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第188條規定
Ⅰ 《民訴法意見》第188條內容是什麼
《民訴法意見》第188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下列上訴案件,可以依照民事版訴訟法第152條的權規定逕行判決、裁定:(1)一審就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管轄權異議作出裁定的案件;(2)當事人提出的上訴請求明顯不能成立的案件;(3)原審裁判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錯誤的案件;(4)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需要發回重審的案件。」
Ⅱ 新民事訴訟法188條什麼時候開始實行
您好,新民事訴訟法已經通過並且生效了。
根據《最高人民法內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容解釋》
第一百八十八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的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行為,包括:
(一)在法律文書發生法律效力後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交易財產、放棄到期債權、無償為他人提供擔保等,致使人民法院無法執行的;
(二)隱藏、轉移、毀損或者未經人民法院允許處分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的;
(三)違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令進行消費的;
(四)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按照人民法院執行通知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
(五)有義務協助執行的個人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執行的。
Ⅲ 對《民事訴訟法》第188條的理解
誠如你所查資料所說,是因為這些情形涉及事實問題,而且主要集中在證據方面回(新證據、缺答乏證據、證據偽造、未經質證、未調查)。在這些情況下,不存在與原審法院本身相關的程序錯誤或徇私舞弊等現象,交由原審法院進行再審有助於原審法院的糾錯功能發揮,並且確保當事人的審級利益,平衡各級法院的工作負擔。
此外,原審法院對於當事人而言是與其所處地域較為接近的法院,由原審法院再審,一定程度上可以節約當事人的時間與金錢,甚至是證據的提交和審查。
在原審法院是一審的情況下,再審交由原審法院確實可以保障當事人的上訴權機會,因為如果是由上級法院提審,則一律適用二審程序,裁判一律為終審裁判,這樣就不利於當事人的上訴權行事。
另外,指令再審就是指上級法院指令原審法院再審,或者最高院指令原審法院或原審法院的上級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檢察院的抗訴,是不能對同級法院抗訴的,只能提請上級檢察院向原審法院的上級法院抗訴,由上級法院作出提審或指令原審法院再審的決定。因此,這種情形就是指令再審的情形。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88條和189條是怎樣說的
第一百八十八條 鑒定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必要時應當對被請求認定為無民事行內為能力或容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進行鑒定。申請人已提供鑒定意見的,應當對鑒定意見進行審查。
第一百八十九條 代理、審理和判決
人民法院審理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案件,應當由該公民的近親屬為代理人,但申請人除外。近親屬互相推諉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為代理人。該公民健康情況許可的,還應當詢問本人的意見。 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申請有事實根據的,判決該公民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認定申請沒有事實根據的,應當判決予以駁回。
Ⅳ 對《民事訴訟法》第188條的理解
首先,來程序法以效率、實事求是等作源為基本原則和主導思想。
事實情況只有案件關系最密切的法院再審才合理,事實情況認定不清的,發回原審法院有利於對事實情況真實性的查明,但是認為原審法院不合適再審的,可以發給其他下級法院再審的。
188說的也是可以發回,注意這個可以,在自己查明案件事實不困難的時候當然也可以自己審。
這種情況當然屬於指令再審。可以發回原審法院,也可以發給其他法院。
如果檢察院抗訴的對象是一審判決,再審時應適用一審程序;如果檢察院抗訴的對象是二審裁定,再審時應適用二審程序。所以說發回再審適用那個程序也是不一定的。
如果是對上訴審抗訴,則適用第二審程序進行,這時當事人也就沒有上訴機會了。一般抗訴第二審的都是認為法律適用有問題,抗訴第一審的大多認為事實部分認定有問題。司法實踐中並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