試成績 發布:2025-10-13 05:44:19 瀏覽:929
物業管理條例培訓目的 發布:2025-10-13 05:43:39 瀏覽:479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含義 發布:2025-10-13 05:43:01 瀏覽:843
依法治稅報告 發布:2025-10-13 05:42:52 瀏覽:340
環境法是行政法嗎 發布:2025-10-13 05:11:06 瀏覽:492
勞動合同法曾湘泉 發布:2025-10-13 05:05:58 瀏覽:464
試述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區別 發布:2025-10-13 05:04:33 瀏覽:540
合同法對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發布:2025-10-13 05:01:32 瀏覽:198
洛陽法學會 發布:2025-10-13 05:01:31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