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模擬測試3
1.ACD 2.AE 3.ABCDE 4.ABCDE 5.ABCDE 6.ABCDE 7.BCE 8.ACD 9.BCE 10.BD 11.CD 12.ABD 13.ACDE 14.ABCD 15.BCE
『貳』 行政法案例分析 3道
1、A公司是否有權要求賠償?有
2、應當向誰要求賠償?向工商局,因為李某開有介紹信和暫扣單,其行為屬於行政行為。
3、是否可以直接向李某要求賠償?不能
4、怎樣追究李某的責任? 那就要其單位追究其責任了。
1、該省政府有無行政立法權?有,地方政府規章
2、該地方規章是否有效?有效
3、與部門規章相矛盾問題能否上報解決?4、報請的單位是否正確?不正確
4、應報何單位?國務院
《立法法》的規定,當省級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1、縣法院在本案的審判組織形式上是否合法?不合法,行政審判必須組成合議庭,見行政訴訟法第46條。
2、審判員要求陳某提供上述證據是否合法?不合法,應由工商局提供不合法經營的證據
3、縣工商局在法院未作出判決前變賣扣押的物品是否合法?
不合法
『叄』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第三版 第四章 課後練習答案
請把具體的問題列出來,否則大家不知道你所問 問題的出處。 答案補充 1,它對確定和判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具有重要作用,決定著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政行為不服能否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2,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的主體、內容及效力的法律規定也是有所區別的;
3,劃分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也是行政法學理論上對行政行為體系構成進行考察與研究的一種基本思路與方法。 答案補充 問題呢?區分具體或抽象行政行為?
《關於園林綠化工程管理體制規定》也是具體行政行為,因為他的范圍是固定的。注銷或者限制經營范圍更是具體行政行為。 答案補充 具體行政行為是針對特定對象的特定行為、事項而作出的行政行為,而抽象行政行為則是針對不特定對象,不特定行為、事項而作出的行政行為。《規定》只是針對十多個單位,對象固定,而且約束的行為和作出的事項是固定的。因此,該規定雖然是以文件的方式作出,不影響其是具體行政行為的認定。
救濟途徑:行政管理相對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途徑,由行政復議機關、司法機關對該具體行政行為依據的事實是否清楚,程序是否合法,適用法律是否准確,進行審查。行政機關確有錯誤的,行政復議機關分別作出撤銷、變更或確認其違法,並責令行政機關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司法機關(法院)也有權判決撤銷、部分撤銷或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答案補充 要下班了,如果還不明白可以加我QQ聊。
『肆』 3.行政法和民法有什麼不同
民法與行政法的區別:
1、當事人主體地位不同。行政關系的主體一方為國家機關專,另一方為行政屬管理相對人,國家機關依職權發出命令或決定,支配相對人的行為,相對人則僅有服從的義務,雙方當事人處於管理與被管理的不平等地位。而民事法律關系當事人處於平等的地位。
2、法律關系中體現的意志不同。行政法律關系取決於行政機關單方意志,這種意志內容實質是國家意志,因而行政法律關系的權利義務具有法定性,行政機關的管理權利不允許放棄,否則即為失職、瀆職。民事法律關系的發生取決於雙方當事人的共同意志,因而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具有任意性,民事權利可以放棄。3、調整原則不同。強制性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則;民法以自願原則為核心.
4、調整的對象不同,民法調整的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而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的關系並不平等
。
『伍』 行政法 幾道試題3 多選
這些題的難度相當於司考題了,你才給15分,還真大方。
『陸』 行政法中的第三人是有獨三嗎
行政法不分有獨三和無獨三,而是分為原告型第三人和被告型第三人。第三人是行政管理相對人的,是原告型第三人;第三人是行政機關的,是被告型第三人。
『柒』 列舉3部行政法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