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的綜合工資計算
⑴ 工資的標准計算方法
1、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2、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1)勞動法的綜合工資計算擴展閱讀:
國家勞動法並沒有規定一天工資標準的計算方法,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規定:
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雙休日-11天法定節假日)÷12個月=20.83天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個月=21.75天。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月平均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21.75×8小時)
所以一天的工資標准應該是月工資/21.75。
⑵ 綜合計算工時制加班費怎麼計算
分析如下:
用人單位在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休息日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可以給勞動者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不給補休,應當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1.工作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1.5倍
2.雙休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2倍
3.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3倍
證明加班時間方面的證據主要包括: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審批單、加班通知、監控錄像、證人證言、加班時所做工作形成的書面文字記錄、電子郵件等。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拓展資料
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是指因工作性質特殊或者受季節及自然條件限制,需在一段時間內連續作業,採取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的一種工時制度,如建築、旅遊等崗位。但其平均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基本相同。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崗位,需企業報經當地區縣勞動保障局批准,未經批准,不能任意擴大范圍。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其工作時間不區分制度工作日與公休日。員工在綜合計算工時一個周期內只要總的實際工作時間沒有超過法定總的工作時間的,其在公休日工作,不需支付200%加班工資。
⑶ 員工工作了四天,在勞動法上,有明確規定工資應如何計算嗎
勞動法沒有明確規定,但原勞動部發(2008)3號文件-《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中有明確規定,月計薪天數為(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如果是月薪結賬的話,每日工資是按照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計算的,實際工作多少天,就按照日工資*實際工作日計算。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8〕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的規定,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據此,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分別調整。
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日工資和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2000年3月17日勞動保障部發布的《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0]8號)同時廢止。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二零零八年一月三日
(3)勞動法的綜合工資計算擴展閱讀:
我國《勞動法》關於延長員工勞動時間和工資的規定: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⑷ 請問綜合工時制單位工資計算方式,以及勞動法一些問題
1、請確認公司實行的綜合工時制是否經過勞動部門審批,如果未審批不內得實行該辦法的。
那就容要按標准工時制進行核算;
如果是經過審批的,那麼如下:
2、請確認勞動合同中綜合工時制的周期、公司約定,是以周、月、季哪種方式計算,綜合工時制是以周期平均來計算的,而周期不同,你每天應該工作時間也不同;
例如公司規定:以季度為周期、核定每季度工作時間500小時。類似這樣的條件要確認。
3、綜合工時制是一種特殊的勞動時間規定,你以上的情況無法判斷該如何計算。請搜集1、2點情況,我會繼續回答。
4、如果未經過勞動部門審批,那麼該制度是無效的。要按標准工時來計算;
每天不超過8小時,超過8小時外的就是加班。如果要計算數據的話,就要提供具體考勤數據才能計算的出來。
⑸ 誰知道勞動法的綜合計算工時制計算工資是怎麼計算的
綜合制工資計算方是按月計算的:每以174小時為基本上班時間.超過部分按1.5倍計算內工資.星期6和天上容班照樣照1.5倍計算工資.但如果當月上班不滿174小時.而晚上加班或休息日上班了,同樣按照174小時內的工資計算.底薪除以174小時為每小時上班工資.明白不..不明白追問.
⑹ 勞動法中關於日工資的計算方法
日工資計算方法:日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用於有缺勤,工作未滿一個月等內情況下的工資計容算)
小時工資計算方法: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8)
(6)勞動法的綜合工資計算擴展閱讀:
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四十九條: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