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勞動法聘用人員有無年假
❶ 勞動法我們今年沒有年假
《勞動法》第45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年以上享受帶薪休年假。 勞動者必須是在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一年的,才能享受帶薪休年假。若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未滿一年,或者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雖滿一年但不是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都不能享受帶薪休年假。需要指出的是,勞動者在同一單位連續工作滿一年並不能必然享受帶薪年假,因為,《勞動法》第45條規定,年休假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也即是年休假的天數也應由國務院制定。但是,國務院至今對此沒有做出規定,勞動部在《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實行新工時制度後,企業職工原有的年休假制度仍然實行。在國務院尚未作出新的規定之前,企業可以按照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國發電[1991]2號),安排職工休假。因此,職工年休假的法定依據仍是《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的有關內容。該文件有如下相關規定:
(1)各地區、各部門在確保完成工作、生產任務,不另增人員編制和定員的前提下可以安排職工的年休假。
(2)確定職工休假天數時,要根據工作任務和各類人員的資歷、崗位等不同情況,有所區別,最多不得超過兩周。休假時間要注意均衡安排,休假方式一般以就地休假為主,一律不準搞公費旅遊,也不得以不休假為由向職工發放或變相發放錢物。
(3)企業職工休假,由企業根據具體條件和實際情況,參照上述精神自行確定。由此可見,目前員工享受帶薪年休假主要是由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參照執行的,並不是強制實行帶薪年休假。這也是目前爭議較大的一個原因,在司法實踐中,企業是否實行帶薪年休假一般是依據勞動合同或企業的規章制度。若勞動合同或企業規章制度中無此規定,一般不支持員工提出享受帶薪年休假的要求;反之若勞動合同或企業的規章制度中對帶薪年休假有明確的規定,則按照該規定辦理。
2、年休假的期限。關於年休假的期限,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中規定:「確定職工休假天數時,要根據工作任務和各類人員的資歷、崗位等不同情況,有所區別,最多不得超過2周。」 由於國務院對年休假沒有做出具體的規定。因此,目前年休假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只是各地有地方規定,如《廣東省企業職工假期待遇死亡撫恤待遇暫行規定》第2條規定「在一個單位連續工作滿一年以上的職工,可享受帶薪年休假。休假時間按本企業工齡計算:工作滿一年未滿五年者5天;滿五年未滿十年者7天;滿十年未滿二十年者10天;滿二十年以上者14天」。對於當地沒有具體規定的,企業只能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
❷ 遇到公司竟然沒有按照勞動法規定給於員工年假該怎麼做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第五條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第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勞動保障部門應當依據職權對單位執行本條例的情況主動進行監督檢查。
工會組織依法維護職工的年休假權利。
第七條 單位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或者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對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賠償金的,屬於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所在單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屬於其他單位的,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部門或者職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❸ 臨時工作人員規定有沒有年假
根據規定,不論是正式工或臨時工,只要在單位工作滿一年的,就可以享受相應時間的帶薪年休假。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知道「帶薪年假是每一位勞動者均擁有的權利」。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根據該條規定,帶薪年假的適用范圍包含了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簡單的說,就是每一位當前有工作的人,無論是企業的正式職工還是受雇於小吃店的服務員,只要曾連續工作1年以上,都應該享受帶薪年假。
第二、享受帶薪年假前必須有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工作時間,但是該工作時間不要求必須是在當前單位的工作時間。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三條規定:「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第五條第一款規定:「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折算確定, 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根據這兩個條款的規定,盡管一個職工可能是剛由其它單位進入當前工作單位,但是只要他連續工作滿1年以上,就享有享受帶薪年假的資格。至於他所能享受的帶薪年假的長短,則要根據他在當前單位本年度的工作時間來確定。
❹ 法律法規第幾條規定退休返聘人員不享有年假呢
這個問題,不需要法律規定退休返聘人員不享有年假,也不可以反推法律沒有規定退休返聘人版員不權享有年假就應當享有年假,只要認真學習勞動法就可以了,退休返聘人員的工作勞動已經不適應勞動法,他們在單位的工作勞動與單位也不構成勞動關系,只有勞務關系,勞務關系與勞動關系是有本質區別的,年假適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勞務關系的勞動者既然不適應勞動法,當然也不適應勞動法規定的年假。
❺ 本地企業職工沒有年假違反勞動法嗎
勞動法
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如果工作一年以上,沒有年休假違反勞動法。
❻ 勞動法關於年假的規定
年假來,是國家根據勞源動者工作年限和勞動繁重緊張程度每年給予的一定期間的帶薪連續休假。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❼ 關於新勞動法年假規定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規定帶薪年休假的假期分類如下:
(一)職工內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容10年的,年休假5天;
(二)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
(三)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7)按照勞動法聘用人員有無年假擴展閱讀: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假。對職工應休未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❽ 勞動法有強制休年假嗎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專安排職工年休屬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假。對職工應休未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