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住院期間
㈠ 勞動法工人在住院期間有沒有工資
【病假工資】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內部發(1995)309號第五容十九條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病假日工資=最低工資標准×80%÷21.75天(月計薪天數)
㈡ 關於工傷,勞動法中有沒有明確規定因工傷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由單位墊付
因為治療費用巨大勞動者墊付存在困難的,依據《社會保險基金先行支付暫行辦法》第六條規定:
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措施及時救治,並按照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職工被認定為工傷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可以持工傷認定決定書和有關材料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書面申請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一)用人單位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
(二)用人單位拒絕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費用的;
(三)依法經仲裁、訴訟後仍不能獲得工傷保險待遇,法院出具中止執行文書的;
(四)職工認為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其他情形。
因此,如果您的單位未能依法給您辦理社會保險,則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請工傷保險先行支付。
【地方法規】:
1、《貴州省工傷保險條例》(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八條職工在工作中發生事故,由用人單位先行墊付醫療費用;認定為工傷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不認定為工傷的,用人單位有權依法追回。
2、《河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九條 工傷職工在工傷認定前的醫療費用由用人單位墊付,工傷認定後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和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由經辦機構予以報銷。
3、《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修訂黑龍江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定的通知》(黑政發[2011]8號)
第二十條 ……職工在工傷確認之前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用人單位支付,職工工傷確認後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葯品目錄、住院服務標準的費用,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予以報銷。
㈢ 新勞動法里有關於生病期間工資發放標准嗎
勞動法沒有規定,由其他法規規定,具體如下: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59、職工患病或非因工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3)勞動法住院期間擴展閱讀:
法定的醫療期長短: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㈣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職工患病住院的待遇問題
勞動法有規定,職工因病住院期間,可以享受病假工資的。
勞動保障部門對職工專患病或非因公負傷也有相應規屬定。基本原則是:
1、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企業要給醫療期,在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2、根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以下簡稱《醫療期規定》)第3條規定,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企業要給予職工醫療期的相應待遇。
3、根據《醫療期規定》第5條規定,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㈤ 國家勞動法規定大病住院休息一般為多長時間
關於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內病或非因容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㈥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職工患病住院的待遇問題呢
一、沒有規定待遇問題,只是患病期間不能解除合同。
二、患病期間的待遇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100%。
依據《勞動法》第二十九條,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限制情形,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1、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2、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3、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1、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2、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6)勞動法住院期間擴展閱讀:
員工生病享有的待遇
首先,對於員工而言,病假屬於有薪假期。根據我國現行勞動法律、法規、政策性文件的相關規定,任何用人單位的職工因患病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用人單位應該根據職工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一定的醫療期。
醫療期,是指用人單位職工因患病停止工作治病時,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也就是患病職工的病假假期。
醫療期的具體計算方法是:自職工病休之日起開始計算,在規定的時間內累計病休時間達到規定醫療期時限的視為醫療期滿。連續病休的,其節假日按病休日計算。
其次,根據規定,用人單位職工在休病假期間,支付給員工的病假工資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
以北京為例:2013年度本市最低工資標准為1400元。勞動者個人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不能作為最低工資標準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應按規定另行支付。
這就是說,病假工資不能低於1120元是指實發工資,而非應發工資。
應發工資,也稱為應得月工資或稅前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正常提供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
實發工資,也稱為實得工資或稅後工資,是用人單位已扣除勞動者個人所得稅和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需個人承擔部分的月工資。
如果員工對所獲得的工資金額有異議,應當在法定仲裁時效內,到用人單位所在區縣勞動行政部門投訴、舉報,或直接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㈦ 勞動法規定職工住院期間如何辦理工作安排
請詳細說明問題。住院期間,因住院不能工作的,與單位安排的人辦理臨時交接手續。
㈧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職工在職期間因病住院,是什麼待遇
1、勞動法有規定,職工因病住院期間,可以享受病假工資的。另外醫療費用可回以用醫答療保險進行報銷的。
2、《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
59、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㈨ 勞動法,工人因工傷在住院期間工資怎麼算,
認定工傷後,停工留薪期工資單位正常發放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專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屬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㈩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職工患病住院的待遇問題
有規定。
勞動法有規定,職工因病住院期間,可以享受病假工資的。另外醫療費用可版以用醫療保險進行報銷的。權
《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