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對急辭工怎麼扣

勞動法對急辭工怎麼扣

發布時間: 2021-01-18 17:22:41

① 勞動法規定急辭工要扣工資嗎

直接扣半個月工資是不合法的。不過具體是否扣工資,扣多少,需要看你是否給公司造成了損失,以及公司是否可以舉證。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應主張賠償損失的,應當對損失承擔舉證責任。

如果公司無法舉證,則扣半個月工資的行為違法。

此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出勤結清工資,但勞動者應當賠償用人單位損失,結清工資與賠償損失應分別計算,合並結算。所以,如果公司可以舉證你造成了損失那麼就應該結清工資與賠償損失應分別計算,合並結算。直接扣半個月工資依然不合法。

既然雙方都不滿意,這就算是發生了勞動爭議。你可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拓展資料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

(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

(三)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

(四)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

參考鏈接中國人大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② 關於急辭工勞動法是怎麼規定的呢

勞動法中沒有急辭工的說法。

一、關於辭職時間:

1、試用期內提前3天。

2、試用期過後的正式工,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3、如果與單位協商好的話,可以在協商好的時間內辭職。

二、勞動法中對辭職的規定: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2、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

(2)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3)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的;

(4)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5)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6)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7)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8)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9)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10)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11)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12)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1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勞動者的違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於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1)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2)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3)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4)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5)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2)勞動法對急辭工怎麼扣擴展閱讀:

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可以有兩種形式:

1、賠償損失的方法,即約定由違約一方賠償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

2、約定違約金,採用這種方式應當注意根據職工一方承受能力來約定具體金額,不要出現顯失公平的情形。

另外,所謂違約,不是一般性的違約,而是指比較嚴重的違約,造成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如職工違約離職,單位違法解除勞動者合同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勞動合同

③ 勞動法有規定如果員工急辭工,公司怎樣扣款嗎

1、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內不能不辭而別
2、勞動合同依法簽訂即具有版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權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勞動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因此,勞動者自行離職不辭而別,顯然違反《勞動法》的規定,是一種違約行為。勞動者違反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3、《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④ 勞動法中對於急辭工的扣款規定

沒有對急辭工的規定,但有扣款不得超過工資20%的規定。

⑤ 勞動法規定急辭工是怎麼扣工資的

⑥ 勞動法規定急辭工是怎麼扣工資的

因個人原因急辭工抄一般是違法的襲,但是如果沒有給單位造成損失,用人單位也不能扣發工資;若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賠償,但需承擔舉證責任。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6)勞動法對急辭工怎麼扣擴展閱讀:

若用人單位存在以下情形,勞動者可以立即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熱點內容
隰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4 21:37:12 瀏覽:440
最高人民法院對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10-04 21:04:55 瀏覽:469
法院國徽天平 發布:2025-10-04 20:45:57 瀏覽:928
2017法律法規銀行業 發布:2025-10-04 20:39:49 瀏覽:500
建設新時代法治 發布:2025-10-04 20:38:26 瀏覽:833
集團公司法律風險體系 發布:2025-10-04 20:16:58 瀏覽:326
關於美國合同法有幾本書 發布:2025-10-04 20:08:10 瀏覽:227
法律服務所不是律師不應承擔責任 發布:2025-10-04 20:08:08 瀏覽:28
湛河區人民法院領導 發布:2025-10-04 20:02:06 瀏覽:396
互聯網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04 20:01:14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