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拒不申報財產
㈠ 最高院對訴訟時效問題的最新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就《關於無效合同所涉訴訟時效問題的規定》(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無效合同所涉訴訟時效問題一直是法學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爭論頗多但又急需解決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專門就該問題起草了《關於無效合同所涉訴訟時效問題的規定》(徵求意見稿)。為進一步完善該司法解釋,更好地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利益,現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網、中國法院網、人民法院報及法制日報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人士踴躍提出寶貴意見,意見請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截止日期為 2010年12月31日。
關於無效合同所涉訴訟時效問題的規定
(徵求意見稿)
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正確適用法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無效合同所涉請求權是否適用訴訟時效)當事人對確認合同無效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當事人可以對作為債權請求權的返還財產、賠償損失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
第二條(返還財產、賠償損失請求權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
方案一、合同無效,當事人一方請求另一方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合同被確認無效之日起計算,但自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當事人一方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方案二、合同無效,一方當事人請求另一方當事人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方案三、合同履行期限屆滿,合同尚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的,合同法律關系中的一方當事人請求另一方當事人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前款之外其他情形,訴訟時效期間從合同被確認無效之日起計算,但自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第三條(因保證合同無效產生的賠償損失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起算)
方案一、保證合同無效,債權人請求保證人賠償損失的,訴訟時效期間從保證合同被確認無效之日起計算,但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未向保證人主張權利,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同第二條方案一的思路相銜接)。
方案二、保證合同無效,債權人請求保證人賠償損失,其在保證期間內向連帶保證人主張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從主張權利之日起計算;未主張過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其在保證期間內向一般保證人主張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計算;未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同第二條方案二的思路相銜接)。
方案三、保證合同無效,債權人請求保證人賠償損失,在主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主合同尚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的情形下,其在保證期間內,向連帶保證人主張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從主張權利之日起計算;向一般保證人主張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計算。在保證期間內,債權人未向保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前款之外其他情形,訴訟時效期間從保證合同被確認無效之日起計算,但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未向保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同第二條方案三的思路相銜接)。
第四條(因抵押合同無效而產生的賠償損失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起算)
方案一、抵押合同無效,債權人請求抵押人賠償損失,訴訟時效期間從抵押合同被確認無效之日起計算,但其未在抵押權行使期間內向抵押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同第二條方案一的思路相銜接)。
方案二、抵押合同無效,債權人請求抵押人賠償損失,抵押權人在抵押權行使期間內向抵押人主張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從主張權利之日起計算;未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同第二條方案二的思路相銜接)。
方案三、抵押合同無效,債權人請求抵押人賠償損失,在主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主合同尚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的情形下,抵押權人在抵押權行使期間內向抵押人主張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從主張權利之日起計算;未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前款之外其他情形,訴訟時效期間從抵押合同被確認無效之日起計算,但抵押權人未在抵押權行使期間內主張過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同第二條方案三的思路相銜接)。
第五條(因質押合同、留置合同無效產生的賠償損失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起算)
方案一、質押合同、留置合同無效,債權人請求擔保人賠償損失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合同被確認無效之日起計算,但自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對當事人一方的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如採納同第二條方案一的思路,此條無必要)。
方案二、質押合同、留置合同無效,債權人請求擔保人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的,訴訟時效期間從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同第二條方案二的思路相銜接)。
方案三、質押合同、留置合同合同無效,債權人請求擔保人賠償損失責任的,在主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主合同尚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的情形下,訴訟時效期間從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前款之外其他情形,訴訟時效期間從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之日起計算,但自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對當事人一方的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同第二條方案三的思路相銜接)。
第六條(溯及力問題)本規定施行後,案件仍在一審或二審階段的,適用本規定;已審結的案件,依法進行再審的,不適用本規定。
㈡ 法院強制執行拘留最多幾天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專規定》,屬申請執行的期限是2年,可以說法院強制執行二年後過期。進入執行程序後一般是6個月執行完畢。《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