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羅馬的訴訟法

羅馬的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5-10-13 23:21:53

『壹』 羅馬法包括哪些法律

1. 人法:羅馬法中對自然人和法人權利能力、行為能力的規范,以及涉及婚姻家庭關系等內容的法律規定。
2. 物法:作為私法體系的核心,羅馬法中的物法包括物權、繼承和債三大部分,對後世資產階級民法產生了深遠影響。
3. 訴訟法:羅馬法中的訴訟分為公訴和私訴。公訴涉及損害國家利益的案件,私訴則針對保護個人利益的案件,相當於後世的民事訴訟。
(1)羅馬的訴訟法擴展閱讀:
羅馬法從公元前五世紀開始,至六世紀的《國法大全》,歷時超過千年,其法治成就在古代社會中獨樹一幟。羅馬帝國滅亡後,《羅馬法》雖然失去了法律上的統治地位,但其影響持續至今。從十一世紀末至十二世紀初期,隨著城市興起和商品經濟發展,《羅馬法》作為私有制基礎上的完備法律形式,其價值和作用重新受到重視,引發了歐洲的「羅馬法復興」。此後,《羅馬法》的適用范圍不斷擴展,對後世法治進程和法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貳』 簡述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一、人法。人法是對在法律上作為權利和義務的主體的人的規定。(1)自然人。(2)法人。(3)婚姻家庭法。二、物法。物法在私法體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物法由物權、繼承和債三部分構成。(1)物權。(2)繼承。(3)債。三、訴訟法。訴訟分為公訴和私訴兩種。

(2)羅馬的訴訟法擴展閱讀

一、人法。(1)自然人。羅馬上的自然人有兩種含義:一是生物學上的人,包括奴隸在內;二是法律上的人,是指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的主體。自然人必須具有人格,即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資格。奴隸因其不具有法律人格,不能成為權利義務主體,而被視為權利客體。羅馬法上的人格由自由權、市民權和家庭權三種身份權構成。三種身份權全部或部分喪失叫「人格減等」。羅馬法規定,只有年滿25歲的成年男子才享有完全的行為能力。(2)法人。雖然沒有明確的法人概念和術語,但有初步的法人制度。羅馬法上法人分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兩種。前者以自然人的集合為成立的基礎,如宗教團體;後者以財產為其成立的基礎,如慈善基金。法人的成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必須具有物質基礎;(2)社團要達到最低法定人數(3人以上),財團需擁有一定數額的財產,數額多少沒有嚴格規定;(3)必須經過元老院的批准或皇帝的特許。(3)婚姻家庭法。實行一夫一妻的家長制家庭制度。古羅馬所稱的家或家族是指在家父權下支配的一切人和物的總和,包括家父、妻、子女、奴隸、土地。家的特點是以家父權為基礎。共和國後期,家父的權力逐漸受到限制。二、物法。(1)物權。羅馬法上所說的'物,范圍極廣,泛指除自由人以外存在於自然界,對人有用並能滿足人需要的一切東西。它不僅包括:有形物體和具有金錢價值的東西,還包括無形體的法律關系和權利。物的分類主要有:要式轉移物,略式轉移物;有體物,無體物;動產,不動產;主物,從物;特定物,非特定物;有主物,無主物;原物,孳息等。物權是指權利人可以直接行使於物上的權利(其范圍和種類皆由法律規定,而不能由當事人自由創設),其中所有權為自物權,其他的為他物權。物權的種類主要有五種:所有權、役權(地役權、人役權)、地上權、永佃權、擔保物權(質權、抵押權)。(2)繼承。羅馬法中的繼承分為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優於法定繼承。早期採用「概括繼承」的原則,後來逐步確立了「限定繼承」的原則。關於法定繼承人的順序以及遺囑繼承的方式等問題,羅馬法上均有較完備的規定。三、訴訟法。訴訟分為公訴和私訴兩種。公訴是對直接損害國家利益案件的審理;私訴是根據個人的申訴,對有關私人利益案件的審理。私訴是保護私權的法律手段,相當於後世的民事訴訟。在羅馬法的發展過程中,訴訟程序先後呈現出三種不同的形態:法定訴訟、形式訴訟、特別訴訟。

『叄』 羅馬法的內容是什麼

一)人法

人法是在法律上對權利和義務主體的規定,包括自然人、法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以及婚姻家庭關系等內容。

1.自然人。羅馬法上的自然人有兩種含義:一是生物學上的人,包括奴隸在內,稱霍謨(Homo);二是法律上的人,是指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的主體,稱波爾梭那(Persona)。

羅馬法規定,作為權利義務主體的自然人必須具有人格,即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資格。

羅馬法上的人格由自由權、市民權和家庭權三種身份權構成。羅馬法規定,只有同時具備上述三種身份權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權利能力,才屬於具備完整人格的人。上述三種身份權全部或部分喪失,人格即發生變化,羅馬法稱之為「人格減等」。喪失自由權稱人格大減等,喪失市民權稱人格中減等,喪失家族權稱人格小減等。

2.法人。羅馬法的法人分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兩種。前者以自然人的集合為成立的基礎,如地方行政機關、宗教團體、手工業行會、士兵會等;後者以財產為其成立的基礎,如慈善基金、商業基金、國庫以及「未繼承的遺產」等。

法人的成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必須以幫助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為目的;(2)必須具有物質基礎,社團要達到最低法定人數(三人以上),財團須擁有一定數額的財產,數額多少沒有嚴格規定;(3)必須經過政府的批准或皇帝的特許。

3.婚姻家庭法。羅馬法規定實行一夫一妻的家長制。家長(稱家父)由輩分最高的男性擔任,在家庭中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對家庭財產和所屬成員有管轄權和支配權。共和國後期,家庭制家庭關系才逐漸發生變化,家父作為家庭中的主宰,權利日益受到限制,家庭成員的地位不斷得到提高。帝國時期,法律明確規定,家父在家庭中不僅享有權利,而且負有扶養直系尊親屬和卑親屬、婚嫁子女以及立遺囑時給法定繼承人保留特留份等義務。

羅馬婚姻制度經歷了由「有夫權婚姻」向「無夫權婚姻」的演變過程。早期實行的是「有夫權婚姻」,也稱「要式婚姻」。其基本特徵是:丈夫享有特權,妻無任何權利。婚姻以家庭利益為基礎,被視為男女的終身結合,目的在於生男育女,繼血統,承祭祀。結婚方式有共食婚、買賣婚和時效婚。結婚以後,妻便脫離父家而加入夫的家族,受夫權支配,其地位「似夫之女」,身份、姓氏均依其夫。妻不忠時,夫有權將其殺死。妻的財產不論婚前或婚後所得,一律歸夫所有。未經夫的允許,妻不得獨立為法律行為。

共和國後半期,產生了「無夫權婚姻」,到帝國時期則廣泛流行。無夫權婚姻不再以家庭利益為基礎,而以男女雙方本人利益為依據。生子、繼嗣降為次要地位。這種婚姻不需要履行法定儀式,只要男女雙方同意,達到適婚年齡,即可成立。夫對妻無所謂「夫權」,妻沒有絕對服從丈夫的義務,夫妻財產各自獨立,妻的財產不論婚前婚後所得一律屬自己所有。

★★★(二)物法

物法在私法體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羅馬私法的主體和核心,對後世資產階級民法影響最大。

物法由物權、繼承和債三部分構成。

1.物權。

(1)物的概念和分類。羅馬法上所說的物,范圍較廣,泛指除自由人以外存在於自然界的一切東西,凡對人有用並能滿足人所需要的東西,都稱為物。不僅包括有形物體和具有金錢價值的東西,而且包括無形的法律關系和權利,如役權、質權等。

(2)物權的概念和種類。物權是指權利人可以直接行使於物上的權利。物權的范圍和種類皆由法律規定,而不能由當事人自由創設。只有法律所規定的物權才受法律的保護。

羅馬法上的物權主要有所有權、役權、地上權、永佃權、質權等。按照物權標的物的歸屬,可分為自物權和他物權。

2.繼承。羅馬法上的繼承概念與現代的繼承概念不同,繼承是指死者人格的延續,財產繼承是附屬的。家父死後,其權利必須延續下去,他的人格就得由其繼承人繼承,既包括他的人身權利和義務,也包括財產權利和義務,即所謂「概括繼承」。

羅馬法上的遺產繼承有兩種方式,即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早期只有法定繼承,從《十二表法》起有了遺囑繼承的規定。

3.債。羅馬法將債發生的原因分為兩類:一類是合法原因,即由雙方當事人因訂立契約而引起的債;一類是違法原因,即由侵權行為而引起的債,羅馬法稱之為私犯。後來,又規定了准契約和准私犯為債發生的原因。

(1)契約。

(2)准契約。主要包括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監護和保佐、海損、共有、遺贈等。

(3)私犯。私犯也是債發生的根據。羅馬法將違法行為分為「公犯」與「私犯」兩類。公犯指危害國家的行為,犯者受刑事懲罰;私犯指侵犯他人人身或財產的行為,應負賠償責任。《優士丁尼法學階梯》所列私犯有四種,即竊盜、強盜、對物私犯和對人私犯。竊盜指竊取他人財物為己有,或竊用、竊占他人財物。強盜指以暴力非法攫取他人財物的行為。對物私犯指非法損害或破壞他人的財物,如焚毀他人房屋、殺害他人家畜等。對人私犯指加害他人的身體和損傷他人的名譽、侮辱他人人格的行為。

(4)准私犯。准私犯是指類似私犯而未列入私犯的侵權行為。如法官瀆職造成審判錯誤而使訴訟人利益受到損害的行為;自屋內向屋外拋擲物件而致人傷害;奴隸、家畜造成的對他人的侵害等,都要負賠償責任。

★★(三)訴訟

與公法和私法的劃分相適應,羅馬訴訟也分為公訴和私訴兩種。

公訴是指審理直接損害國家利益的案件;私訴是根據個人的申訴,審理有關私人利益的案件。私訴是保護私權的法律手段,相當於後世的民事訴訟。

根據不同時期的需要,羅馬國家先後制定了三種私訴程序:

1.法定訴訟。法律訴訟是羅馬國家最古老的訴訟程序,盛行於共和國前期,只適用羅馬市民。

2.程式訴訟。程式訴訟是裁判官在審判實踐中創立的訴訟程序。

3.特別訴訟。特別訴訟亦稱非常訴訟,開始於羅馬帝國初期,在帝國後期成為惟一通行的訴訟制度。

『肆』 羅馬法包括哪些法律

1、人法

人法是對在法律上作為權利和義務的主體的人的規定,包括自然人、法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以及婚姻家庭關系等內容。

2、物法

物法在私法體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羅馬法的主體和核心,對後世資產階級民法的影響最大。物法由物權、繼承和債三部分構成。

3、訴訟法

訴訟分為公訴和私訴兩種。公訴是對直接損害國家利益案件的審理;私訴是根據個人的申訴,對有關私人利益案件的審理。私訴是保護私權的法律手段,相當於後世的民事訴訟。

(4)羅馬的訴訟法擴展閱讀:

影響:

《羅馬法》始自公元前五世紀,至六世紀的《國法大全》,歷時一千餘載,文獻浩如煙海,其法治建設的成就在古代社會無與倫比。羅馬帝國滅亡後,《羅馬法》失去了法律上的統治地位,但其影響從未中斷。

十一世紀末至十二世紀初期,隨著城市的興起與商品經濟的發展,《羅馬法》作為「以私有制為基礎的法律的最完備形式」,其作用與價值日益受到重視。以義大利為發源地,法國、德國、西班牙及英國先後出現了研究《羅馬法》的熱潮,史稱「羅馬法復興」。

此後,《羅馬法》的適用范圍不斷擴大。羅馬法作為世界古代最為發達和完備的法律,積極地影響著後世的法治進程,對法學與法律所產生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熱點內容
沈陽醫療糾紛法律咨詢 發布:2025-10-14 01:30:27 瀏覽:882
廣東省法律援助案補貼 發布:2025-10-14 01:25:03 瀏覽:994
法院從輕判決 發布:2025-10-14 01:24:03 瀏覽:43
法院被收買 發布:2025-10-14 01:14:27 瀏覽:8
招標無正當理由不按時開標如何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4 01:11:45 瀏覽:998
幫人抄寫合同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4 01:07:39 瀏覽:428
我國行政法的體系 發布:2025-10-14 01:06:51 瀏覽:865
二宮法官 發布:2025-10-14 00:27:30 瀏覽:53
東莞市臨時工勞動法 發布:2025-10-14 00:25:16 瀏覽:761
律師慣用手段 發布:2025-10-14 00:06:54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