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農業領域的法律行政法規

農業領域的法律行政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1-17 05:02:27

A. 求國務院行政法規中關於電氣工程部分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1995年1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障和促進電力事業的發展,維護電力投資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保障電力安全運行,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電力建設、生產、供應和使用活動。

第三條電力事業應當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適當超前發展。國家鼓勵、引導國內外的經濟組織和個人依法投資開發電源,興辦電力生產企業。

電力事業投資,實行誰投資、誰收益的原則。

第四條電力設施受國家保護。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危害電力設施安全或者非法侵佔、使用電能。

第五條電力建設、生產、供應和使用應當依法保護環境,採取新技術,減少有害物質排放,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國家鼓勵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發電。

第六條國務院電力管理部門負責全國電力事業的監督管理。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電力事業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經濟綜合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力管理部門,負責電力事業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電力事業的監督管理。

第七條電力建設企業、電力生產企業、電網經營企業依法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並接受電力管理部門的監督。

第八條國家幫助和扶持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發展電力事業。

第九條國家鼓勵在電力建設、生產、供應和使用過程中,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對在研究、開發、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等方面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二章電力建設

第十條電力發展規劃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制定,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電力發展規劃,應當體現合理利用能源、電源與電網配套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和有利於環境保護的原則。

第十一條城市電網的建設與改造規劃,應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規劃,安排變電設施用地、輸電線路走廊和電纜通道。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佔用變電設施用地、輸電線路走廊和電纜通道。

第十二條國家通過制定有關政策,支持、促進電力建設。

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電力發展規劃,因地制宜,採取多種措施開發電源,發展電力建設。

第十三條電力投資者對其投資形成的電力,享有法定權益。並網運行的,電力投資者有優先使用權;未並網的自備電廠,電力投資者自行支配使用。

第十四條電力建設項目應當符合電力發展規劃,符合國家電力產業政策。

電力建設項目不得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電力設備和技術。

第十五條輸變電工程、調度通信自動化工程等電網配套工程和環境保護工程,應當與發電工程項目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驗收、同時投入使用。

第十六條電力建設項目使用土地,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依法徵用土地的,應當依法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償費,做好遷移居民的安置工作。

電力建設應當貫徹切實保護耕地、節約利用土地的原則。

地方人民政府對電力事業依法使用土地和遷移居民,應當予以支持和協助。

第十七條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支持電力企業為發電工程建設勘探水源和依法取水、用水。電力企業應當節約用水。

第三章電力生產與電網管理

第十八條電力生產與電網運行應當遵循安全、優質、經濟的原則。

電網運行應當連續、穩定,保證供電可靠性。

第十九條電力企業應當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電力企業應當對電力設施定期進行檢修和維護,保證其正常運行。

第二十條發電燃料供應企業、運輸企業和電力生產企業應當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供應、運輸和接卸燃料。

第二十一條電網運行實行統一調度、分級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電網調度。

第二十二條國家提倡電力生產企業與電網、電網與電網並網運行。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電力生產企業要求將生產的電力並網運行的,電網經營企業應當接受。

並網運行必須符合國家標准或者電力行業標准。

並網雙方應當按照統一調度、分級管理和平等互利、協商一致的原則,簽訂並網協議,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並網雙方達不成協議的,由省級以上電力管理部門協調決定。

第二十三條電網調度管理辦法,由國務院依照本辦法的規定製定。

第四章電力供應與使用

第二十四條國家對電力供應和使用,實行安全用電、節約用電、計劃用電的管理原則。

電力供應與使用辦法由國務院依照本法的規定製定。

第二十五條供電企業在批準的供電營業區內向用戶供電。

供電營業區的劃分,應當考慮電網的結構和供電合理性等因素。一個供電營業區內只設立一個供電營業機構。

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的供電營業區的設立、變更,由供電企業提出申請,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力管理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審查批准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力管理部門發給《供電營業許可證》。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供電營業區的設立、變更,由國務院電力管理部門審查批准並發給《供電營業許可證》。供電營業機構持《供電營業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領取營業執照,方可營業。

第二十六條供電營業區內的供電營業機構,對本營業區內的用戶有按照國家規定供電的義務;不得違反國家規定對其營業區內申請用電的單位和個人拒絕供電。

申請新裝用電、臨時用電、增加用電容量、變更用電和終止用電,應當依照規定的程序辦理手續。

供電企業應當在其營業場所公告用電的程序、制度和收費標准,並提供用戶須知資料。

第二十七條電力供應與使用雙方應當根據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按照國務院制定的電力供應與使用辦法簽訂供用電合同,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十八條供電企業應當保證供給用戶的供電質量符合國家標准。對公用供電設施引起的供電質量問題,應當及時處理。

用戶對供電質量有特殊要求的,供電企業應當根據其必要性和電網的可能,提供相應的電力。

第二十九條供電企業在發電、供電系統正常的情況下,應當連續向用戶供電,不得中斷。因供電設施檢修、依法限電或者用戶違法用電等原因,需要中斷供電時,供電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事先通知用戶。

用戶對供電企業中斷供電有異議的,可以向電力管理部門投訴;受理投訴的電力管理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第三十條因搶險救災需要緊急供電時,供電企業必須盡速安排供電,所需供電工程費用和應付電費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一條用戶應當安裝用電計量裝置。用戶使用的電力電量,以計量檢定機構依法認可的用電計量裝置的記錄為准。

用戶受電裝置的設計、施工安裝和運行管理,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電力行業標准。

第三十二條用戶用電不得危害供電、用電安全和擾亂供電、用電秩序。

對危害供電、用電安全和擾亂供電、用電秩序的,供電企業有權制止。

第三十三條供電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核準的電價和用電計量裝置的記錄,向用戶計收電費。

供電企業查電人員和抄表收費人員進入用戶,進行用電安全檢查或者抄表收費時,應當出示有關證件。

用戶應當按照國家核準的電價和用電計量裝置的記錄,按時交納電費;對供電企業查電人員和抄表收費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應當提供方便。

第三十四條供電企業和用戶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採取有效措施,做好安全用電、節約用電和計劃用電工作。

第五章電價與電費

第三十五條本法所稱電價,是指電力生產企業的上網電價、電網間的互供電價、電網銷售電價。

電價實行統一政策,統一定價原則,分級管理。

第三十六條制定電價,應當合理補償成本,合理確定收益,依法計入稅金,堅持公平負擔,促進電力建設。

第三十七條上網電價實行同網同質同價。具體辦法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電力生產企業有特殊情況需另行制定上網電價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三十八條跨省、自治區、直轄市電網和省級電網內的上網電價,由電力生產企業和電網經營企業協商提出方案,報國務院物價行政主管部門核准。

獨立電網內的上網電價,由電力生產企業和電網經營企業協商提出方案,報有管理權的物價行政主管部門核准。

地方投資的電力生產企業所生產的電力,屬於在省內各地區形成獨立電網的或者自發自用的,其電價可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

第三十九條跨省、自治區、直轄市電網和獨立電網之間、省級電網和獨立電網之間的互供電價,由雙方協商提出方案,報國務院物價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核准。

獨立電網與獨立電網之間的互供電價,由雙方協商提出方案,報有管理權的物價行政主管部門核准。

第四十條跨省、自治區、直轄市電網和省級電網的銷售電價,由電網經營企業提出方案,報國務院物價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核准。

獨立電網的銷售電價,由電網經營企業提出方案,報有管理權的物價行政主管部門核准。

第四十一條國家實行分類電價和分時電價。分類標准和分時辦法由國務院確定。

對同一電網內的同一電壓等級、同一用電類別的用戶,執行相同的電價標准。

第四十二條用戶用電增容收費標准,由國務院物價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電力管理部門制定。

第四十三條任何單位不得超越電價管理許可權制定電價。供電企業不得擅自變更電價。

第四十四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電費中加收其他費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按照規定執行。

地方集資辦電在電費中加收費用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製定辦法。

禁止供電企業在收取電費時,代收其他費用。

第四十五條電價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依照本法的規定製定。

第六章農村電力建設和農業用電

第四十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農村電氣化發展規劃,並將其納入當地電力發展規劃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四十七條國家對農村電氣化實行優惠政策,對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的農村電力建設給予重點扶持。

第四十八條國家提倡農村開發水能資源,建設中、小型水電站,促進農村電氣化。

國家鼓勵和支持農村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和其他能源進行農村電源建設,增加農村電力供應。

第四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經濟綜合主管部門在安排用電指標時,應當保證農業和農村用電的適當比例,優先保證農村排澇、抗旱和農業季節性生產用電。

電力企業應當執行前款的用電安排,不得減少農業和農村用電指標。

第五十條農業用電價格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確定。

農民生產用電與當地城鎮居民生活用電應當逐步實行相同的電價。

第五十一條農業和農村用電管理辦法,由國務院依照本辦法的規定製定。

第七章電力設施保護

第五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危害發電設施、變電設施和電力線路設施及其有關輔助設施。

在電力設施周圍進行爆破及其他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作業的,應當按照國務院有關電力設施保護的規定,經批准並採取確保電力設施安全的措施後,方可進行作業。

第五十三條電力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國務院有關電力設施保護的規定,對電力設施保護區設立標志。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依法劃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內修建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建築物、構築物,不得種植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植物,不得堆放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物品。

在依法劃定電力設施保護區前已經種植的植物妨礙電力設施安全的,應當修剪或者砍伐。

第五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需要在依法劃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內進行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作業時,應當經電力管理部門批准並採取安全措施後,方可進行作業。

第五十五條電力設施與公用工程、綠化工程和其他工程在新建、改建或者擴建中相互妨礙時,有關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協商,達成協議後方可施工。

第八章監督檢查

第五十六條電力管理部門依法對電力企業和用戶執行電力法律、行政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五十七條電力管理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可以配備電力監督檢查人員。

電力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公正廉潔,秉公執法,熟悉電力法律、法規,掌握有關電力專業技術。

第五十八條電力監督檢查人員進行監督檢查時,有權向電力向企業或者用戶了解有關執行電力法律、行政法規的情況,查閱有關資料,並有權進入現場進行檢查。

電力企業和用戶對執行監督檢查任務的電力監督檢查人員應當提供方便。

電力監督檢查人員進行監督檢查進,應當出示證件。

第九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九條電力企業或者用戶違反供用電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電力企業違反本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一款的規定,未保證供電質量或者未事先通知用戶中斷供電,給用戶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條因電力運行事故給用戶或者第三人造成損害的,電力企業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電力運行事故由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電力企業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不可抗力;

(二)用戶自身的過錯。

因用戶或者第三人的過錯給電力企業或者其他用戶造成損害的,該用戶或者第三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一條違反本法第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非法佔用變電設施用地、輸電線路走廊或者電纜通道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強制清除障礙。

第六十二條違反本法第十四條規定,電力建設項目不符合電力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的,由電力管理部門責令停止建設。

違反本法第十四條規定,電力建設項目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電力設備和技術的,由電力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使用,沒收國家明令淘汰的電力設備,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三條違反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未經許可,從事供電或者變更供電營業區的,由電力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九條規定,拒絕供電或者中斷供電的,由電力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對有關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五條違反本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危害供電、用電安全或者擾亂供電、用電秩序的,由電力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或者拒絕改正的,可以中止供電,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六條違反本法第三十三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規定,未按照國家核準的電價和用電計量裝置的記錄向用戶計收電費、超越許可權制定電價或者在電費中加收其他費用的,由物價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返還違法收取的費用,可以並處違法收取費用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對有關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七條違反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減少農業和農村用電指標的,由電力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有關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造成損失的,責令賠償損失。

第六十八條違反本法第五十二條第二款和第五十四條規定,未經批准或者未採取安全措施在電力設施周圍或者在依法劃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內進行作業,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由電力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作業、恢復原狀並賠償損失。

第六十九條違反本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在依法劃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內修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者種植植物、堆放物品,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由當地人民政府責令強制拆除、砍伐或者清除。

第七十條有下列行為之一,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阻礙電力建設或者電力設施搶修,致使電力建設或者電力設施搶修不能正常進行的;

(二)擾亂電力生產企業、變電所、電力調度機構和供電企業的秩序,致使生產、工作和營業不能正常進行的;

(三)毆打、公然侮辱履行職務的查電人員或者抄表收費人員的;

(四)拒絕、阻礙電力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

第七十一條盜竊電能的,由電力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追繳電費並處應交電費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或者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二條盜竊電力設施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電力設施,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九條或者第一百一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三條電力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十四條電力企業職工違反規章制度、違章調度或者不服從調度指令,造成重大事故的,比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電力企業職工故意延誤電力設施搶修或者搶險救災供電,造成嚴重後果的,比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電力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查電人員、抄表收費人員勒索用戶、以電謀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十章附則

第七十五條本法自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附:

刑法有關條款

第一百零九條破壞電力、煤氣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設備,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條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設備、電力煤氣設備、易燃易爆設備造成嚴重後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一十四條工廠、礦山、林場、建築企業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由於不服管理、違反規章制度,或者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五十一條盜竊、詐騙、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一百五十二條慣竊、慣騙或者盜竊、詐騙、搶奪公私財物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B. 《全國農業普查條例》屬於統計行政法規嗎

《全國農業普查條例》屬於統計行政法規。
《全國農業普查條例是根專據《中屬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的,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實施全國農業普查,保障農業普查數據的准確性和及時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06年8月23日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共7章42條。
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實施全國農業普查,保障農業普查數據的准確性和及時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本條例。

C. 畜牧法第六十七條違反本法第四十三條規定養殖畜禽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啥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第四十三條

從事畜禽養殖,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使用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葯;

(二)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餐館、食堂的泔水飼喂家畜;

(三)在垃圾場或者使用垃圾場中的物質飼養畜禽;

(四)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危害人和畜禽健康的其他行為。

(3)農業領域的法律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畜牧法其它法條

《畜牧法》第四十六條

其他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或者無害化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轉,保證污染物達標排放,防止污染環境。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違法排放畜禽糞便、廢水及其他固體廢棄物,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應當排除危害,依法賠償損失。

國家支持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建設畜禽糞便、廢水及其他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設施。

第四十七條

國家鼓勵發展養蜂業,維護養蜂生產者的合法權益。 有關部門應當積極宣傳和推廣蜜蜂授粉農藝措施。

第四十八條

養蜂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危害蜂產品質量安全的葯品和容器,確保蜂產品質量。養蜂器具應當符合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

D. 《全國農業普查條例》屬於統計行政法規嗎

是的,屬於
1,《全來國農業普源查條例》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的,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實施全國農業普查,保障農業普查數據的准確性和及時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06年8月23日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2, 統計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定或者批準的有關統計行政管理及統計活動的行為規范。我國現行統計行政法規主要有三部,分別是:
1.1987年2月由國家統計局發布並於2000年6月和2005年12月進行修訂的《統計法實施細則》;
2.2004年9月以國務院第415號令公布的《全國經濟普查條例》;
3.2006年8月以國務院第473號令公布的《全國農業普查條例》。

E. 我國已經頒布的涉及到農產品質量的法律法規有哪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以及行政法規,中央以及農業部文件等。


一、 國家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二、行政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

三、地方法規


四、中央文件

1、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

2、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業標准化工作的通知》

3、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認真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

4、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

5、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

6、農業部關於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

五、農業部文件

1、農業部關於進一步加強農葯管理工作的意見

2、農產品產地安全管理辦法

3、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辦法

4、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評審員管理辦法

5、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

6、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辦法

7、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

F. 農業部頒發的辦法屬於行政法規嗎

屬於部門規章

G. 國家支持發展為農業生產服務的保險事業農業保險由法律行政法規另行規定對的還是錯的判斷題

錯的吧!保險都應該是保監會統一制定的,和行政法規沒什麼關系才是!

H. 農業部公告是不是行政法規

公告不來是行政法規自,行政法規的製作主體是國務院。
公告連部門規章都可能不算。
部門規章是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等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國務院的決定,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和發布的調整本部門范圍內的行政管理關系的、並不得與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規范性文件。主要形式是命令、指示、規章等。

I. 2013年農業局行政執法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有多少

農業部關於印發《農業行政執法文書製作規范》和農業行政執法基本文書格式的通知,具體可以參見政策網路的詳細內容。

J. 農業承包合同的行政法規

國家規定的行政管理機構按照國家的授權范圍,根據法律、政策的要求,運用指導、組織、監督檢查等行政手段,促使農業承包合同當事人依法簽訂、履行、變更、解除農業承包合同和承擔違約責任,制止和查處利用農業承包合同的違法活動,稱為農業承包合同管理。由於農業承包合同數量多達3億份以上,而且季節性強,情況復雜,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部門已被授權為農業承包合同主管機關。
管理機關的主要職責
①宣傳普及有關法律、政策。
②指導農業承包合同的簽訂。
③負責農業承包合同的簽證,管理合同檔案。
④指導合同的變更、解除。
⑤監督農業承包合同的履行。
⑥農業承包合同仲裁委員會負責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的調解或仲裁。
仲裁
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機關處理合同糾紛案件,應當在查清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先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進行仲裁。
合同發生糾紛後,協商不成,調解也不能達成協議,根據當事人一方的申請,由承包合同管理機關裁決處理。裁決後,由合同管理機關寫出仲裁決定書。當事人對仲裁不服的,可在接到仲裁決定書之日起30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者,仲裁決定書即生效。這種方法,既不同於調解,也不同於法院的判決,它是對合同糾紛進行法律性質解決的一種行政措施。既有自願的一面,也有強制的一面。農業承包合同仲裁遵循以下原則:
a.堅持先調解、後仲裁的原則。
b.堅持以事實為依據,法律為准繩的原則。
c.堅持當事人雙方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則。
調解
合同發生糾紛後,雙方當事人不能或難以自行協商解決的,合同管理部門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過說服教育的辦法,使雙方當事人明辨是非,消除分歧,自願達成新的協議,這種方法不經仲裁,不經審判,不用強制,是在自願的基礎上解決糾紛,符合廣大農民的願望,也是目前解決大部分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的主要手段。
在調解時,遵循以下原則:
a.自願原則。調解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進行,任何一方不同意調解,不能強迫調解。調解時,雙方充分發表意見、充分協商,在雙方互相諒解的情況下使糾紛得到解決。
b.合法原則。農業承包合同依法成立,就具有法律約束力。因此,調解承包合同糾紛不得違背法律、法規、政策,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並且要依法達成調解協議
無效合同
訂立農業承包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無效合同:
①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
②損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利益的。
③違反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章程、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或者成員代表大會決議的。
④發包方無權發包的。
⑤濫用權力或者採取欺詐、脅迫等不正當手段訂立的。無效農業承包合同由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機關和人民法院確認。無效合同從訂立時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農業承包合同被確認無效後:
①尚未開始履行的,不得履行,發包方依據無效合同預先取得的承包金或者集體提留,應當退給承包方。承包方依據無效合同佔有、使用的承包物,應當退給發包方。
②正在履行的,按照有利生產、減少損失的原則,由無效合同的確認機關確定停止履行的時間。確認合同部分無效的,如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合同雙方,一方有過錯,應當賠償對方遭受的經濟損失;雙方都有過錯,則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熱點內容
法學院姜峰 發布:2025-10-05 12:38:10 瀏覽:605
李洪英律師 發布:2025-10-05 12:37:34 瀏覽:818
哈爾濱市南崗區法律援助中心交通 發布:2025-10-05 12:37:30 瀏覽:58
什麼是衛生立法 發布:2025-10-05 12:36:49 瀏覽:570
民法法理公平 發布:2025-10-05 12:36:01 瀏覽:35
民事訴訟法修改亮點 發布:2025-10-05 12:36:01 瀏覽:426
法治文化是現代文化國家 發布:2025-10-05 12:33:56 瀏覽:628
法律服務工作者名片 發布:2025-10-05 12:29:25 瀏覽:5
香港大法官華人 發布:2025-10-05 12:28:49 瀏覽:829
道德經偽學說 發布:2025-10-05 12:15:14 瀏覽: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