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勤處罰最新規定勞動法有規定嗎
① 勞動法中有沒有要求公司有義務公示員工考勤打卡記錄
在勞動仲裁類案件的審理中,部分證據在舉證原則上適用「舉證倒置」的原則,也就是勞動者主張,企業舉證的原則。所以公司有義務向員工提供考勤打卡記錄。
② 考勤罰款勞動法是如何規定的
《勞動法》當中沒有此項管理規定。這只能看你們公司的規章制度或你們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怎麼定的了。
③ 員工曠工不上班,處罰通告怎麼寫
員工不得隨意在工作時間曠工,一旦曠工的時間過長,對於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了影響,那麼員工就有可能會受到企業的相關處罰。有些企業管理比較規范,發現員工曠工時間久了就會處罰,下面為你介紹曠工處罰通知範文。
曠工處罰通告範文一:
通告
華律網
本公司***部***員****於***年***月***日曠工***天,嚴重違反了公司規章制度第**條:(規章內容);根據規定處罰***錢,望全體員工引以為戒,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工作就是責任,責任重於泰山!
XX公司
20XX年XX月XX日
曠工處罰通告範文二:
通知
3月16日,XX車間員工XX未到公司上班,也未請假,依照公司規章制度視為曠工一天,將按公司考勤制度進行處罰,望各位員工引以為戒!
勞動法對曠工處罰有標准
1、勞動法對曠工處罰沒有具體標准,只規定了,如果因為曠工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賠償的。
2、《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④ 忘記打卡按曠工算是否符合勞動法法規
是不符合勞動法法規的。
⑤ 關於勞動法考勤制度
"30分鍾以上至1小時內扣發兩天工資;1小時以上及當天不來者扣發一星期工資。回"這樣的規定不合答理,也不合法。法律雖然將勞動者違紀的處罰賦予了用人單位,但是法律還是有底線的,一是依照法律規定,勞動者付出了正常勞動,用人單位就要支付工資;二是法律的本質是主張公平正義,你單位的這種規定顯然與法律的精神相違背;三是,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經濟處罰最多不得超過勞動者月工資的百分之二十且扣除後的剩餘工資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如果按照你們的這種做法扣下去,理論上存在勞動者即使干滿一個月也拿不到工資的情形。不能將經濟處罰當作單位管理的唯一手段,而在通常情況下經濟處罰只是一種輔助手段而非目的,恕我直言,這樣的管理是非常缺乏人性化的管理,到頭來不但違法,導致矛盾糾紛,還會使勞動者產生逆反心理,非常不利於公司的發展。僅一家之言,如有不妥請包涵!
⑥ 如何證明用工單位違反勞動法
用工單位違反勞動法的情況多種多樣,不同的單位可能有不同的表現方面,總之不一而足,你在問題裡面只是籠統的問了一句違反勞動法,沒有說明具體是違反哪一種情況,所以你的問題只能按照具體的違法方面進行解說,否則就是籠統地流於形式,是得不到想要的答案的。其實想要證明用工單位存在違反勞動法的事,關鍵在於員工對勞動法律法規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⑦ 勞動法中關於遲到、早退時間是如何定義的
時間是按合同定義。
勞動者經常遲到、早退,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專與屬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十六條勞動者因自身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賠償經濟損失。
經濟損失的賠償金,可以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扣除後的剩餘工資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7)考勤處罰最新規定勞動法有規定嗎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僱主對其雇員的待遇和處罰必須作出三個決定:
(1)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
(2)所適用的法律法規或公司的規章制度准確、恰當;
(3)手續合法有效。用人單位不能隨意使用自己擁有的治理權力,對待員工,在處理上不僅要有依據,還要合理、合理、適宜。
⑧ 勞動法哪條規規定人工考勤必須勞動者簽字
勞動法沒有規定,但是勞動合同有約定又不違法就行,那就需要簽字。
⑨ 關於勞動法考勤制度
沒有什麼問題抄!
但是經過遲到,早退等違反紀律的處罰後,你的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否則不得剋扣!記住不得低於當地最低標准!
不過「如遇特殊事情需要在上班之前請假應講明事因,且應提前一天向上級申請」過於苛刻
提前都通知了還叫什麼突發事情,對於這點可以向單位工會反映進行調解!最好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