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法高溫
1. 關於勞動法的高溫費
勞動法高溫費的規定,由各省自行制定公布的。例如:廣東省
關於公布我省高溫津貼標準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人力資源)局、衛生局、安全監管局、國稅局、地稅局、總工會,順德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局、市場安全監管局、國稅局、地稅局、總工會,橫琴新區地稅局,省直各有關單位:
為做好高溫天氣下勞動保護工作,保障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廣東省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廣東省人民政府令第166號)要求,現公布我省高溫津貼標准為每人每月150元;如按照規定需按天數折算高溫津貼的,每人每天6.9元。
本通知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關於公布廣東省高溫津貼標準的通知》(粵勞社〔2007〕103號)及《關於非高溫作業人員發放高溫津貼的意見》(粵人社發〔2010〕19號)同時廢止。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廣 東 省 衛 生 廳
廣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廣東省國家稅務局
廣東省地方稅務局 廣 東 省 總 工 會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2. 勞動法有無規定室內多少溫度以上可以高溫休假
勞動法沒有規定室內多少溫度以上可以高溫休假,只是規定了室外溫度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國家安監總局等部門
《關於印發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通知》
安監總安健〔2012〕89號
第八條 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採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等措施:
(一)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當日發布的預報氣溫,調整作業時間,但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二)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三)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四)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3. 勞動法關於高溫補貼的規定有哪些
高溫津貼標准包括:用人單位每年6月至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於60元的標准發放津貼;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室內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於45元的標准發放。
能夠領取高溫津貼者必須是在高溫下工作的崗位職工,包括建築工人、無空調的公交車司機、露天環衛工人等。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於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每人每月不低於45元。
高溫補貼並非每個勞動者都有,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獲得高溫津貼。
(3)中國勞動法高溫擴展閱讀:
對於農民的高溫補貼:
第一,高溫補貼的發放對象是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群。如果單純從「在高溫環境下作業」的字面上來說,農民應該是能享受高溫補貼的。
第二,高溫的補貼的發放形式是以企業發放的。不論是城市工人還是務工的農民工,都屬於被僱傭的對象,他們的高溫補貼是由所屬企業發放的。但是在農村下田勞作的農民並不隸屬於任何企業,屬於自由職業者,所以就算是在高溫下作業,也沒有發放機構。
所以,對於當前來說,種地的農民還是領不到高溫補貼。不過今年國家已經加大了高溫補貼的力度,而且國家的政策福利一直在向農村農民傾斜,隨著散戶農業朝現代化農業的轉變,傳統農民朝新型職業農民轉變,農民或將受雇於農場主等新型農業主題,未來農民或將能領到高溫補貼。
參考資料:網路-高溫津貼
4. 勞動法高溫職業規定
高溫補貼是為保證炎夏季節高溫條件下經濟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保障企業職工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身體健康,決定適當提高職工夏季清涼飲料費發放標准。
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據悉,北京市目前正在研究制訂今年的高溫津貼政策。
按照我國《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
依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相關部門制定發布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葯品,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目前國家沒有統一的防暑降溫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按實際情況制定發放標准,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這兩年,廣西的高溫津貼發放標準是:在6至10月份共5個月內,按每人每月100元至200元之間的幅度發放。你所在的公司去年以發放清涼飲料為由不用給職工發放高溫津貼是不對的。如果公司今年仍不發放高溫津貼,你們可以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舉報投訴,也可依法申請勞動仲裁,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患職業病的應認定為工傷。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19條規定:「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於2013年12月發布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中,把「中暑」列為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因此,如果職工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應認定為工傷,享受工傷待遇。
5. 勞動法關於高溫費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法好像來沒有就高溫費作出源明確規定,但是各個地方有關於高溫費的保障條款, 在2007年7月20日,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和上海市總工會發出《關於本市企業高溫季節津貼標準的通知》規定:
企業安排勞動者在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季節津貼,津貼標准每天不低於10元;對今年在通知發出前已有的高溫日,企業應按本通知規定發放高溫季節津貼。
各企業特別是從事高溫作業和戶外作業的行業,要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當氣溫達到35℃及以上時,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縮短工作時間。
當氣溫達到38℃及以上時,除涉及國計民生、城市運行安全和人民基本生活等重要行業外,可視實際情況採取暫停工作和保證休息等措施。
《通知》還明確,企業在發放高溫季節津貼的同時,不能影響高溫崗位工作勞動者的高溫崗位津貼的發放,並繼續做好高溫季節工作現場清涼飲料的供應。 希望能給您一些借鑒,謝謝
6. 勞動法規定的高溫補貼是多少
勞動法來及相關法律規定:
1,工作場源所溫度達到33℃或在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露天環境下工作,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
2、同時,用人單位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還要加強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不得安排懷孕的女職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
3、高溫津貼的具體標准為: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00元。高溫津貼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發放,在企業成本費中列支。
7. 請問勞動法里有沒有高溫補貼這一條怎麼樣才算是高溫
防暑降溫費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員工職業健康,提高生產效率,根據國家有關部門、各省市對防暑降溫費的規定,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有限公司范圍內各單位。
第三條 各單位人力資源部門負責根據員工出勤情況編制防暑降溫費發放清單,並確保清單准確無誤。
第四條 各單位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負責匯總審核防暑降溫費發放清單,並進行發放。
第五條 員工轉場或離職,其防暑降溫費需由工資結算部門進行結清。
第六條 各單位人力資源部門在開具員工轉場工資介紹單時,應將其防暑降溫費發放信息註明。
第七條 工會和紀監審計部負責監督本規定的執行情況。
第八條 區域劃分
按照各省市地域劃分為4類區域。
1類(共16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陝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2類(共10省市):四川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江西省、貴州省。
3類(共4省市):廣東省、福建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
4類(共1省市):海南省。
第九條 防暑降溫期劃分
1類區域防暑降溫期為3個月(6月—8月);2類區域防暑降溫期為4個月(6月—9月);3類區域防暑降溫期為5個月(6月—10月);4類區域防暑降溫期為7個月(4月—10月)。
第十條 防暑降溫費發放標准
現場(包括車間)施工生產人員、現場質量監督檢查人員、現場安全監督人員、現場協調人員及現場技術人員等,每人每月200元。
其他人員每人每月150元。
第十一條 防暑降溫費發放條件:在崗人員按照考勤結果進行防暑降溫費發放,不足半月(不含半月)的按半月發放,不足一月的按全月發放。凡待崗、年休假、病假、事假、探親假、婚假、喪假、產假、看護假等休假人員不享受防暑降溫費。
第十二條 防暑降溫費發放時間
原則上各單位每月統計發放一次,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發放時間。
第十三條 各單位除發放防暑降溫費外,還應免費提供符合衛生標準的清涼解暑飲料和防暑降溫葯品等。
第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虛報冒領防暑降溫費,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
第十五條 本規定由建設公司安全生產辦公室修訂,並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 各單位規定與本規定有沖突的,以本規定為准。
第十七條 本規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實施。
發〔2010〕94號
8. 勞動法中高溫補貼是怎樣規定的
2012年6月份,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衛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屬合發出《關於印發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通知》規定,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包括35℃)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不包括33℃)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
9. 國家勞動法規定高溫多少度員工可享受補貼
日最高溫度在35攝氏度以上,用人單位不能將工作溫度降低到33攝氏度以下,即符合高溫津貼的發放回規定。但是答具體執行起來非常有難度,目前還欠缺強制性的停工規定。所以很多勞動還是多年領不到,甚至從來沒有領取過。
10. 勞動法對從事高溫有毒有害工作補助是怎麼規定的
對於高來溫工作的是有高溫津貼的源,對於有毒有害的補助暫時是沒有的,不過根據依據《防治法》第四章的有關規定,要求單位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所有崗位員工,進行全面檢查、治療或保健,造成危害經鑒定或診斷為職業病的,應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給予補償或賠償。
1、要求各地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天氣期間,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作業,保證安全生產,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工作場所溫度達到33℃或在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露天環境下工作,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
3、同時,用人單位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還要加強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不得安排懷孕的女職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