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公益訴訟訴訟法修改

公益訴訟訴訟法修改

發布時間: 2021-01-18 14:17:46

『壹』 消協可以提起公益訴訟法

根據新修的《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有關機關、社會團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消費者協會是可以代表消費者提請公益訴訟的。

『貳』 社會團體具有公益訴訟主體資格嗎民事訴訟法有修正嗎

您好,很高復興為您解答。
我國制《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 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這是我國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新增加的公益訴訟的條款,至於社會團體有沒有訴訟資格,目前還不確定,它屬不屬於該條」法律規定的機關和組織「還不知道。
由於是新增加的條款,具體什麼是「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目前民訴法沒有界定,這需要等待針對新民訴的司法解釋出台,就可以知道了,別急,應該快出台了
希望,能給你提供些許參考哈……

『叄』 公益訴訟中原告需要具備什麼資格

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及環境保護法均對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原告資格進行了規定。


一、國家機關原告資格的認定

民事訴訟法將具有原告資格的國家機關限定為「法律規定的機關」,而環境保護法對此則未予規定。

1.關於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是否具備原告資格問題。

民事訴訟法已明確規定只有在法律授權的情況下國家機關才有權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而環境保護法也未賦予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原告資格,因此,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缺少法律依據。

2.關於檢察機關是否具備原告資格問題。

檢察機關既具有國家公訴的職權,又是法律監督機關。目前,國家已經授權檢察機關可以提起公益訴訟,並已經開始實踐。

3.關於支持起訴的問題。

雖然環境保護法未賦予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以原告資格,但其可依據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定,支持社會組織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人民法院在訴訟中可將其列為支持起訴人。從已有的實踐情況看,國家機關支持起訴的具體方式包括提交書面意見、提供法律咨詢、代交訴訟費用、協助社會組織進行調查取證及在庭審中發表支持起訴意見等。當然,支持起訴還涉及原被告平等訴訟地位的維持,被告合法權益的保障以及支持起訴人的地位、權利、義務等一系列深層次問題,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

二、社會組織原告資格的認定

環保社會組織本身具有的公益性、中立性、專業性、參與性等特徵決定了其是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主力軍。

1.社會組織的類型。

民事訴訟法賦予「有關組織」提起公益訴訟的原告資格,環境保護法中則採用了「社會組織」的概念,且要求該社會組織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根據我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的規定,在民政部門登記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包括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基金會三種類型,三類組織均有資格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國務院民政部登記的還包括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但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該代表機構僅依據境外基金會的授權開展活動,不具有法人資格,且不得在中國境內組織募捐、接受捐贈,不應作為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原告提起訴訟。

2.「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的范圍。

環境保護法將社會組織的登記級別框定為「設區的市級以上」,因此,只要在行政區劃的等級上與設區的市相當,即符合法定要求。具體而言,「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除國務院民政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民政廳或民政局,以及設區的市、自治州、盟、地區(如西藏的阿里地區)和不設區的地級市(如廣東的東莞等)的民政部門之外,還包括四個直轄市的區、縣民政部門。

3.「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的界定。

社會組織在起訴前成立已滿五年,排除那些專門為提起某項公益訴訟而臨時成立的社會組織。該社會組織的宗旨和主要業務范圍應包括維護環境公共利益的事項,而且應實際從事了環境保護公益活動,排除那些雖然宗旨包含維護環境公共利益,但實際並未從事過該類活動的社會組織。人民法院可依據該社會組織的章程、登記證書以及起訴前連續五年的年度工作報告書或年檢報告書判斷其是否符合該項條件。

4.「無違法記錄」的認定。

從實質上講,違法記錄應限定為社會組織從事業務活動過程中因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而受到刑事或行政處罰的情形,不應包括情節輕微的違規行為和社會組織成員的違法行為。從形式上講,可以考慮由社會組織自身出具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簽字並加蓋公章的無違法記錄聲明自證其清白,而被告可舉證證明該社會組織存在違法記錄,由法院予以審查並認定。這樣既降低了社會組織提起公益訴訟的難度,也符合舉證責任的分配規則。


5.相關性的要求。

社會組織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所涉及的環境公共利益,應與其宗旨與業務范圍具有一定的關聯性。相關法規均明確規定社會組織不得超出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進行活動,而且進行合理限制也有利於社會組織更好地利用其經驗和專業技能推動環境公益訴訟有效開展。另外,鑒於相關法規對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基金會並未作出活動地域的限制,環境污染或破壞生態行為也往往具有跨區域的特點,故不宜對社會組織提起訴訟的地域范圍作出限制。

『肆』 民事訴訟法關於公益訴訟是哪一條

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五十五條。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第五十八條

『伍』 7月1日新行政訴訟法是否個人提起公益訴訟

不能,禁止。2017年7月1日行政訴訟法修正,只是允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

(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決定:

一、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作出修改

第五十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規定的機關或者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

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作出修改

第二十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本決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陸』 2014年修改的《行政訴訟法》是否有公益訴訟條款,請列舉具體的法律條文。

2014年修改的《行政訴訟法》沒有公益訴訟條款,但根據實際情況及法律規定,以下法律有涉及公益訴訟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五條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八十四條 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提起公益訴訟,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一)有明確的被告;
(二)有具體的訴訟請求;
(三)有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初步證據;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百八十五條 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污染海洋環境提起的公益訴訟,由污染發生地、損害結果地或者採取預防污染措施地海事法院管轄。
對同一侵權行為分別向兩個以上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必要時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二百八十六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訴訟案件後,應當在十日內書面告知相關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百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訴訟案件後,依法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在開庭前向人民法院申請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准許參加訴訟的,列為共同原告。
第二百八十八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訴訟案件,不影響同一侵權行為的受害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提起訴訟。
第二百八十九條 對公益訴訟案件,當事人可以和解,人民法院可以調解。
當事人達成和解或者調解協議後,人民法院應當將和解或者調解協議進行公告。公告期間不得少於三十日。
公告期滿後,人民法院經審查,和解或者調解協議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出具調解書;和解或者調解協議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不予出具調解書,繼續對案件進行審理並依法作出裁判。
第二百九十條 公益訴訟案件的原告在法庭辯論終結後申請撤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第二百九十一條 公益訴訟案件的裁判發生法律效力後,其他依法具有原告資格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就同一侵權行為另行提起公益訴訟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柒』 公益訴訟,現行民事訴訟法有沒有規定有的話,是怎麼規定的

根據民法原理分析的話:我國是實行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人民所享受的社會公共利益在內容和范圍上都是空前廣闊的,遠非資本主義國家能比。但十分遺憾的是,我國當前公益訴訟立法較發達國家相差甚遠。我國民事、行政兩大訴訟法均規定原告必須是和案件有關的直接利害關系人,從而排除了公民、法人、社會團體、國家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資格。不僅沒有規定公民和社會團體公益訴訟,甚至連國家提起公益訴訟也未規定。由於缺乏公益訴訟的渠道,使得大量侵犯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得不到懲治。所以說我國這方面的法律很欠缺的。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捌』 2012年修改的《民事訴訟法》是否有公益訴訟條款,請列舉具體的法律條文。

《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版為,符合下列條件權的社會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二)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
符合前款規定的社會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提起訴訟的社會組織不得通過訴訟牟取經濟利益。

『玖』 兩高出台檢察公益訴訟司法解釋增加了什麼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3月2日正式發布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司法解釋,明確檢察公益訴訟的任務、原則,規范有關訴前程序、受理程序、審理程序及裁判方式,案件類型也在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基礎上,增加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類型。「兩高」表示,該司法解釋豐富完善了中國特色的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對依法保障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透露,下一步,檢察機關將依據該司法解釋確定的新要求,進一步加大辦案力度,繼續選擇生態環境和食葯安全領域重點案件線索進行掛牌督辦,在與國土資源部加強協作的基礎上,與環保部、國家林業局、食葯監等部委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聯席會議等工作機制,推動檢察公益訴訟不斷取得新成效。

熱點內容
早婚違反婚姻法 發布:2025-10-04 21:57:24 瀏覽:646
隰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4 21:37:12 瀏覽:440
最高人民法院對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10-04 21:04:55 瀏覽:469
法院國徽天平 發布:2025-10-04 20:45:57 瀏覽:928
2017法律法規銀行業 發布:2025-10-04 20:39:49 瀏覽:500
建設新時代法治 發布:2025-10-04 20:38:26 瀏覽:833
集團公司法律風險體系 發布:2025-10-04 20:16:58 瀏覽:326
關於美國合同法有幾本書 發布:2025-10-04 20:08:10 瀏覽:227
法律服務所不是律師不應承擔責任 發布:2025-10-04 20:08:08 瀏覽:28
湛河區人民法院領導 發布:2025-10-04 20:02:06 瀏覽: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