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於不定時工作的規定
⑴ 關於不定時工作制中的工作時間問題
一、企業和部分不能實行統一工作時間的事業單位,可否不實行『雙休日』而安排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不超過6小時40分鍾?
根據《勞動法》和《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國務院令第174號)的規定,我國目前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這一標准工時制度。有條件的企業應實行標准工時制度。有些企業因工作性質和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標准工時制度,應保證勞動者每天工作不
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不超過40小時、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此外,根據一些企業的生產實際情況還可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作制。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應按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勞部發〔1994〕
503號)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二、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每周工作超過40小時但不超過44小時,且不作延長工作時間處理,勞動行政機關可否認定其違法並依據《勞動法》第九十、九十一條和勞部發〔1994〕489、532號文件的規定予以處罰?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國務院令第174號)是依據《勞動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按照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標准工時制度方面進一步作出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每周工作超過40小時但不超過44小時,且不作延長工作時間處理,勞動行政機關
有權要求其改正。
三、《勞動法》第四十一、四十四條中的『延長工作時間』是否僅指加點,而不包括休息日或節日等法定休假日的加班(即是否加班不受《勞動法》的第四十一條限制)?
《勞動法》第四十一條有關延長工作時間的限制包括正常工作日的加點、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的加班。即每月工作日的加點、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的加班的總時數不得超過36小時。在國家立法部門沒有作出立法解釋前,應按此精神執行。
四、休息日或法定休假日加班,用人單位可否不支付加班費而給予補休?補休的標准如何確定?
依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加班工作的,應首先安排補休,不能補休時,則應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補休時間應等同於加班時間。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加班工作的,應另外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一般不安排補休。
五、經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用人單位,在計算周期內若日(或周)的平均工作時間沒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但某一具體日(或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工作超過8小時(或40小時),『超過』部分是否視為加點(或加班)且受《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的限制?
依據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第五條的規定,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採用的是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基本相同。也就是說,在綜合計算周期內,某一具體
日(或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可以超過8小時(或40小時),但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准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按《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款的規
定支付工資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六、若甲企業經批准以季為周期綜合計算工時(總工時應為40時/周×12周/季=480時/季)。若乙職工在該季的第一、二月份剛好完成了480小時的工作,第三個月整月休息。甲企業這樣做是否合法且不存在著延長工作時間問題,該季各月的工資及加班費(若認定為延長
工作時間的話)應如何計發?
某企業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以季為周期綜合計算工時(總工時應為508小時/季)。該企業因生產任務需要,經商工會和勞動者同意,安排勞動者在該季的第一、二月份剛好完成了508小時的工作,第三個月整月休息。該企業這樣做應視為合法且沒有延長工作時間。對於這種打破
常規的工作時間安排,一定要取得工會和勞動者的同意,並且注意勞逸結合,切實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
工時計算方法應為:
1.工作日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年-104天/年(休息日)-7天/年(法定休假日)=254天/年
季工作日:254天/年÷4季=63.5天
月工作日:254天/年÷12月=21.16天
2.工作小時數的計算
以每周、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七、勞部發〔1994〕489號文第十三條中「其綜合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部分」是指日(或周)平均工作時間超過,還是指某一具體日(或周)實際工作時間超過?
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在綜合計算周期內,如果勞動者的實際工作時間總數超過該周期的法定標准工作時間總數,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如果在整個綜合計算周期內的實際工作時間總數不超過該周期的法定標准工作時間總數,只是該綜合計算周期內的某一具體日(
或周、或月、或季)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其超過部分不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
八、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工資如何計發?其休息休假如何確定?
對於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者,企業應當根據標准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勞動者的勞動定額或其他考核標准,以便安排勞動者休息。其工資由企業按照本單位的工資制度和工資分配辦法,根據勞動者的實際工作時間和完成勞動定額情況計發。對於符合帶薪年休假條件的勞動者,企業可安
排其享受帶薪年休假。
九、本市擬在審批綜合計算工時過程中強制性地附加『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和『每日實際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1小時』兩個條件,是否妥當?
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是從部分企業生產實際出發,允許實行相對集中工作、集中休息的工作制度,以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此,在審批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過程中不宜再要求企業實行符合標准工時工作制的規定。但是,在審批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過程中應要
求企業做到以下兩點:
1.企業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以及在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中採取何種工作方式,一定要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
2.對於第三級以上(含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工作崗位,勞動者每日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1小時,而且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⑵ 《勞動法》,不定時工作制,年假
1.你自己提來供加班記錄 可以要求自加班工資。注意你只要說明你哪幾天加班就可以了 考勤表由公司舉證;未休年假不得申請加班工資
2.2015年年假只有5天是對的 按照5/12的年假來計算
3.合同已經規定了的 你也簽訂了合同的 那麼就是承認的 你需要提前6個月提交辭職申請
⑶ 勞動合同中寫明實行不定時工作制,我可以索要加班費嗎急!!!
實行不定時工作制人員不執行加班工資的規定。但是實行不定時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仍應按照相關法規文件的規定,平均每天原則上工作8小時。
不定時工作制,加班有上限,每天工作時間一般不超過八小時,每日加班不得超過一小時,特殊情況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就可以索要加班費了。
通俗地說,不定時工作制是沒有工作日和雙休日加班的。 但是不定時工作制有法定節假日加班。因為法定節假日是工作即發加班費的,無需累計工作小時。
(3)勞動法關於不定時工作的規定擴展閱讀:
不定時工作制,也叫無定時工時制,它沒有固定工作時間的限制,是針對因生產特點、工作性質特殊需要或職責范圍的關系,需要連續上班或難以按時上下班,無法適用標准工作時間或需要機動作業的職工而採用的一種工作時間制度,是中國現行的基本工作時間制度之一。
它是指因工作性質、特點或工作職責的限制,無法按標准工作時間衡量或是需要機動作業的職工所採用的,勞動者每一工作日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限制的工作時間制度。
標准工時制、綜合計算工時制都是一種定時工作制,是依據工作時間來計算勞動量,不定時工作制是一種直接確定職工勞動量的工作制度。
對於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用人單位應按勞動法的規定,參照標准工時制核定工作量並採用彈性工作時間等適當方式,確保職工的休息休假權利和生產、工作任務的完成。企業中的高級管理人員、外勤人員、推銷人員、部分值班人員和其他因工作無法按標准工作時間衡量的職工可以實行不定時工作制。
網路_不定時工作制
⑷ 企業給員工實行不定時工時制,是否也得遵守勞動法關於一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0小時的規定若超過,是否
企業給員工實行不定時工時制,要向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取得批准才可以進行,不定時工時制不用支付加班費。但是如果企業沒有經過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私自施行不定時工時制的話,照樣需要支付及班費。
⑸ 新勞動法的不定時工作制
「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具體是指「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兩種。「不回定時工作制」是答不以標准工時制度確定的工作制度,企業以合理確定勞動者的勞動定額或其他考核標准來確定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是分別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但規定的條件是「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基本相同」。
原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規定,企業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職工,可以實行不定時工作制:一、企業中的高級管理人員、外勤人員、推銷人員、部分值班人員和其他因工作無法按標准工作時間衡量的職工;二、企業中的長途運輸人員、出租汽車司機和鐵路、港口、倉庫的部分裝卸人員以及因工作性質特殊,需機動作業的職工;三、其他因生產特點、工作特殊需要或職責范圍的關系,適合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
但是,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在法定節假日被安排工作時,企業需支付加班費。
⑹ 不定時工作制時間的規定
根據原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勞版部發[1994]503號)的規定,權不定時工作制是指每一工作日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限制的工作時間制度。它是針對因生產特點、工作特殊需要或職責范圍的關系,無法按標准工作時間衡量或需要機動作業的職工所採用的一種工時制度。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不受《勞動法》第41條規定的日延長工作時間標准和月延長工作時間標準的限制,但用人單位應採用彈性工作時間等適當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確保職工的休息休假權利和生產、工作任務的完成。 實行不定時工作制人員不執行加班工資的規定。但是實行不定時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仍應按照相關法規文件的規定,平均每天原則上工作8小時,每周至少休息1天。
⑺ 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
根據勞動部1995年3月25日頒布的《〈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實施辦法》第六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延長職工工作時間。企業由於生產經營需要而延長職工工作時間的 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執行。」《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第四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它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突發性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它情形。可見,國家不提倡加班加點,但也不是完全禁止。
《勞動法》的確規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而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 300%的工資報酬。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勞動者在休息日休息是沒有工資的,所以休息日加班工資應該在按月發放的正常工資之外另按日工資標準的200%支付。但是,國家規定法定節假日期間,用人單位應該向勞動者支付工資,也就是說,單位按月發放的工資中已經包括了法定節假日的工資,所以,單位在支付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時,只須另外支付日工資標準的200%,加上包含在按月發放的正常工資中的法定節假日工資,就符合了《勞動法》規定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 300%的工資報酬。
原勞動部發布的《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 (勞部發〔1995〕226號)明確規定,凡是安排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日延長工作時間或者安排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補休的,均應該支付給勞動者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或日工資標准150%、200%的工資;安排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則應該另外向勞動者支付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小時或日工資標准300%的工資。
如果企業不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按規定,企業除了應當補足勞動者的加班工資外,還要按不足部分的25%支付補償金。
不過現在小企業基本上不管那麼多了,關鍵在於加班的那句,「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大部分人都選擇默認接受,就怕丟了飯碗。
⑻ 勞動合同中規定執行不定時工時制合法嗎
根據勞動部2015年印發的《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規定,是可以約定不定時工時制的。
1、所謂不定時工作制是指勞動者因生產條件或工作的特殊性,在一段時間內必須進行連續生產或工作,而不受固定工作時間的限制,不進行固定計算工作日而無定時工作,採用輪休調休、彈性工作時間等方式的一種特殊工時制度。
2、根據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的有關規定,企業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職工,可以實行不定時工作制:
一是企業中的高級管理人員、外勤人員、推銷人員、部分值班人員和其他因工作無法按標准工作時間衡量的職工;
二是企業中的長途運輸人員、出租汽車司機和鐵路、港口、倉庫的部分裝卸人員以及工作性質特殊,需機動作業的職工;
三是企業的消防和化救值班人員、值班駕駛員等;四是其他因生產特點、工作特殊需要或職責范圍的關系,適合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
3、但是不定時工作制,不是在勞動合同中自行約定就生效的,用人單位必須到勞動部門申請不定時工作制,得到審批後才能實施;
4、對於不定時工作制,一般控制在每周工作不超過四十小時,勞動者每一個工作日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限制,不受《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日延長工作時間標准和月延長工作時間標準的限制。如果法定假日安排加班的,支付的工資不得低於工資標準的300%,雙休日加班及日常加班,沒有加班費;
5、《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規定如下:
第三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可以實行不定時工作制或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條 企業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職工,可以實行不定時工作制。
(一)企業中的高級管理人員、外勤人員、推銷人員、部分值班人員和其他因工作無法按標准工作時間衡量的職工;
(二)企業中的長途運輸人員、出租汽車司機和鐵路、港口、倉庫的部分裝卸人員以及因工作性質特殊,需機動作業的職工;
(三)其他因生產特點、工作特殊需要或職責范圍的關系,適合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
第五條 企業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職工,可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即分別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基本相同。
(一)交通、鐵路、郵電、水運、航空、漁業等行業中因工作性質特殊,需連續作業的職工;
(二)地質及資源勘探、建築、制鹽、製糖、旅遊等受季節和自然條件限制的行業的部分職工;
(三)其他適合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職工。
第六條 對於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的職工,企業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章、第四章有關規定,在保障職工身體健康並充分聽取職工意見的基礎上,採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輪休調休、彈性工作時間等適當方式,確保職工的休息休假權利和生產、工作任務的完成。
第七條 中央直屬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的,經國務院行業主管部門審核,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批准。
地方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的審批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備案。
⑼ 勞動法簽不定時工作制,每周工作時間有沒有法律規定
根據抄原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襲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勞部發[1994]503號)的規定,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不受《勞動法》第41條規定的日延長工作時間標准和月延長工作時間標準的限制,但用人單位應採用彈性工作時間等適當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確保職工的休息休假權利和生產、工作任務的完成。
實行不定時工作制人員不執行加班工資的規定。但是實行不定時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仍應按照相關法規文件的規定,平均每天原則上工作8小時,每周至少休息1天。
你這種情況違法,但是現實中很普遍。
⑽ 勞動法規定工作時間不能超過
因為個人工作性質的差異,適用的工時制度不一樣,其工作時間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具體有以下幾種分類:
一、標准工時制
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我國現行的標准工時制度是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小時。在正常的情況下,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根據標准工時制的規定,工作時間比較固定,且延長工作時間有明確嚴格的限制條件:
(一)用人單位每周應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二)因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一般每天延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
(三)特殊原因每天延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小時;
(四)每月延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6小時。
【案例】
一周加班超36小時,企業被重罰19萬
2015年5月25日,珠海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監察員依法對珠海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日常巡視檢查,發現該單位涉嫌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
經立案調查,查明該單位2015年4月份違法延長徐某等1905名勞動者工作時間,違法延長工作時間平均達100小時以上,其中最長達147小時。對此,向該單位下達《勞動保障監察限期改正指令書》,責令依法整改。同時,對該單位違法延長工作時間的行為作出兩項行政處罰:一是警告;二是按照受侵害的1905名勞動者每人100元的標准計算,處以罰款人民幣壹拾玖萬零伍佰元整(¥190500元)。隨後,該單位依法進行了整改並按期繳納罰款。
二、綜合計算工時制
綜合計算工時制時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的一種工時制度,但其平均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基本相同。也就是說,在綜合計算周期內,某一具體日(或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可以超過8小時(或40小時),但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應當不能超過總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如若超過,則超過部分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按《勞動法》規定支付報酬,且延長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勞動部規定,企業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職工,可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
(一)交通、鐵路、郵電、水運、航空、漁業等行業中因工作性質特殊,需連續作業的職工;
(二)地質及資源勘探、建築、制鹽、製糖、旅遊等受季節和自然條件限制的行業的部分職工;
(三)其他適合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職工。
三、不定時工作制
不定時工作制是指勞動者因生產條件或工作的特殊性,在一段時間內必須進行連續生產或工作,而不受固定工作時間的限制,不進行固定計算工作日而無定時工作,採用輪休調休、彈性工作時間等方式的一種特殊工時制度。
勞動部規定,企業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職工,可以實行不定時工作制:
(一)企業中的高級管理人員、外勤人員、推銷人員、部分值班人員和其他因工作無法按標准工作時間衡量的職工;
(二)企業中的長途運輸人員、出租汽車司機和鐵路、港口、倉庫的部分裝卸人員以及工作性質特殊,需機動作業的職工;
(三)其他因生產特點、工作特殊需要或職責范圍的關系,適合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
以上就是勞動法關於工作時間的規定,希望本文能為您答疑解惑。
法律依據
《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
第三條 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
第五條 因工作性質或者生產特點的限制,不能實行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標准工時制度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
第四條 企業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職工,可以實行不定時工作制。
(一)企業中的高級管理人員、外勤人員、推銷人員、部分值班人員和其他因工作無法按標准工作時間衡量的職工;
(二)企業中的長途運輸人員、出租汽車司機和鐵路、港口、倉庫的部分裝卸人員以及因工作性質特殊,需機動作業的職工;
(三)其他因生產特點、工作特殊需要或職責范圍的關系,適合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
第五條 企業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職工,可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即分別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基本相同。
(一)交通、鐵路、郵電、水運、航空、漁業等行業中因工作性質特殊,需連續作業的職工;
(二)地質及資源勘探、建築、制鹽、製糖、旅遊等受季節和自然條件限制的行業的部分職工;
(三)其他適合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