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特徵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特徵

發布時間: 2021-01-16 23:52:26

1. 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徵及其內容

一、行抄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有襲如下的特徵
1)行政法律關系內容設定單方面性
2)行政法律關系內容的法定性
3)行政主體權利處分的有限性
二、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以相應的法律規范的存在為前提條件,以一定的法律事實的出現為直接原因。
(1)法律事實法律事實通常可以分為法律事件(洪水、地震)和法律行為兩類
(2)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
(3)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
(4)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

2. 簡述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徵

行政法抄律關系的特徵主要有:
(1)行政法律關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
(2)行政法律關系具有非對等性。
(3)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一般是法定的。
(4)行政主體實體上的權利義務是重合的。
(5)大多數的行政法律關系爭議由行政機關或行政裁判機構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加以解決,只有在法律有規定的情況下,才由法院通過司法程序解決。

3.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就是行政法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就是行政法主體。

行政法主體,即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指行政法調整的各種行政關系的參加人,包括組織和個人。

具體來說,組織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個人則包括國家公務員以及作為行政相對人的公民、外國人和無國籍人。行政法主體是指在具體的行政法律關系中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包括行政主體和行政相關人。

(3)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特徵擴展閱讀:

1、主體的恆定性與不可轉化性。即關系中必有一方主體是行政主體,不以行政主體為一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不是行政法律關系,而且在我國,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對人,被告則只能是行政主體,他們之間不能互為原被告(與民訴不同之處)。

2、主體資格的受限制性。在我國,只有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才能成為行政主體。

3、主體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主體雙方各自權利義務性質不完全相同。主體雙方權利義務的數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權利義務是另一方所不具有的。

特徵:

1、行政主體是組織,而不是個人。

2、行政主體是依法擁有行政職權的組織,是行政權的歸屬者。

3、行政主體有權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代表國家並獨立行使職權。

4、行政主體能以自己的名義單獨參加訴訟。

4. 簡述行政法的法律關系有哪些特徵

1、在行政法律關系雙方當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
(1)行政法律關系雙方中必專有一方主體屬是行政主體,不以行政主體為一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不可能是行政法律關系
(2)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不能由另一方當事人代替,各自的地位和法律角色是確定的。在我國的行政訴訟關系中,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對人,被告只能是行政主體,他們也不能互為原被告。
2、具有不對等性
3、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是法定的。
4、所引起的爭議在解決方式及程序上具有特殊性。

5. 誰知道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徵

行政法律關系除具備一般法律關系的共同特徵外,還具有自己的特內征。 1、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容必須有一個是國家行政機關,在少數情況下是行政機關內部的某些行政機構或法律授權的某些社會組織。 2、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在行政管理活動過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面,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不是以法律關系主體雙方的合意或者符合雙方的意志為必要條件;另一方面,行政機關是以國家的名義行使職權,參加法律關系的,當行政相對人不履行行政法規定的義務時,行政機關可以強制其履行;而當行政機關不履行職責時,相對人只能請求其履行或通過國家機關申請履行或按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都是由行政法預先規定的,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沒有自由選擇的餘地,如稅收機關和納稅人必須按照稅法的規定去征稅和繳稅等。 4、行政法律關系是國家行政機關行使管理職能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或者是與國家行政機關行使管理職能有關。ACD吧

6.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指什麼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我國行政法學界對行政主體與行政法主體、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關系有著不同的理解,尤其是對行政法主體和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人認為,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亦稱行政法主體,或稱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它是指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組織或個人。也有人認為,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外,還包括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中的監督主體。在這層意義上,行政法主體是指受行政法規范的調整,享有行政法上權利並承擔相應義務的組織或者個人。學術界之所以會存在對同一概念的如此分歧,主要源於各自視角不同。後者的特點在於強調了監督行政法律關系及該關系中的監督主體,雖然沒有跳出「行政法律關系」的范疇,與前者沒有本質上的差異,但從表述的角度看更為明確和全面,尤其是在探討「行政主體」這個概念時,採用後者的觀點更有利於在與行政相對方相對應的關繫上把握之。簡而言之,行政法主體中包括行政法律關系主體,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中包括行政主體,行政主體是行政法律關系中的特殊的一方主體。

7. 有關行政法律關系特徵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行政法律關系除具備一般法律關系的共同特徵外,還有如下特徵:
內一是行容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有一方是國家行政機關。
二是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在行政管理活動過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當行政相對人不履行行政法規定的義務時,行政機關可以強制其履行;而當行政機關不履行義務時,相對人只能請求其履行或通過國家機關申訴履行或按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都是由行政法預先規定的,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沒有自由選擇的餘地。
四是行政法律關系是國家行政機關行使管理職能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或是與國家行政機關行使管理職能有關。

8.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和行政主體有什麼區別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的當事人,包括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行政主體主要是指國家機關(還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組織),行政相對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9. 求行政法主體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區別

簡要概括:

1、行政法主體中包括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主體;

2、行政法律關系主體: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

3、行政法主體包括行政主體和相對方外,還包括監督主體。

4、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國家有權機關與行政主體以及有關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監督主體:如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時,人民法院就是行政法主體。又如行政復議中的上級行政機關等

4、行政主體:行政機關不等於行政主體,除行政機關外,一定的行政機構和其他社會組織,依照法定授權,也可以成為行政主體。公務員並不是行政主體。

一、行政的概念

指國家行政機關和其他公共行政組織對國家與公共事務的決策、組織、管理和調控。

二、行政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1、行政法是國家重要的部門法之一,是調整行政關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監督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或是調整因行政主體行使其職權而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

兩層含義:

(一)行政法是國家一類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

(二)這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原則調整的對象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

2、調整對象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

三、行政法關系概念和分類

(一)行政法關系:指經過行政法(實體、程序)調整之後,具備了權利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

(二)主要有兩類法律關系:

1、行政法律關系:指經過行政法調整之後,具備了權利義務內容的行政管理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亦稱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指行政法律關系中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包括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人)。

2、監督行政法律關系:指在監督行政行為的過程中,國家有權機關與行政主體以及有關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形成的,受行政法規范調整的各種關系。

四、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和行政法主體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1、行政法主體包括行政主體和相對方外,還包括監督主體。

(一)行政主體享有並行使國家行政權力,是行政法律關系中的特殊主體,在具體法律關系中佔有主導地位。

(二)行政相對方也是行政法上權力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是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另一主體。

2、監督行政法律關系:指在監督行政行為的過程中,國家有權機關與行政主體以及有關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形成的,受行政法規范調整的各種關系。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特徵:

第一、一種多重、復雜的法律關系。

第二、包含著行政訴訟法律關系。

第三、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具有非對等性。行政主體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較多的權利,承擔較少義務,而在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較少權利,承擔較多義務

熱點內容
地方性法規效力位階 發布:2025-10-05 14:12:00 瀏覽:495
依法治企展板 發布:2025-10-05 14:03:22 瀏覽:866
行政執法主體等同於行政法主體 發布:2025-10-05 13:29:07 瀏覽:827
大連涉外律師 發布:2025-10-05 13:23:57 瀏覽:328
泰寧司法局 發布:2025-10-05 13:13:15 瀏覽:537
法學院姜峰 發布:2025-10-05 12:38:10 瀏覽:605
李洪英律師 發布:2025-10-05 12:37:34 瀏覽:818
哈爾濱市南崗區法律援助中心交通 發布:2025-10-05 12:37:30 瀏覽:58
什麼是衛生立法 發布:2025-10-05 12:36:49 瀏覽:570
民法法理公平 發布:2025-10-05 12:36:01 瀏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