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
❶ 行政復議法第30條第2款與行政訴訟法有矛盾嗎
訴訟程序是由法律規定的,它是一個非常嚴肅也非常嚴謹的一系列訴訟行為。在此簡要介紹以下幾個要點:
1、 寫訴狀
民事起訴狀是啟動法律程序的一個重要法律文書。恰當的訴訟請求,以及事實與理由的陳述和法律依據,都是決定官司勝敗的重要因素。所以,寫訴狀要有好的構思和設計,否則,不僅會影響訴訟結果,有時還會造成費用的損失。
2、 立案
首先要選擇一個有管轄權的法院,然後遞交訴狀和證據及其他相關材料。拿到法院受理通知書後,等待法院傳票通知開庭。
3、 開庭
開庭程序主要包括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法庭調查階段的舉證、質證是專業性很強的訴訟行為。辯論階段是充分闡述支持自己主張的事實理由和法律依據的時候。其目的是說服法官和對方當事人認可自己的觀點。辯論結束後等待法院判決。
4、 判決
開完庭後作出判決是法院的工作。當事人在拿到判決書後,如不服判決要及時上訴啟動二審程序。否則,一審判決生效,雙方爭議的問題要按照判決履行。
5、 執行
判決生效後,如當事人不在判決確定的期限內主動履行義務,另一方當事人應及時申請法院執行。拒不履行判決法院可以採取拘留、罰款措施,嚴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只是訴訟過程中的幾個主要環節。在整個訴訟中還有很多訴訟行為需要注意,比如舉證期限、提出反訴以及申請鑒定和證人出庭等等,這些細節至關重要。「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用在訴訟中是很恰當的。
❷ 民告官到底是適用行政訴訟法還是行政復議法請稍微詳細一點,謝謝!
適用行政復議范圍內適用行政復議法,其他范圍適用行政訴訟法。
行政復議專法只是規定了復議的范屬圍、受理、申請等程序。
民告官有些是需要復議前置的,有些則不需要,需要的就參照復議法,不需要的就直接按照行政訴訟法走/。
❸ 有什麼方法巧記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中的期限
除了理解原因沒有其它方法。
❹ 求最新行政訴訟法的講課PPT和行政復議法的PPT
https://wenku..com/view/8471ce9dfe4733687f21aa45.html?from=search
https://wenku..com/view/1762758df705cc1754270920.html?from=search
❺ 行政復議法是根據行政訴訟法而制定的
根據憲法
行政復議法
第一條為了防止和糾正違法的或者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❻ 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的區別復制的話就不用了。能舉例說明一下。好急呀。謝謝大家幫忙哦!!!
簡單講是兩種不同的法律救濟方式,復議是行政方式,不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向上一級容行政機關或縣級人民政府申請重新確認的處理程序,行政訴訟法,規定的是司法機關(法院)處理不服行政機關決定,或者認為行政機關侵害合法權益的訴訟的處理程序。
❼ 行政復議法的內容是否適用行政訴訟法的規定
你好朋友,行政復議法的內容是適用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的新聞,可以幫到您
❽ 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聯系
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是具體行政行為,排除了內部行為、行政專調解、行政仲裁(這些本身不屬是行政行為)以及國家行為、行政指導、法定行政仲裁行為等,對某些法律法規辦法等(抽象行政行為)不服也不能起訴。行政復議可以附帶審查抽象行政行為,而且只能是「其他規范性文件」,而行政訴訟則不可以附帶審查抽象行為。如果你認為某些規范性文件不合法,依其做出的具體行為侵害了你的權益,建議進行行政復議。
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終局復議的除外。
行政復議申請期限一般為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兩個月內做出決定,而行政訴訟都為三個月。
❾ 比較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在受案上的異同
行政復議法規定的抄受案范圍要廣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一、行政復議法規定只要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即可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當然這里要區分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一般對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不服單獨提起復議,行政機關是不受理的,應當一並提起;二、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就比較窄了,就現行法看,也就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受教育權以及高校不發學位的行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並且訴訟中是不會對抽象行政行為本身進行審查的。有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同仁賜教
❿ 根據《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
B. 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