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行政法上的行政
㈠ 什麼是行政法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進一步說,行政法是調整行政組織、職權,行使職權的方式、程序以及對行使行政職權的監督等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什麼是行政法上的行政擴展閱讀:
行政法基本含義:
包括兩個含義:第一,行政法是國家第一類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第二,這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原則調整的是行政關系的客體和行政關系的監督,而不是其他社會關系。
一般行政法:指規定國家行政基本原則、原則和政策、國家機關及其負責人的地位、職權、職責、國家機關的任免、考核、獎懲的法律法規。工作人員、行政體制改革和行政機關工作效率的提高等。
特別行政法:是指規范教育、民政、衛生、統計、郵政、金融、海關、人事、土地、交通等各種專門行政部門的行政活動的法律、法規。
㈡ 什麼是行政法上的「行政」如何區分「公行政」與「私行政」
行政法上的「行政」是指:以國家權力為基礎的公共行政,包括國家行政機關內對國家事務的容組織與管理活動和擔負公共職能的公共組織和社會組織所進行的行政。
公行政與私行政的區分:
私行政與公共行政都是屬於行政(administration)的范疇。行政法上的行政是指公行政。
公行政,是指那些不以營利(不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進與公平地分配社會公共利益而進行的組織、管理與調控活動。
私行政是指社會組織、企業的行政,與私權力的運用相關。私行政」的研究屬於私法,主要是民法體系的研究范圍。
公共行政與私行政區分的關鍵在於是否基於「公共利益」
和是否具有「營利性」。
㈢ 行政法有哪些特點是什麼行政法可劃分為哪些類別
特徵:
(1)行政法尚沒有統一完整的實體行政法典,這是因為行政法涉及的社會領域十分廣泛,內容紛繁豐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難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統一法典。
(2)行政法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內容十分豐富。
由於現代行政權力的急劇膨脹,其活動領域已不限於外交如國防、治安、稅收等領域,而是擴展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3)行政法具有很強的變動性。
與其他部門法由於社會生活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作為行政關系調節器的行政法律規范也具有較強的變動性,需要經常進行廢、改、立。
分類:
(1)以行政法的作用為標准,行政法規范可分為下述三大類:
①關於行政組織的法律規范。一部分是有關行政機關的設置、編制、職權、職責、活動程序和方法的法律規范,其中職權、職責規范是行政組織法規范的核心;再一部分是有關國家行政機關與國家公務員雙方在錄用、培訓、考核、獎懲、晉升、調動中的權利(職權)、義務(職責)關系的法律規范。
②關於行政行為的法律規范,其中最主要的是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雙方權利(職權)、義務(職責)關系的法律規范。
③關於監督行政權的法律規范,即監督主體對行政權進行監督的法律規范,最主要的有行政監察、行政審計、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等法律規范。
(2)以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范圍為標准,行政法可分為一般行政法與部門行政法。
①一般行政法是對一般的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如行政法基本原則、行政組織法、國家公務員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監督法、行政救濟法等。
②部門行政法是對部門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如經濟行政法、軍事行政法、教育行政法、公安行政法、民政行政法、衛生行政法等。
基本原則:
合法行政。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
2.合理行政。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要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
3.程序正當。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注意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要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
4.高效便民。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守法定時限,積極履行法定職責,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5.誠實守信。
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
6.權責統一。
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實現權力和責任的統一。依法做到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行政處罰實施的條件是:一切違反相關法律的行為。
(3)什麼是行政法上的行政擴展閱讀:
行政立法的體制:
(1)國務院立法(制定行政法規)。
(2) 國務院各部、委立法(制定部門規章)。
(3)國務院直屬機構立法(制定部門規章)。
(4)地方行政機關立法(制定地方行政規章)。
(5) 特別行政區政府立法。
㈣ 行政法重點是什麼
考試的話,重點有:
1、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2、行政行為。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
3、行政程序。
4、行政救濟。
5、行政法主體。包括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
有時還把行政訴訟從行政救濟中獨立出來。
㈤ 行政法上的行政命令,政府管制的概念是什麼特徵又是什麼
所謂「行政命令」指行政機關的一切決定和措施;但行政法上的「行政命令」,則專專指行政主體依法要求屬行政相對方「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意思表示,是行政行為中一種極為普遍的行為方式。
行政命令的特徵有:1、行政命令的主體是行政主體。行政命令體現的是國家意志,但它由行政主體作出,不同於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等其他國家機關作出的命令。2、行政命令是一種意思表示行為,通常表現為通過指令行政向對方履行一定的作為義務或不作為的義務來實現行政證目的,而非由其自己進行一定的作為或不作為。3、行政命令是一種設定義務的具體行政行為,而非賦予行政相對方權利的行為 。4、行政命令的實質是為行政相對方設定行為規則,但這種規則屬於具體規則,表現為在特定時間內對特性人或特定事所作的特定規范。5、行政命令以行政處罰或行政強製作為保障。6、行政命令是一種依職權的行政行為。
㈥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為行政所調整和規定得的,具有行政法上的什麼和什麼內容的各種社會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為行政所調整和規定得的,具有行政法上的權利和義務回內容的各種社會關系答。
行政法律關系的一方必須是國家行政機關或受其委託和授權的機關、團體或個人,即必須有代表國家從事行政管理的當事人。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法人與其他社會團體之間不可能產生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行政機關之間、行政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行政機關與外有關機關之間可以依法產生行政法律關系。
(6)什麼是行政法上的行政擴展閱讀:
行政法律關系不同於行政關系。行政關系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
行政關系構成了行政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包括四類:第一類是行政管理關系;第二類是行政法制監督關系;第三類是行政救濟關系;第四類是內部行政關系。
㈦ 什麼是特別行政法呢包括哪些
行政法
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
1、一般行政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等;
2、特別行政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海關法》、《教育法》等
㈧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1、合法行政原則。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我國的回合法行政答原則包括行政機關對現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兩個方面。
2、合理行政原則。主要含義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理性基礎,禁止行政主體的武斷專橫和隨意。最低限度的理性,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3、程序正當原則。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子原則:第一,行政公開原則;第二,公眾參與原則;第三,迴避原則。
4、高效便民原則。一是行政效率原則,二是便利當事人原則。
㈨ 行政法和行政法規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而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相關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
2、具體內容不同
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而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作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它的效力次於法律、高於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
3、范圍大小不同
行政法是有關行政活動、行政機關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行政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等等。行政法規是行政法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