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派出所刑事訴訟法

派出所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1-01-20 23:19:47

A. 派出所從抓犯人到入獄是怎樣的過程

從拘留到判刑,不只是派出所的事,中間要經過檢察機關的起訴、人民法院的判刑等程序 。具體規定如下 :
(1)刑事拘留及批准逮捕階段:《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決定。」
(2)偵查階段:《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兩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已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3)審查起訴階段:《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4)法院審判階段:《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B. 案子從派出所移交檢察院是什麼意思

案子從派出所移交檢察院,是指偵查終結,查明犯罪事實,證據充分,移送檢察院審查起回訴。

派出所答是公安機關的派出機關,負責自己轄區的治安。如果有刑事犯罪,派出所是需要立案的,需要收集犯罪證據。立案偵查完畢以後,可能會把刑事案件移送到人民檢察院。

(2)派出所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一百六十條 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並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同時將案件移送情況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律師

第一百七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C. 人被取保候審了,那麼案子在派出所還是到公安局了

被取保候審,案子可能在公安機關、檢察院和法院,因為公安機關、檢察院和法院都可以取保候審。如果沒有提起公訴,案子在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指公安局,並非派出所,派出所是負責執行的,不負責辦理刑事案件,這不是派出所的職責,派出所與公安局職責是有區別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3)派出所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兩款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沒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證金,並且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對違反取保候審規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第七十二條 正常進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審人的社會危險性,案件的性質、情節,可能判處刑罰的輕重,被取保候審人的經濟狀況等情況,確定保證金的數額。

提供保證金的人應當將保證金存入執行機關指定銀行的專門賬戶。

第七十三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未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取保候審結束的時候,憑解除取保候審的通知或者有關法律文書到銀行領取退還的保證金。

D. 刑事案件。派出所是先把案件交給公安局,公安局再交給檢察院嗎還是派出所直接交給檢察院

一般刑事案件,是派出所查處後由公安部門移交給檢察院,然後由檢察院提起公訴,最後由法院來進行審判的,如果情況輕微,檢察院作出不予起訴的決定,則公安局會按照相應的處罰之後進行結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條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

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託辯護人。辯護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後,應當及時告知辦理案件的機關。

(4)派出所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E. 派出所拘留人需要什麼手續

一、派出所沒有行政拘留的決定權。需要對違法人進行行政拘留處罰的,應當報請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在緊急情況下,派出所可以先採取強制後再報請批准。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四十四條 情況緊急,當場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辦案人民警察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依法向其所屬的公安機關負責人報告,並補辦批准手續。

當場實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辦案人民警察應當在返回單位後立即報告,並補辦批准手續。公安機關負責人認為不應當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應當立即解除。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一條 治安管理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決定;其中警告、500元以下的罰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決定。

二、刑事拘留。

《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五條 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

拘留後,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後,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

(5)派出所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治安拘留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而採用的強制方法。司法拘留是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採用的強制方法。明確它們之間的區別,避免混淆,在司法實踐中是十分必要的。

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如下:

(1)法律性質和依據不同。刑事拘留是依據《刑事訴訟法》而採用的強制措施,不是一種處罰。治安拘留是依據《治安處罰條例》採用的一種處罰辦法。司法拘留是強制措施,同時也兼有處罰性質,它的法律依據是《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

(2)適用對象不同。刑事拘留的對象是觸犯刑事法律,需追究刑事責任的現行犯或重大嫌疑人。治安拘留的對象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尚未構成犯罪的違法者。司法拘留的對象是實施了妨害民事或行政訴訟秩序行為的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或案外人。

(3)目的和結果不同。刑事拘留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偵查工作的順利進行,防止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新的損失,刑事拘留的結果,一般轉為逮捕,刑事拘留的羈押期可以折抵刑期。

治安拘留的目的,是為了對違法分子進行處罰和教育,治安拘留期滿,就是教育處罰的結束。

司法拘留的目的在於懲誡妨害訴訟秩序的行為,以保證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司法拘留與判決結果不發生聯系,被拘留的人如果承認並改正錯誤,人民法院可以提前解除拘留。

(4)羈押的期限不同。刑事拘留的羈押法定期限為3~7日,最長不超過30日。治安拘留的羈押期限為1日以上,15日以下。司法拘留的期限為15日以下。

(5)適用的機關不同。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行使刑事拘留權,公安機關還行使治安拘留的決定權、執行權-人民法院行使司法拘留權,被司法拘留的人交公安機關代為關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拘留

F. 被派出所刑事拘留有啥辦法要求放人

刑事拘留是一種刑事強制措施。被派出所刑事拘留,說明涉嫌犯罪。專 你只想著要求放人,屬為什麼不問問是否有犯罪行為?如果確實有犯罪行為,被刑事拘留也基本上是應該的。
當然,如果你有可以取保候審的相關條件,可以向公安機關請求,為你說的人辦理取保候審。公安機關經審查同意後,認為你說的人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可以暫時不羈押的,會辦理取保候審,讓人先出來的。
如果沒有違法犯罪行為,你可以向派出所的辦案人員提出來。可以先委託律師,到看守所會見你說的這個人,了解更多的情況。

G. 如果公安局對於某個人立案了,在外地的公安局能不能查到

刑事拘留後會有案底存在,而且所在地公安機關還會列為重點管理人員。專刑事處罰的信息公屬安機關有記載並隨著你的戶口記錄一起,只要公安機關要查是能查到的。

1、一般公民在公開的網路上是查找不到案底的,必須要到公安內網上才可以查找。

2、如果要查案底必須是法律相關部門提出申請後,蓋章帶著先關手續才能查閱。

3、查閱是否有案底也是需要申請,具體情況建議撥打當地派出所電話或者110。

4、由於公安系統處理案件的特殊原因,這類資料是不對外公開的,僅保存在公安系統的內部資料庫中。

(7)派出所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七十五條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第二百七十六條 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除本章已有規定的以外,按照本法的其他規定進行。

H. 派出所詢問通知書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我會嚴重嗎

沒來有影響,每個公自民都可能在必要時做為證人做證且有如實證實的責任。需要協助調查,如實回答,簽字捺印,對所說的話負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修正)》第一百二十四條 詢問證人的地點、方式與要求

偵查人員詢問證人,可以在現場進行,也可以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進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知證人到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提供證言。在現場詢問證人,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詢問證人,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詢問證人應當個別進行。

熱點內容
寧夏回族自治區節約用水條例 發布:2025-10-04 04:04:52 瀏覽:701
2012年深圳勞動法底薪 發布:2025-10-04 04:03:17 瀏覽:18
下列不屬於社會法特點的是 發布:2025-10-04 04:03:17 瀏覽:779
社會與法之手機演員 發布:2025-10-04 04:02:42 瀏覽:264
描繪法治藍圖 發布:2025-10-04 04:01:53 瀏覽:431
一村一法律顧問簽約信息 發布:2025-10-04 04:00:25 瀏覽:751
勞動法歷史感受 發布:2025-10-04 03:45:53 瀏覽:512
廣東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失效 發布:2025-10-04 03:11:31 瀏覽:66
勞動法的工傷賠償標准 發布:2025-10-04 03:11:24 瀏覽:950
德安睿律師 發布:2025-10-04 03:05:37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