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中關於人民陪審員
『壹』 民事案件對檢察機關提出抗訴進行再審的案件,法院能否組成由人民陪審員參加的合議庭
對於檢察機關抗訴的民事案件,也可以組成由人民陪審員參加的合議庭進行審理。
現行民專事訴訟法及屬其司法解釋,並未禁止法院組成由陪審員參加的合議庭審理因檢察院抗訴而引起的再審案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零三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但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有特殊情況或者雙方當事人已經通過其他方式充分表達意見,且書面同意不開庭審理的除外。
『貳』 二審發回重審另行組成合議庭能否有人民陪審員
發回重審的案件,都不能有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
按照法律規定,除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人民陪審員可以參審的案件為第一審案件,具體為:社會影響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申請由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的案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修正)》
第九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 人民陪審員任期為5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九條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陪審員在執行陪審職務時,與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2)民事訴訟法中關於人民陪審員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條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第四十一條合議庭的審判長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的,由院長或者庭長擔任。
第四十二條合議庭評議案件,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評議應當製作筆錄,由合議庭成員簽名。評議中的不同意見,必須如實記入筆錄。
『叄』 民事訴訟法中.陪審員通常不參加適用特別程序案件的審理.這句話對還是錯
《民事訴訟法》中,「陪審員通常不參加適用特別程序案件的審理」這句話是錯誤的。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八條規定,即「選民資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難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審理;其他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陪審員只適用訴訟程序,陪審員是不參加而不是通常不參加。
(3)民事訴訟法中關於人民陪審員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確認調解協議案件和實現擔保物權案件,適用本章規定。本章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八條規定,依照本章程序審理的案件,實行一審終審。選民資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難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審理;其他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第十五條 人民陪審員到人民法院執行職務期間,履行下列職責:
(一)審閱所陪審案件的材料;
(二)參加案件調查;
(三)參加合議庭開庭審理案件或案件的調解;
(四)參加案件評議。
人民陪審員在人民法院執行職務,適用有關訴訟法關於迴避的規定,人民陪審員執行職務,應當遵守審判工作紀律,保守秘密。
『肆』 第二審程序與第一審程序的區別
第二審程序與抄第一審程序的區別:
一、根據不同
1、第一審程序以基於當事人的起訴權和第一審人民法院的管轄權為根據。
2、第二審程序以基於當事人的上訴權為根據。
二、審級不同
1、第一審程序是是初審。
2、第二審程序是續審。
三、組織不同
1、第一審程序合議制時,合議庭可以由審判員組成,也可以由審判員與陪審員共同組成。
2、第二審程序合議庭只能由審判員組成,沒有陪審員參加。
四、對象不同
1、第一審審理的對象是雙方爭議的事實及權利義務關系。
2、第二審審理的對象是當事人上訴請求所涉及的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
五、期限不同
1、第一審普通程序的審結期限一般為6個月,簡易程序為3個月。
2、適用第二審程序審理案件,對判決不服的,審結期限為3個月。對裁定不服的,審結期限為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