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二百一十七條第二款
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
該條有第二來款,但源是沒有項。
第二百一十七條 人民法院收到債務人提出的書面異議後,經審查,異議成立的,應當裁定終結督促程序,支付令自行失效。
支付令失效的,轉入訴訟程序,但申請支付令的一方當事人不同意提起訴訟的除外。
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第一百零四條的規定是什麼內容
適用217條、抄104條是被執行人不報告自己的財產狀況的強制措施。
第二百一十七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第一百零四條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❸ 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
申報吧。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處決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的內容為:
採取對版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權必須由人民法院決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採取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或者予以拘留、罰款。
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六)項規定是什麼意思
第二百五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一)申請回人撤銷申答請的;
(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三)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五)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這條是對執行終結的規定,第六項其實是兜底條款,上面五項是對應該裁定終結執行情況的列舉,由於是列舉,就不可能窮盡所有情況,如果出現某些情況,法院認為應該終結執行,就可以依據第六項來裁定終結執行。
❻ 新訴訟法第十七條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1979年7月1日五屆人大二次會內議通過 1996年3月17日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第容一次修正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第二次修正 同日公布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七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我國司法機關和外國司法機關可以相互請求刑事司法協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年4月9日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 2007年10月28日十屆人大常委會三十次會議、2012年8月31日十一屆人大常委會二十八次會議修正 同日公布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年4月4日七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人大常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修訂 同日公布 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六)項規定是什麼意思
第二十七章復
財產保全
第二百五制十一條
當事人依照本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利害關系
人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的規定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
第二百五十二條
人民法院裁定準許訴前財產保全後,申請人應當在三十日內提起訴訟。逾期
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第二百五十三條
人民法院裁定準許財產保全後,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
產保全。
第二百五十四條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第二百五十五條
人民法院決定保全的財產需要監督的,應當通知有關單位負責監督,費用由
被申請人承擔。
第二百五十六條
人民法院解除保全的命令由執行員執行。
❽ 民事訴訟法一一百一十七條
第一百一十七條 人民法院派出人員進行調查時,應當向被調查人出示證件。調查筆錄經被調查人校閱後,由被調查人、調查人簽名或者蓋章。
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
如實向人民法院申報自己的財產,按照規定自訴訟前一年開始。
❿ 民事訴訟法二百一十七條
適用217條、104條是被執復行制人不報告自己的財產狀況的強制措施。第二百一十七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第一百零四條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