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按撤訴處理
① 新民事訴訟法按撤訴處理在哪一條條款
第一百四十三條 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② 哪些民事訴訟案件法院不可以按撤訴處理
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可以不按撤訴處理:
一、被告反訴的;
二、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專是否准許,屬由人民法院裁定。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三條、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五條、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③ 民訴開庭遲到多久按撤訴處理相關法條是
法律並未規定具體的遲到多久按照撤訴處理,當事人應該按照法院給下發的傳票確定的時內間地點參容加訴訟。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三條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④ 民事訴訟法 撤訴
首先對於法律這一塊的知識 你要看當中正要的文字 第一百二十九條最後一句是可版以按 也就是說可以撤權訴,如果不撤訴就參照撤訴處理。
第二條 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你著重看這句話 也就是說你可以選擇到場或者不到,但是最後的結果還是法院裁定的。並不是說你缺席就了事了。
在法律上來講 可以 是個雙面的東西。並不是說百分百,可以就是說 你可能申請成功也可能申請不成功
⑤ 民事案件中「按撤訴處理」如何退還訴訟費
對於撤訴案件訴訟費的收取,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撤訴的案件,案件受理費由原告負擔,減半收取;其他訴訟費用按實際支出收取。但是對於按照撤訴處理的案件是否應該退還訴訟費,應該按照什麼比例退還訴訟費卻沒有明確的規定。筆者認為,訴訟費不僅是法院收取的訴訟成本,還應該成為法院調控訴訟的一種手段,所以對於按撤訴處理案件訴訟費的收取問題,有必要按照司法實踐的情況,區分對待。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根據這條的規定,我們可以認為,按撤訴處理的案件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當事人「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就這種情況而言,未經許可中途退庭,不但是對自身訴訟權利的放棄,更是對法庭審判的不尊重,當然不應該退還訴訟費,並且應受到相應的處罰。 另一種情況是,「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法條對這種情形規定的比較寬泛,在實踐中,當事人可能有幾種動機。一些當事人認為沒有勝訴的可能,不出庭以減少訴訟的成本;一些當事人缺乏法律知識,擔心通過正常途徑撤訴會影響案件的再次受理;還有的當事人則是由於各種原因,對法院產生抵觸情緒,惡意的不參加訴訟。無論出於何種動機,原告浪費了法院和其他當事人的精力和時間,增加了不必要的訴訟成本,如果仍比照主動撤訴,退還一半訴訟費的話,則成了對此種行為的鼓勵和認可,實不可取,故「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不應該退還訴訟費。 第三種情況是,送達不能的按撤訴處理。在司法實踐中,原告方起訴或上訴人上訴交納了費用後,離開庭審判往往還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可能由於各種原因,原告或上訴人改變了原來的通訊方式、聯系方法,法院採取了合法的送達方式,當事人仍未及時收到開庭傳票,影響了參加庭審。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當事人主觀並非惡意,那麼應該允許當事人就退還訴費問題單獨或一並提出申訴,並應該退還一半的訴費。 訴訟費可否申訴、上訴的問題。從各國的立法例來看,大多規定對訴訟費用可單獨提出審查要求和提起上訴。俗話說「有權利而無救濟,等於無權利,有權利即有救濟,有救濟才有權利」。根據《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當事人不得就人民法院關於訴訟費用的決定提出上訴。而只是在第三十二條規定,如果計算上有錯誤,法院應當用裁定更正。也就是說,單獨就法院關於訴訟費用的決定提起上訴是不被允許的,這無疑是對當事人訴權的不當限制。 從我國司法運作的可行性出發,可以設立訴訟費異議審查制度和上訴制度,當事人對法院要求預交的訴訟費可以向該院申請審查一次;對一審判決確定的訴訟費承擔數額,不服的當事人可以單獨提出上訴;對二審判決確定的訴訟費承擔數額,不服的當事人可向該院申請審查或在再審申請中一並提出,如果案件本身沒有錯誤而訴訟費分擔出現錯誤,法院可以以裁定的形式予以糾正。這樣可更充分地全面地保障當事人的權益,也使法院在確定訴訟費如何承擔上更趨合理、公正,同時減少了當事人與法院之間的磨擦。
⑥ 民事案件法庭裁定按撤訴處理怎麼辦
按撤訴處理的裁定,其效力要區別對待:
1、對原告不履行繳費義務,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的,本訴終結,原告可以另行起訴。
2、原告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的,應當准許當事人上訴。
如果一審期間原告不到庭有正當理由,或者其他原因法院一審裁定按撤訴處理不當,二審法院可依法予以糾正,以減少和避免因一審裁定不當給案件當事人造成影響和損失,有效保護案件當事人、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第十三條規定,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預交訴訟費用通知的次日起7日內預交,預交確有困難的,可在預交期內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當事人在預交期內未預交又不提出緩交申請的,按自動撤回起訴處理。
(6)民事訴訟法按撤訴處理擴展閱讀:
案例:原告不繳納訴訟費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
2014年4月22日,冷水江法院審結一起煤炭買賣合同糾紛案件,與一般合同糾紛裁判結果不同的是,該案按自動撤訴處理。
肖某與冷水江市某煤礦於2012年6月15日簽訂了煤炭購銷協議,肖某為煤炭購買方,冷水江市某煤礦為煤炭供銷方,該協議約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協議簽訂後,肖某訴稱:他已按照協議內容履行了義務,及時將預付煤款打入煤礦賬戶,被告未按約定發煤且沒有退還肖某煤炭預付款,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肖某起訴至法院。
肖某在立案時僅繳納了部分訴訟費,案件進行開庭審理之後審判之前,該院多次催促肖某繳納所欠訴訟費,並向肖某發出書面催繳訴訟費通知,但肖某均不予理睬,至催繳日期屆滿後,該院依法裁定本案按自動撤訴處理,已繳納的部分訴訟費由原告承擔。
⑦ 民事訴訟中哪些情形法院可以按撤訴處理
按撤訴處理,就是指當事人雖然沒有提出撤訴申請,但其在訴訟中的一定行為已經表明其不願意繼續進行民事訴訟,因而法院決定注銷案件不予審理的行為。申請撤訴是指申請人在法院立案受理後宣告判決前,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法院提出撤回其訴訟請求,包括申請撤回起訴、上訴的撤回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撤回自己的訴訟請求。
申請撤訴的條件是:
申請人必須是原告。上訴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經過特別授權的訴訟代理人;
申請撤訴必須是申請人自願。任何人不得強迫當事人申請撤訴,審判人員也不能以任何理由動員當事人撤訴;
撤訴必須合法。在時間上,應在受理案件後宣告判決前。申請撤訴不得有規避法律的行為,不得違反法律,不得有損於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
撤訴必須由法院作出裁定。申請撤訴是當事人的權利,但是否准許,由法院審查後以裁定的形式告知當事人。
在民事訴訟中還有按撤訴處理的情況。所謂按撤訴處理,就是指當事人雖然沒有提出撤訴申請,但其在訴訟中的一定行為已經表明其不願意繼續進行民事訴訟,因而法院決定注銷案件不予審理的行為。按照我國法律規定。
按撤訴處理的情形是:
原告或上訴人未按期交納訴訟費用:
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
原告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
原告應預交而未預交案件受理費。人民法院通知其預交,通知後仍未交納,或申請緩、減、免未獲人民法院批准仍不交納訴訟費用的;
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經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按撤訴處理;
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按撤訴處理。無獨立請求的第三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不影響案件的審理。依法可以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法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法院可以不按撤訴處理。
法院准許原告撤訴或針對原告按撤訴處理的,原告可以申請法院退給一半的預交訴訟費,訴訟時效重新計算。原告在訴訟時效內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法院准許上訴人撤回上訴或針對上訴人按撤回上訴處理的,上訴人可以申請法院退回一半上訴費,一審裁判發生法律效力。法院准許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撤訴或針對其按撤訴處理的,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申請法院退回自己所交的一半訴訟費,但不影響原告與被告之間的本訴的進行。
⑧ 對方按撤訴處理法院裁定書用不用拿到
按原告撤訴處理的,法院必須出具裁定書。
一、從實體上講,原告按撤訴處理的版,對於被權告而言,官司也就基本結束了;
從這個意義上講,等於這個官司就沒有發生過,這個裁定書有沒有無所謂的,反正的法院里肯定是有存檔的,以後需要時,被告可以去復印。
二、按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於裁定,雙方都有上訴的權利,期限是10天;
而且送達裁定書,是法院的職責,被告只要地址清楚,讓法院郵寄送達即可,你也不需要煩神的。手裡有個裁定書,總比沒有好。
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幾條規定了關於申請撤回起訴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幾條規定了關於申請撤回起訴的內容
一、《民事訴訟法》
(1)第一百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2)、第一百四十三條 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3)、第一百四十五條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4)第一百五十四條 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五)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66、在訴訟中,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權提出上訴。但該第三人在一審中無權對案件的管轄權提出異議,無權放棄、變更訴訟請求或者申請撤訴。
(2)、143、原告應當預交而未預交案件受理費,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預交,通知後仍不預交或者申請減、緩、免未獲人民法院批准而仍不預交的,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3)、144、當事人撤訴或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後,當事人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4)158、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如屬原告方,可以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的規定,按撤訴處理;如屬被告方,可以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缺席判決。
(5)159、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對該第三人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的規定,按撤訴處理。
(6)160、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後,原告申請撤訴,人民法院在准許原告撤訴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作為另案原告,原案原告、被告作為另案被告,訴訟另行進行。
(7)161、當事人申請撤訴或者依法可以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反法律的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準撤訴或者不按撤訴處理。
(8)191、當事人在二審中達成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對雙方達成的和解協議進行審查並製作調解書送達當事人;因和解而申請撤訴,經審查符合撤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