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假釋擔保
『壹』 給在監獄中坐牢的人擔保有什麼後果
假釋犯的擔保人對假釋犯人是有一定責任,如果犯人再犯罪的情況下擔保人存在相關過錯,則必需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兩款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沒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證金/
並且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對違反取保候審規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1)刑事訴訟法假釋擔保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對擔保的規定:
第六十九條: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與本案無牽連。
2、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3、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4、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第七十二條:取保候審的決定機關應當綜合考慮保證訴訟活動正常進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審人的社會危險性。
案件的性質、情節,可能判處刑罰的輕重,被取保候審人的經濟狀況等情況,確定保證金的數額,提供保證金的人應當將保證金存入執行機關指定銀行的專門賬戶。
第七十四條: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的。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貳』 假釋擔保人有什麼責任
假釋擔保人的責任有:監督被保證人遵守《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
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監督被保證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
(二)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被保證人有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履行保證義務的,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