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結算工資
❶ 當天離職當天結算工資勞動法有無這規定
勞動合同法上有:工資應當月發放的規定。離職當天當然要結算工資。
❷ 勞動法離職工資結算時間
主動辭職,沒有其它經濟補償的。除非在公司沒有繳納社保的前提下,並以回此為由,提出辭職,答可以要求經濟補償,根據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什麼時候辭職就什麼時候結算工資,不過一般來說用人單位是有一個固定的發工資時間,如果還沒到就按公司規定到下個月才可以領取。你也可以跟用人單位協商,單位同意就可以發放。
離職工資的相關知識:
如果簽了合同,試用期內你必須提前3日通知公司,才可以離職,沒簽合同,你可以隨時要求離職,要求公司支付你應得的工資、從次月開始的雙倍工資、支付你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可以跟公司協商,給你足額應得工資,放棄補償,協商不成,申請勞動仲裁解決,准備好證據,工資條、工作證、考勤記錄等。
原來辭職也是有相關規定的,各位勞動者看了律師的回答之後,應該對辭職後的工資結算問題有了一定了解。也希望各位勞動者在辭職的時候都能拿到自己應得的工資或補償。
❸ 勞動法離職工資結算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法離職工資計算是怎麼規定的?勞動法應該是離這個公司是有一定規定的,它是根據呃工離職時呃,The這個崗位上幹了,幹了,不少年時候回他,他已經辭職離職了,能補到多少錢是這樣出一點的的。
❹ 關於勞動法辭職後工資結算
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合同時按勞動成果一次性結清工資。
工資是用人單位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以各種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根據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和各地規定,勞動者依法解除合同的,除雙方另有約定的之外,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合同時按勞動者的勞動成果一次性結清工資,工資應當支付到離職之日止,一般應在3日內結清工資。
勞動部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深圳市員工工資支付條例》
第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員工的勞動關系依法解除或者終止的,支付周期不超過一個月
的工資,用人單位應當自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一次付清;支
付周期超過一個月的工資,可以在約定的支付日期支付。
第十四條 員工工資應當從用人單位與員工建立勞動關系之日起計發至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之日。
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時,員工月度獎、季度獎、年終獎等支付周期未滿的工資,按照員工實際工作時間折算計發。
《江蘇省工資支付條例》
第十九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應當在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之日起兩個工作日內一次性付清勞動者工資。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勞動者死亡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滿一個工資支付周期支付其工資。
❺ 依照勞動法的規定辭職工資結算的幾種情況
公司沒有侵犯自己的利益,自行提出辭職。
根據《勞動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職工提前30天通過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申請辭職,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是維護我們個人利益的前提,辭職後可以獲得勞動合同內的工資,也就是自己停止工作的前一天的工資都能拿到。
2.根據《勞動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提出辭職。
如果我們提出辭職的原因是公司的過錯,除了可以獲得勞動合同期內的工資,職工還可以獲得經濟補償。用人單位過錯主要有幾種情況:拖欠職工勞動報酬、未按規定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用人單位某些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用人單位非法終止勞動合同等。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的規定致使職工主動辭職,職工可以獲得工作年限x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3.個人擅自離職。
如果我們沒有向公司提出任何辭職申請而擅自離職,不但得不到經濟補償,甚至有可能要賠償用人單位因你的離職造成的損失,所以,建議大家辭職的時候一定要按照《勞動法》的相關規定提交辭職申請,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5)勞動法結算工資擴展閱讀: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第十七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第十八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
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
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勞動紀律;
(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他內容。
第二十條勞動合同的期限分為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
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續延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二十一條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二十二條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
第二十三條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央政府網
❻ <勞動法>規定離職後多少時間結清工資
勞動法中沒有規定離職後多長時間結清工資,但是《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中有規定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規定如下:
1、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2、第八條 對完成一次性臨時勞動或某項具體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按有關協議或合同規定在其完成勞動任務後即支付工資。
3、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6)勞動法結算工資擴展閱讀
1、浙江2002年出台的《浙江省企業工資支付管理辦法》第15條規定,企業與勞動者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企業應當自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之日起5日內一次性結清勞動者工資;
2、《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第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法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當日結清並一次性支付勞動者工資;
3、《陝西省工資支付條例》第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應當在辦理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手續之前一次性付清勞動者應得的工資。
4、《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❼ 勞動法自動離職工資怎麼結算
勞動者不向用人單位打招呼,隨意脫離所在工作崗位和所在單位的行為。根據《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自動離職與曠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復函》中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條第1項中的「自動離職」的解釋,是指職工擅自離職的行為。
員工離職必須有一個離職周期,離職周期視員工所處的職級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基層(一般員工、基層管理人員)的離職周期一般為3天或3天以上,中層(部門主管、部門經理)的離職周期一般為7天或7天以上,高層(總監)的離職周期一般為14天或14天以上,高級管理者(副總經理及以上)的離職周期一般為1個月或以上。
工資能否結算,要看離職手續辦理清楚沒有,另外具體要看公司的規定:為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企業通常都會制訂一定的業務要求和相應的規章制度,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是每名員工應做到的基本業務規范。其中就包括工作制度按照上下班,不遲到早退、不擅自離崗,嚴格履行請假制度,經批准後方可離開崗位,不得無故不到崗、請假未准而擅離職守等。對此企業有權依據規章制度對員工給予處分。對於員工自動離職,企業可按曠工處理。
有的公司這樣規定:無任何理由連續不到崗上班10天的,以員工自動離職處理。未結清的工資凍結至其來辦理離職手續為止。考慮增進:10天後盡可能通知到本人來辦理手續。
有的公司這樣規定:未辦理請假手續,連續15天未上班的,以員工自動離職處理,在大門口公告欄上公告。未結清的工資暫時凍結至其來辦理離職手續為至
有的公司這樣規定:連續3-6天無任何考勤記錄及正當理由者視為自動離廠處理,公司不需支付工資及任何補償費用.
有的公司這樣規定:未辦理請假手續,連續15天未上班的,可以員工曠工自動離職處理,但要公示送達到,如無法送達最好在勞動保障報公示。未結清的工資暫時凍結至其來辦理離職手續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