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84條規定第三款
㈠ 刑事訴訟法報案提供應該准備什麼材料
我們知道,當發生 刑事訴訟 時,需要提供一定的材料,但是有些人不知道需要提供什麼,我來講一講 刑事訴訟法 報案提供應該准備什麼材料?其實根據相關規定, 沒有明確的格式要求,只要說明要報什麼案及所知道的具體情況就行;也沒有形式要求,可以口頭也可以書面。具體都是有哪些呢? 報案以怎麼樣的形式都可以,即使是口頭報案也是可以的!當然既然是報案,警察會來處理,那就應該把相關的 證據 材料都准備好! 一、如何接受刑事 立案 材料 《刑事訴訟法》第84條第3款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 管轄 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第4款規定:「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自首 的,適用第三款規定。 因此,對於報案、舉報、控告、自首等立案的材料來源,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首先都應當接受並進行登記。接受並不等於立案,立案是接受材料之後的一種決定,接受在是立案之前對立案材料來源的受理。接受以後對於不屬於自己直接受理的案件范圍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和舉報人;對於屬於自己管轄,但根據案情需要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再移送主管機關處理。 二、可以口頭告訴嗎 《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款規定:「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 1、嚴格區分誣告與錯告 《刑事訴訟法》第85條第2款規定:「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 2、保障報案人、控告人和舉報人的安全並滿足其合法要求 《刑事訴訟法》第85條第3款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㈡ 刑事訴訟法第84條之規定是什麼
第八十四條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㈢ 感情詐騙怎樣才能立案
對立案材料的接受,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的受理。它是立案程序的開始。接受立案材料,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都應當接受下來,然後依法處理,而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或推諉。《刑事訴訟法》第84條第3款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這里「緊急措施」是指保護現場、先行拘留嫌疑人、扣押證據等措施。2.報案、控告和舉報可以用書面或口頭形式提出。《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款規定: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和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根據這一規定,報案、控告和舉報認識片面或錯誤造成的控告、舉報與事實不符,甚至錯誤;而誣告則是故意捏造事實,偽造證據,目的在於陷害他人。4.公安司法機關應當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保密,並保障他們及其近親屬的安全。為了鼓勵人民群眾積極同犯罪行為做斗爭,保障單位和個人行使控告、舉報的權利,刑事訴訟法第85條第3款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即當他們的安全受到威脅時,公安司法機關應當主動採取保護措施或者被要求而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為了防止事後對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報復,該款還規定,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們保密。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86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通過審查,應當查明: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否屬於犯罪行為;如果屬於犯罪行為,有無確實可靠的證據材料證明;依法是否需要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有無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在司法實踐中,公安、檢察或者審判機關對立案材料進行審查時,可以要求報案、控告、舉報的單位和個人提供補充材料,或者要求他們作補充說明,也可以進行必要的調查。公安司法機關對立案材料的審查,只要求所取得的證據足以證明有犯罪事實發生,並且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責任而應當立案時;或者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而不應當立案時,立案前的審查工作就完成了。對於應當立案的,並不要求查清全部犯罪事實和查獲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