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關於判決書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關於判決書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1-13 07:10:17

1. 民事訴訟法中關於審結的最後期限,是指判決書製成之日為准,還是包含把判決書送達給每一個當事人之日

審理結束的日期是指法院判決書宣告之日,不包括送達。所以你說的情況下判決用了2個月。

2. 法院判決書是不是一定交給當事人的,還是交給律師

法院判決書不一定交給當事人。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判決書應當向當事人及其委託的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送達,這是人民法院的義務,否者程序違法,可向人民法院提起申訴或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

2、判決書的處理方式: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

(2)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

3、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2)民事訴訟法關於判決書的規定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關於判決書效力的有關規定:

1、第一百六十四條

(1)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第一百六十五條

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3、第一百六十六條

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3. 民事訴訟法有沒有規定判決書必需上網公布

除了不應公開的以外都應當上網公布。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內裁判文書的規定容
(法釋〔2013〕26號 2013年11月21日公布 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為貫徹落實審判公開原則,規范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工作,促進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等相關規定,結合人民法院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應當遵循依法、及時、規范、真實的原則。
第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在互聯網設立中國裁判文書網,統一公布各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
各級人民法院對其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裁判文書質量負責。
第四條 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應當在互聯網公布,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
(二)涉及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
(三)以調解方式結案的;
(四)其他不宜在互聯網公布的。

4. 民事訴訟法 當中關於法院下發判決書的相關規定怎麼說的具體說明一下,謝謝。急急急。很重要,幫幫忙

法院的判決都是紙質的,沒有簡訊的,簡訊的就是騙子。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5. 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對以前的判決書再審時限的影響

顯然是從去年一月份開始算起,如果期間跨了年份還有可能出現疑惑,需要參考最高院相關的司法解釋,但此處顯然沒有問題啊~都過去這么長時間了...

6. 判決書違背了民事訴訟法弟三十五條做出了判決怎麼辦

判決書違背了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已經做出了判決,那麼犯罪嫌疑人不服可以對還法院提起上訴,如果該法院維持原判,那麼就可以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但是證據一定要足,不然還是會維持原判的

7. 誰知道法院判決書應當送達訴訟代理人的法律規定的具體條款

《民事訴訟法》第77條到84條詳細規定了送達的程序,你可以詳細研究。
判決或者調解書,可以當庭簽字視為直接送達,也可以按上述程序送達,傳票、判決書及調解書等都是法律文書。

8. 最高法關於判決書執行利息加倍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判決書中增加向當事人告知民事訴訟法第二百版三十二條規權定內容的通知》(法[2007]19號)要求在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民事判決書中增加向當事人告知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新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的內容,即一審判決中具有金錢給付義務的,應當在所有判項之後另起一行寫明: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筆者認為,在實踐中,應正確理解和適用這一規定。 一、准確理解「金錢給付義務」的內涵
筆者認為,上述司法解釋中的所謂「金錢給付義務」是指民事判決書中確定的以貨幣方式履行債務給付的義務。民法上的債是指依法定或約定在當事人之間形成的特定權利義務關系。一般包括,無因管理之債、不當得利之債、侵權之債、契約之債。給付是債的特質,金錢是給付的本體,「金錢給付義務」則是債之關系的標的。所以,上述司法解釋適用的范圍是廣泛的

9. 民事訴訟一審判決書什麼時候生效呢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第一款,「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期間是15天,因此一審判決書的生效時間是在上訴期過了之後,也就是判決的15天以後生效。 如果對方沒有上訴,則過了15天後立即生效。

如果雙方不是同時收到的判決書,分別計算上訴期間。如果上訴期是法定假日的,則延期計算。

在法院受理一審上訴後,原一審判決尚不生效,以後是否生效,要根據二審法院的判決情況來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9)民事訴訟法關於判決書的規定擴展閱讀:

判決書出來如何執行

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作出判決後,判決書生效的被執行人就需要按規定執行,被執行人不執行的,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三十六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熱點內容
幼兒園安全事故預防與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6 14:27:23 瀏覽:15
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指哪些 發布:2025-10-06 14:26:30 瀏覽:3
2拖18立法 發布:2025-10-06 14:19:12 瀏覽:196
順德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10-06 14:11:51 瀏覽:302
偽造法官 發布:2025-10-06 13:57:16 瀏覽:168
員工法律知識專題有哪些 發布:2025-10-06 13:49:00 瀏覽:563
勞動法關於工傷期間工資待遇 發布:2025-10-06 13:39:27 瀏覽:558
內衣廠員工福利管理規章 發布:2025-10-06 13:18:33 瀏覽:3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草案 發布:2025-10-06 13:18:24 瀏覽:988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工程司法解釋 發布:2025-10-06 13:12:47 瀏覽: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