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不勝任

勞動法不勝任

發布時間: 2021-01-13 22:54:04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因身體原因而不能勝任某崗位被辭退的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㈡ 我想知道勞動法40條(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40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46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因此,上述法律條款所要表達的核心意思為:
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之中,如果勞動者出現了,不能勝任原崗位工作的情況,也就是其工作技能、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個人技能不能滿足原崗位工作需要的情形下,
用人單位會給予(亦有義務給予)這樣的勞動者給予相應的技術培訓,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其技能,滿足原崗位的工作需要。
若,用人單位在勞動者不能勝任原崗位的情形下,沒有對其進行給水培訓,對其進行了工作崗位的調整。
經過上述「工作培訓」或「崗位調整」,勞動者仍然不能勝任工作的情形下
就構成了用人單位,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用人單位有權提起30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並額外支付一個月的工資,後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在按照勞動合同法40條額外支付一個月的本人工資後,亦應當按照該法46條第三款及47條的原則,按照勞動者的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賠償金
原則為,每工作一年額外支付一個與的本人工資,不足半年按照半個月支付
超過半年按照一個月支付
關於補充問題的回答: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21條、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
因此,在試用期之內,單位只有按照上述法律規定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否則便不可以

㈢ 勞動法第40條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培訓期間工資是怎麼個標准多少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培訓期間的工資待遇,現行法律並無規定,從司法實踐看,回應當遵答循下列原則:
一、勞動合同有培訓期工資約定的,按合同約定執行;
二、勞動合同沒有約定的,按集體合同約定執行;
三、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均無培訓期間工資待遇約定,按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則執行;
四、勞動合同、集體合同沒有約定,用人單位規章制度也沒有規定的,按勞動合同約定的正常勞動工資待遇執行。

㈣ 勞動法規定不能勝任工作能開除,又沒個標准,老闆會不會拿這個來辭退你

會,能不能勝任工作本來就很主觀的,有的時候是態度問題,有的時候是能力問題。不管什麼問題也不用怕被開除,要相信自己能做好,並且努力做好,老闆也是人,不到一定程度,也不會隨便開除的。

㈤ 員工不能勝任工作要怎樣調崗

員工不能勝任本職工作,單位可以調崗。
1、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單位與內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容合同規定工作崗位、工作性質、勞動報酬等項目。
2、單位對正式錄用已經定崗的員工進行調崗時要與員工協商。
3、員工不能勝任現有崗位工作,經培訓或調整崗位仍不能勝任的,單位可以與員工解除合同,但需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員工,或額外支付員工一個月的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給予員工補償。
4、單位調整員工崗位時,新崗位不得與原崗位有較大的差別,否則員工有權申訴。比如,員工就職於某部門經理,現調整為保安或清潔工作人員,這是單位逼迫員工辭職,員工有權按勞動合同法向當地勞動部門進行申訴,並提出補償要求。

㈥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怎麼界定

所謂不能勝任工作,是指職工本人患有某種疾病,不適應此項工作,或者智力能力較差,難以完成,或者難以完成單位要求的定額。

一般是指同工齡,同工種,同經歷的人員橫向比較,如果相差很遠,就可以認定為不能勝任工作。

拓展資料: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各國勞動法的表現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勞動就業法,勞動合同法,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制度,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與衛生的程,女工與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制度,勞動紀律與獎懲制度,社會保險與勞動保險制度,職工培訓制度,工會和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制度。

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以及對執行勞動法的監督和檢査制度等。

勞動法最早屬於民法的范圍,十九世紀以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勞動法在各國的法律體系中日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逐漸脫離民法而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1802年,英國議會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勞動法——《學徒健康與道德法》,禁止紡織廠使用9歲以下的學徒,並規定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12小時,同時禁止做夜班。

十月革命後,1918年蘇維聲政府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會主義勞動法典,並於1922年頒布了新的《蘇維埃勞動法典》。

早在1931年11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蘇維埃工農兵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先後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合同》、《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條例》等一系列勞動法規。

參考資料:

網路-勞動法

㈦ 勞動法不能勝任崗位工作

你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合同,也可以要求單位因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而支付經濟賠償金。在司法實踐中,如果勞動者寫了辭職報告卻不能證明是被單位逼迫的,那麼將會對勞動者極其不利。

㈧ 勞動法40條(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B崗位是因為產量下降而需要裁員,這不符合該條的規定,該員工並不是由於不能勝專任B崗位工作,這是屬由於外部原因導致的減員.如果這種情況被裁員,單位需要同員工進行協商,或者調到另外崗位工作;或者經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但單位需要支付其一年工齡一個月工資作為補償.

㈨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 如何認定

勞動部《關於<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中對「不能勝任工作」表述為:「不能按要求完成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任務或者同工種,同崗位人員的工作量。用人單位不得故意提高定額標准,使勞動者無法完成。」
「不能勝任工作」在企業管理中需要有一個關鍵依據了——考核制度來認定,考核制度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是用工雙方明確崗位職責,二是管理方履行告知義務,讓員工知曉公司的考核制度以及考核方式,三是公司對員工考核的核心是圍繞其崗位職責進行的。
不能勝任工作在企業實踐中應該和員工消極怠工或不服從工作分配區分開來,不能勝任工作應當是主觀上有努力工作的願望,但由於智力、體力、技能等各方面的原因而無法完成工作。這就明顯與勞動態度、消極怠工不同。所以用人單位遇到類似情形,首先要判斷是什麼原因造成員工的考核目標未完成,是工作知識結構跟不上,工作技能未達標、體能明顯不適應,還是主管上,工作態度上不願意做好。員工在同樣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下,前段時間能夠順利的完成指標,後段時間則不能,這恐怕不是工作能力問題,而是工作態度問題。能力不足應認定為不勝任工作,態度問題應認定為違紀。
針對能力問題企業應當做到:一、明確工作崗位職責。一般以崗位說明書等方式具體說明勞動者所在崗位的職責、任職要求等。二、明確任職勝任與不勝任標准。例如:以目標任務為導向,至於合理的工作標准要求,對勞動者的工作任務進行量化,形成技術等級、考核標准等等。三、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完善考核制度,考核方式方法要明確,考核結果要客觀、公正,同時考核結果告知勞動者。
「不能勝任工作」解除需要履行哪些程序?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應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從規定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企業要用不能勝任工作解除勞動者勞動合同的,必須履行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的工作程序,否則的話,將被視作違法解除。
培訓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但必須是圍繞提高工作技能展開的。而調整工作崗位也應該是與原崗位相似、相匹配的崗位,要體現調崗的合理性。
在企業日常管理中匯遇到調崗調薪的問題,我認為勞動合同中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勞動報酬作為勞動合同的內容,一經約定即具有法律效力。這就需要雙方事先在勞動合同中有關於調崗調薪的約定,要求企業有相應的崗位薪金制度來保證,同時也有合理性的問題。

㈩ 工作目標過高完不成可否作為勞動法不能勝任工作如何解釋

答;
工作目標「過高」完不成,
不可作為勞動法不能勝任工作。因為,
所謂回不能勝任工作,是指勞動者答在試用期不能按要求完成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任務或者同工種、同崗位人員的工作量,用人單位不得故意提高定額標准,使勞動者無法完成。而且用人單位還要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的。

熱點內容
美女律師日本在線 發布:2025-10-06 09:15:27 瀏覽:310
勞動法倒班倒多長時間可退休 發布:2025-10-06 09:04:48 瀏覽:488
規章制度的執行監督 發布:2025-10-06 08:56:21 瀏覽:231
芬蘭法治 發布:2025-10-06 08:32:57 瀏覽:561
杭州蕭山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10-06 08:31:24 瀏覽:253
山莊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6 08:01:32 瀏覽:592
基層行政單位如何更好應對行政訴訟法的修改 發布:2025-10-06 07:40:15 瀏覽:809
法治是優化營商環境的保障 發布:2025-10-06 07:07:52 瀏覽:277
奉新縣司法局 發布:2025-10-06 07:00:07 瀏覽:452
如何貫徹宣傳企業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6 06:55:14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