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行政主體概念

行政法行政主體概念

發布時間: 2025-10-19 19:30:33

『壹』 我國行政法規定的行政主體有哪些

行政主體的范圍有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級人民政府決定授權的行政機關。
一、行政主體的特徵
為了更准確地認識行政主體,我們需要了解他的特徵。一般而言,行政主體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1、行政主體可以獨立行使行政職權。
這是行政主體的首要特徵,也是行政主體實施行政管理的前提條件。另外,從性質上而言,行政主體的職權是行政職權,而非立法權與司法權。凡是不能獨立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組織,均不得成為行政主體。
2、行政主體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職權。
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職權,意味著行政主體擁有獨立的法律人格,也正是其擁有行政權能的具體體現。
3、行政主體可以依法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能夠獨立承擔行為的法律後果,能夠成為行政復議的被申請人以及行政訴訟的被告,這是行政主體最重要的特徵,也是明確行政主體概念最主要的法律意義所在。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成為行政主體,三要素必須同時齊備:「權」、「名」、「責」相統一。其中,「責」是最關鍵的要素,也正是我們討論行政主體概念的最主要的目的。
具體在行政法中,研究並確定行政主體概念的意義,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於確定解決行政爭議的主體資格問題,亦即明確誰可以成為行政復議的被申請人以及行政訴訟的被告;二是在於確定行政賠償救濟的主體資格問題,即行政賠償的賠償義務機關究竟應當是誰。
二、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
(一)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沒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或其他組織一般不能實施行政處罰。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享有行政處罰權、能夠實施行政處罰的機關應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必須是行政機關。
第二,必須具有外部管理職能。
第三,必須取得特定的行政處罰權。
第四,必須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
(二)授權實施行政處罰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若不具有管理公共事務的職能,則不能實施行政處罰。
(三)委託實施行政處罰
1、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受委託的組織必須在授權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能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2、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負責監督,並對該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3、根據《行政處罰法》第十九條的規定,能夠接受行政委託、依法行使行政處罰的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一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二是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三是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技術鑒定的,應當由有條件的組織進行相應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行政主體按權力來源劃分:具有許可權的行政主體,即區域行政主體,主要分配給行政機關; 授權的行政實體,是公共公共實體,主要分配給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一條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

『貳』 行政法中 行政主體和行政關系主體概念是什麼有什麼具體區別

在中國行政法學領域,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職權,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職版權並獨權立承擔責任的組織。是指享有行政權力,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做出影響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並能獨立承擔由此產生的相應法律責任的社會組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亦稱行政法主體,或稱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它是指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組織或個人。

『叄』 行政法的行政主體

1.涵義
行政主體是依法能以自己的名義,代表國家對外行使行政職權、履行行政義務、承擔行政責任、擔當爭訟當事人(包括行政復議當事人、行政訴訟當事人、賠償義務機關)的組織體。
有三層涵義:第一,行政主體是一個組織。第二,行政主體是依法享有行政權的組織。第三,行政主體是能夠依法以自己名義對外行使行政權的組織。比如:稅務機關。
2.與行政人
行政人是指依法享有以行政主體名義行使行政權的自然人。據此,行政主體與行政人雖然都具有行使行政權的資格,但兩者界限仍十分明確:前者必須是組織並且是以自己名義對外行使行政權的組織;後者只能是自然人,並且必須以行政主體的名義才能對外行使行政權。
3.與行政法主體
人們通常把那些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行政法上的權利、負擔行政法上義務的各方當事人統稱為行政法主體。在行政活動中,行政主體及其行政人是一方,與他們相對應的另一方是行政相對人。
4.與行政機關
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是學理概念,後者是法律概念;行政機關一經成
立即成為當然的行政主體而行政主體除包含行政機關外,還包括得到法律、法規或規章授權能以自己名義行使行政權的其他組織。行政主體和行政機關的聯系和區別類似於民法中的法人和公司的關系。

『肆』 2020法考背誦點【行政法】行政組織概念及行政主體

一、行政組織概念

1、行政組織,是指以實現國家行政職能為目的,以行政職位為基本構成單位的組織。具體包括行政機關、行政內部機構、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行政組織的最主要的形態是行政機關。

2、行政機關,是指依照憲法或者行政組織法的規定而設置的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能的國家機關,包括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相應的職能部門。

二、行政主體

(一)概念

行政主體,是指擁有行政職權,能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管理,並能獨立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國家行政機關和社會組織。行政主體的概念是一個學理概念而非法定概念,類似於民法中的民事主體的概念。享有民事權利能力就意味著擁有民法主體地位。

民事權利能力是指享有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的資格。而行政主體指的是享有行政法上的這種主體資格的行政組織。

【注意】能夠獨立承擔責任是成為行政主體的核心條件。

(二)確定行政主體概念的意義

在行政法中,確定行政主體概念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確定解決行政爭議的主體資格:明確了誰可以成為行政復議的被申請人以及行政訴訟的被告。

(2)確定行政賠償救濟的主體資格:確定行政主體,即明確了誰可以成為最終的行政賠償義務機關。

(三)“權”“名”不一致時的行政主體

一般情況下,行政機關在行使行政管理職權過程中“權”“名”“責”三者是統一的。但是有些情況下,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行為之際,“權”“名”並不統一。

例如在下級機關經過上級機關批准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中,下級機關有“名”無“權”,上級機關有“權”無“名”,此時“名”與“權”發生分離。

最終誰應當成為承擔法律責任的行政主體,在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中並不一致。在行政復議中,應當以上級行政機關作為被申請人;而在行政訴訟中則應當以對外發生法律效力的文書上署名的機關為被告,採用“訴訟看名義,復議看職權”原則。

『伍』 我國行政法規定的行政主體是什麼

我國行政法律法規中所規定的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管理職能,能依法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出一定行政行為的主體。例如能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主體,能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主體等。
行政法主體,即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指行政法調整的各種行政關系的參加人,包括組織和個人。具體來說,組織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個人則包括國家公務員以及作為行政相對人的公民、外國人和無國籍人。
行政法主體是指在具體的行政法律關系中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包括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
行政法主體又稱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是行政法律關系中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具體包括執掌行政權的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即行政管理過程中的被管理者)。
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職權,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職權並獨立承擔責任的組織。
因此,行政法主體的范圍大於行政主體,行政主體只是行政法主體的一種,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佔主導地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二條本法所稱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五條設定和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條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強互聯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建設,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與政務服務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在線辦理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九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對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監督,並提出批評和建議。

熱點內容
南財法學怎麼樣 發布:2025-10-19 22:21:24 瀏覽:113
戴春榮法官 發布:2025-10-19 22:16:00 瀏覽:638
皇家律師第二季劇情 發布:2025-10-19 22:09:18 瀏覽:955
深圳勞動合同法下載 發布:2025-10-19 22:04:36 瀏覽:707
懇求法院能 發布:2025-10-19 21:36:10 瀏覽:68
特殊行政法有哪些 發布:2025-10-19 21:29:51 瀏覽:449
工會審計條例 發布:2025-10-19 21:23:22 瀏覽:217
入贅協議具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19 20:39:55 瀏覽:415
痛苦笑刑法 發布:2025-10-19 20:34:32 瀏覽:685
浙江工業大學法律碩士分數線 發布:2025-10-19 20:33:01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