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五百一十六條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五百一十六條

發布時間: 2021-01-16 15:02:28

A. 關於民事訴訟法516的解釋

司法解釋的本意是先清償你的,在沒有清償完優先保全人的情況下,其它人不能專參與清屬償或分割。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五百一十六條 當事人不同意移送破產或者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就執行變價所得財產,在扣除執行費用及清償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按照財產保全和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先後順序清償。

B. 法院以訴訟法解釋519條終結怎麼辦

申請復人只要發現被制執行人有財產,就可以隨時向法院提出恢復執行的申請。法院會立即予以恢復執行的。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五百一十九條規定: 經過財產調查未發現可供執行的財產,在申請執行人簽字確認或者執行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並經院長批准後,可以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依照前款規定終結執行後,申請執行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財產的,可以再次申請執行。再次申請不受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的限制。

C. 民訴法解釋第516條如何理解,與第510條有何不同

第516條當事人不同意移送破產或者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就執行變價所得財產,在扣除執行費用及清償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按照財產保全和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先後順序清償。

理解本條是有關當事人不同意移送破產的相關規定,應當理解為執行案件的全體當事人即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均不同意移送破產。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均不同意移送破產時,應適用「對於普通債權,按照財產保全和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先後順序清償」的規定,否則仍應轉入破產程序。

關於被執行債務人企業無法進入破產程序時債權清償順序的問題:

1、符合《民訴解釋》第五百一十六條情形,普通債權可按照申請執行的先後順序進行清償。

(1)符合法定情形,普通債權可按照申請執行的先後順序進行清償,故對於被執行人不符合受理破產條件的,對普通債權仍然按照查封順序進行受償。

(2)申請參與分配的法定期限應是執行終結前

2、執行程序中不同優先權的債權清償順序,勞動債權優先於擔保物權受償。即在執行分配中,工人工資債權應當優先於抵押債權受償。

3、《民訴解釋》公布時尚未審結案件可以適用新法,先申請保全的債權人優先於其他普通債權。

《民訴解釋》第516條「當事人不同意移送破產或者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就執行變價所得財產,在扣除執行費用及清償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按照財產保全和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先後順序清償」的規定,在被執行人為法人,且該法人未進行破產程序時,對於普通債權的清償,採取了財產保全措施的一般債權是優先於未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一般債權進行清償的。

第510條:參與分配執行中,執行所得價款扣除執行費用,並清償應當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原則上按照其佔全部申請參與分配債權數額的比例受償。清償後的剩餘債務,被執行人應當繼續清償。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理解】本條的規定,主要是說明,法院在執行的過程中,應該先扣除執行費。但是被執行人暫時暫時沒有執行能力的,法院可以暫時中止執行,待其有能力執行後,法院會立即執行。

求採納~

D.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510

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五百一十條規定, 參與分配執行中,執行所得價款扣內除執容行費用,並清償應當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原則上按照其佔全部申請參與分配債權數額的比例受償。清償後的剩餘債務,被執行人應當繼續清償。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這條主要規定的是,在法院執行時,沒有一次執行完畢的財產的分配問題,應該先扣除執行費用,然後分配給其他申請執行人。

E. 民事訴訟法第五百一十六條有什麼規定

民事訴訟法沒有那麼多條文,你說的是最高法院民事訴訟法解釋吧?

第五百一十六條 當事人不同版意移權送破產或者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就執行變價所得財產,在扣除執行費用及清償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按照財產保全和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先後順序清償。

F. 民事訴訟法第519條的解釋

第五百一十九條 經過財產調查未發現可供執行的財產,在申請執行人簽字確認或者執行回法院答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並經院長批准後,可以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依照前款規定終結執行後,申請執行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財產的,可以再次申請執行。再次申請不受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的限制。

G.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508條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零八條:

被執行人為公民或者其他組織,在執行程序開始後,被執行人的其他已經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能清償所有債權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參與分配。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

(7)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五百一十六條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零九條:

申請參與分配,申請人應當提交申請書。申請書應當寫明參與分配和被執行人不能清償所有債權的事實、理由,並附有執行依據。參與分配申請應當在執行程序開始後,被執行人的財產執行終結前提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一十條:

參與分配執行中,執行所得價款扣除執行費用,並清償應當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原則上按照其佔全部申請參與分配債權數額的比例受償。

清償後的剩餘債務,被執行人應當繼續清償。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一十一條:

多個債權人對執行財產申請參與分配的,執行法院應當製作財產分配方案,並送達各債權人和被執行人。債權人或者被執行人對分配方案有異議的,應當自收到分配方案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執行法院提出書面異議。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一十二條:

債權人或者被執行人對分配方案提出書面異議的,執行法院應當通知未提出異議的債權人、被執行人。未提出異議的債權人、被執行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反對意見的,執行法院依異議人的意見對分配方案審查修正後進行分配。

提出反對意見的,應當通知異議人。異議人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以提出反對意見的債權人、被執行人為被告,向執行法院提起訴訟;異議人逾期未提起訴訟的,執行法院按照原分配方案進行分配。訴訟期間進行分配的,執行法院應當提存與爭議債權數額相應的款項。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一十三條:

在執行中,作為被執行人的企業法人符合企業破產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執行法院經申請執行人之一或者被執行人同意,應當裁定中止對該被執行人的執行,將執行案件相關材料移送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一十四條:

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執行案件相關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內,將是否受理破產案件的裁定告知執行法院。不予受理的,應當將相關案件材料退回執行法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一十五條:

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應當解除對被執行人財產的保全措施。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定宣告被執行人破產的,執行法院應當裁定終結對該被執行人的執行。
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應當恢復執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一十六條:

當事人不同意移送破產或者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就執行變價所得財產,在扣除執行費用及清償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按照財產保全和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先後順序清償。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一十七條:

債權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規定請求人民法院繼續執行的,不受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的限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一十八條 :

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除對被執行人予以處罰外,還可以根據情節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將被執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義務的信息向其所在單位、徵信機構以及其他相關機構通報。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一十九條 :

經過財產調查未發現可供執行的財產,在申請執行人簽字確認或者執行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並經院長批准後,可以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依照前款規定終結執行後,申請執行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財產的,可以再次申請執行。再次申請不受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的限制。

H.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五百一十六條

第五百一十來六條 當事人自不同意移送破產或者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就執行變價所得財產,在扣除執行費用及清償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按照財產保全和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先後順序清償。

I.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12條的含義

你好,筆者在 大律師網 裡面看到的內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回和國答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五百一十二條 債權人或者被執行人對分配方案提出書面異議的,執行法院應當通知未提出異議的債權人、被執行人。
未提出異議的債權人、被執行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反對意見的,執行法院依異議人的意見對分配方案審查修正後進行分配;提出反對意見的,應當通知異議人。異議人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以提出反對意見的債權人、被執行人為被告,向執行法院提起訴訟;異議人逾期未提起訴訟的,執行法院按照原分配方案進行分配。
訴訟期間進行分配的,執行法院應當提存與爭議債權數額相應的款項。

熱點內容
地方性法規效力位階 發布:2025-10-05 14:12:00 瀏覽:495
依法治企展板 發布:2025-10-05 14:03:22 瀏覽:866
行政執法主體等同於行政法主體 發布:2025-10-05 13:29:07 瀏覽:827
大連涉外律師 發布:2025-10-05 13:23:57 瀏覽:328
泰寧司法局 發布:2025-10-05 13:13:15 瀏覽:537
法學院姜峰 發布:2025-10-05 12:38:10 瀏覽:605
李洪英律師 發布:2025-10-05 12:37:34 瀏覽:818
哈爾濱市南崗區法律援助中心交通 發布:2025-10-05 12:37:30 瀏覽:58
什麼是衛生立法 發布:2025-10-05 12:36:49 瀏覽:570
民法法理公平 發布:2025-10-05 12:36:01 瀏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