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法管轄權對比
Ⅰ 訴訟法規定的三種訴訟地域管轄的原則各是什麼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地域管轄〔3〕有三種,即一般地域管轄、特殊地域管轄和專屬管轄。
Ⅱ 關於民事訴訟法管轄權的問題
可以適用於一方是中國人的
Ⅲ 民事訴訟法常識:管轄權異議是指什麼
管轄權異來議,是指當事人認為受訴法源院或受訴法院向其移送案件的法院對案件無管轄權時,而向受訴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轄的意見或主張。
《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Ⅳ 如何確定兩個以上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管轄
民事訴訟法第35條規定: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版向其中一個人權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若干意見》第33條規定: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先立案的人民法院不得將案件移送給另一個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立案前發現其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已先立案的,不得重復立案;立案後發現其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已先立案的,裁定將案件移送給先立案的人民法院。
Ⅳ 比較刑事、行政、民事三大訴訟法對於優先管轄權的區別
刑事訴訟優抄先管轄權規定:《刑事訴訟法》第25條: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行政訴訟優先管轄權規定:《行政訴訟法》第20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民事訴訟優先管轄權規定:《民訴法》第35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歸納總結為:刑事訴訟: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由最先收到以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Ⅵ 比較《民訴法》和《刑訴法》關於中級法院管轄的異同
《民訴法》和《刑訴法》中級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的異同,主要是民訴中有版最高人民法院確定權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刑訴中無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
第二十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一)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案件;
(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Ⅶ 民事訴訟法管轄權
管轄權是法院的,不是合同當事人的,不存在「雙方都有管轄權」的情況。
幾個法院都有管轄權,由起訴一方選擇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