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作用
『壹』 我國民事訴訟法有哪些基本原則
我國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是:
(1)訴訟權利平等原則,是指當事人在民事回訴訟中平等地享答有和行使訴訟權利以及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應當保障當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訴訟權利。
(2)同等與對等原則。同等原則,是指一國公民、組織在他國進行民事訴訟時,與他國公民、組織享有同等的訴訟權利和承擔同等的訴訟義務。對等原則,是指一國法院在民事訴訟中對他國公民、組織的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他國法院對該國公民、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同樣限制的原則。
(3)法院調解原則,《民事訴訟法》第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4)辯論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有權就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在法院的主持下進行辯論,說明和論證自己主張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反駁對方當事人的意見和主張。
(5)處分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由處置自己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
(6)檢察監督原則,是指檢察機關有權對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實施法律監督。
(7)支持起訴原則,是指支持受害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貳』 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的內容是什麼
1. 民事訴復訟法基本原則制
A. 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B. 對外國實行同等原則和對等原則。
C. 法院調解自願和合法原則。
D. 辯論原則。貫穿整個訴訟,實體和程序均可
E. 處分原則。當事人啟動,實體和程序均可
F. 檢查監督原則。僅對「審批活動進行監督」
G. 支持起訴原則。主體只能是「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 」;個人不能成為支持起訴的主體
2. 民事訴訟基本制度
A. 合議制度。 3 人以上組成,選民和重大的特別程序用之
B. 迴避制度。
C. 公開審批制度。國密、隱私、商密外,宣判一律公開
D. 兩審終審。例外最高院、特別程序、督促、公示催告、破產
『叄』 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抄事訴訟法》是以襲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民事訴訟法原則包括以下:
(一) 當事人訴訟平等原則;
(二)同等原則和對等原則;
(三)法院調解自願和合法的原則;
(四)辯論原則;
(五)處分原則;
(六)檢查監督原則;
(七)支持起訴原則。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八條,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肆』 求答案**簡述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的概念和意義**
原則:
1、 當事人平等原則
概念:(見內容)
內容:1、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平等 2、法院應平等地保障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
2、 辯論原則
概念: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問題和法律問題,在法院主持下進行辯論。
意義:1、行使辯論權能夠查清案件事實 2、是程序正義的內在要求
實施
(1)辯論的階段:辯論絕不限於法庭辯論,而貫穿於從當事人起訴到訴訟終結的整個過程中。
(2)辯論的形式:當事人的辯論既可以採用口頭形式,也可以採用書面形式;
(3)辯論的內容:當事人辯論的范圍包括實體問題(實體事實和實體法律適用)和程序問題。
3、處分原則
概念: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內容:
1、處分權的主體:只能是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和經過特別授權的委託訴訟代理人。
2、處分權的對象:包括自己依法享有的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
3、處分權的階段:適用於民事訴訟的全過程。(執行階段亦可)
4、處分權的前提:不得超越法律規定的范圍。
4、誠信原則
5、檢查監督原則
概念:人民檢察院有權對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進行法律監督
特點:
6、同等原則:外國當事人和我國當事人居於平等的訴訟地位,享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
7、對等原則:若外國法院對我國當事人訴訟權利加以限制,則我國法院也相應的限制該國當事人在我國的訴訟權利。
『伍』 我國民事訴訟法有哪些基本原則
我國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有以下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