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周末未休假補貼規定
Ⅰ 年假遇到周六日勞動法如何規定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勞動法》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年假指給職工一年一次的假期。即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2008年1月1日《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正式實施,《條例》還指出帶薪年假不包括國家法定節日等相關規定。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1)勞動法周末未休假補貼規定擴展閱讀: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Ⅱ 勞動法年假未休作廢不給補貼合法嗎
不合法。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可以參看《職工帶薪年版休假條例》:
第七條
單位不權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或者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對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賠償金的,屬於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所在單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屬於其他單位的,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部門或者職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Ⅲ 我國勞動法是否規定社會工作者周末必須休息
周末可以不休息,但是要安排每周休兩天,法定節假日加班要三倍工資,應發數額除以21.75乘以3
Ⅳ 勞動法未休年假補償是怎麼規定
個人認為,按照我國《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在 並不存在該條例第四條規定的不享受年休假的情形的前提下按下述結論處理:
Ⅳ 勞動法是否硬性規定法定節假日遇雙休日的必須順延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下發通知,公布201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
Ⅵ 勞動法中關於用人單位不給勞動者節假日(周六周日)的規定 !
勞動法規定,我國實行每天工作八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的工時制度。
每周應最少保證勞動者休息一日。
對於休息日上班,不能按排補休的,應發放加班工資,按正常工資的200%發放。
Ⅶ 勞動法規定未休年休假工資怎麼算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職工年休假天數少於應休年休假天數,應當在本年度內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計算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日工資收入按照職工本人的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21.75天)進行折算。
月工資是指職工在用人單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前12個月剔除加班工資後的月平均工資。在本用人單位工作時間不滿12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
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已過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數。
用人單位當年已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多於折算應休年休假的天數不再扣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