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公務員有沒有行政法上的主體資格

公務員有沒有行政法上的主體資格

發布時間: 2021-01-21 04:35:52

『壹』 公務員考試行政法中,行政許可與行政處罰的聯系與區別,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聯系與區別

行政許可,是指行政主體根據行政相對方的申請,經依法審查,通過頒發許可證、執照等專形式,賦予或確屬認行政相對方從事某種活動的法律資格或法律權利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處罰是行政主體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給予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並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
行政訴訟是解決行政爭議的重要法律制度。所謂行政爭議,是指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因行使行政職權而與另一方發生的爭議。行政爭議有內部行政爭議和外部行政爭議之分。

『貳』 試述行政主體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行政機關、公務員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范圍要大於行政主體范圍。行政主體必須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但行政法回律關系主體不僅僅答包括行政主體。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不能簡單地等同。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行政機關並不是唯一的行政主體。行政機關以外的社會組織如果得到法律、法規的授權也會擁有一定的行政職權。並非所有的行政機關都能成為行政主體。行政機關也不是在任何場合都能成為行政主體。國家的行政管理活動雖然是通過各個公務員的公務行為得以實現的,但公務員不是行政主體,公務員與國家行政機關是一種職務上的委託關系,公務員的行為由行政主體負責

『叄』 「實施」行政行為的主體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的個人嗎(如公務員實施行政活動)已知行政主體不包括個人

我覺得不包括。
「實施」行政行為的主體,也就是行政法學上的「行政主體」。回
行政法學理論答上,有行政主體資格的,必須符合如下標准:
1、權:自己享有並行使行政職權。
行政職權來源有二:一是固有職權,依據憲法、組織法賦予職權;二是授權職權,由法律法規規章授予職權。
2、名: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活動。
指能依自己的一直獨立地作出處理決定,而無需向其他機關請示或批准。無法定署名、蓋章權,非行政主體,但有例外。
3、責:能獨立承擔因其行政活動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承擔法律責任,指能作為行政復議的被申請人、行政訴訟的被告、國家賠償義務機關等。

對於個人來說,比如公務員,並不能以自己個人的名義行為,公務員只能以所在機關的名義行為;而且法律法規授權的只是機關,規定承擔直接責任的也只是機關。公務員執法違法的承擔責任的依據是公務員法,而不是具體的行政法(追償制度規定的是間接責任)。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包括哪幾種法

主要分兩種: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

特別行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海關法》、《教育法》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制定本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育法》的頒布是關系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件大事,對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制度,維護教育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設,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加強海關監督管理,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制定的法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制定本法。

『伍』 行政法上的迴避具體主體及其范圍

行政法上的迴避具體主體及其范圍: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版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權第七十條公務員執行公務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迴避:
(一)涉及本人利害關系的;
(二)涉及與本人有本法第六十八條第一款所列親屬關系人員的利害關系的;
(三)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
第七十一條公務員有應當迴避情形的,本人應當申請迴避;利害關系人有權申請公務員迴避。其他人員可以向機關提供公務員需要迴避的情況。
機關根據公務員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申請,經審查後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也可以不經申請直接作出迴避決定。
第七十二條法律對公務員迴避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陸』 公務員法屬於行政法嗎

公務員法是普通(一般)行政法,特別行政法是指特別行政領域內的回行政法,如稅務、環境、水答利、交通等。
行政法調整的對象主要是行政管理關系、行政法制監督關系、行政救濟關系、內部行政關系。行政關系和行政法律關系的差別在於,行政法調整的是行政關系,但由此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是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動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

『柒』 行政法中,公務員收到行政處罰後可以申訴還是行政復議,還是提起行政訴訟 三者什麼區別啊

按照中國現有法律,只有既是外部行政行為又是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行為才可內以提起行政訴訟容。
公務員受到作為內部行政行為的行政處罰,例如降級、記過等,是不能提起行政訴訟的,只能申訴、復議。如果是作為外部行政行為的處罰,比如罰款、拘留等,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復議、申訴。
行政復議、申訴、訴訟是三種不同的行政救濟。復議和申訴的受理主體都是行政機關,復議的適用范圍較廣,幾乎所有行政行為都可以復議。但是申訴一般只涉及內部行政行為。行政訴訟的主體是司法機關,是行政糾紛的最後救濟途徑。
有關公務員的處分問題,建議你了解一個概念——特別權力關系。

『捌』 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處罰的對象必然是 A行政機關 B行政相對人 C特定的行政主體 D公務員

行政------行政機關,處罰------相對人,所以說你的問題正確答案是B行政相對人

『玖』 行政法屬不屬於公務員200301法學類

公務員崗位招錄的時候,會看到政法學和法學,實際上,政法學包括了法學專業,法學版是屬於政法學的。權政法學屬於大類專業,下麵包括了許多專業,包括以下專業:法學、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勞動改造法、商法、刑事司法、法律、行政法、涉外經濟與法律、知識產權法、律師、涉外經濟法、經濟法律事務、行政法律事務、矯正教育、監所管理。而法學只是政法學中的一個專業的分支。政法學與法學是包含和屬於的關系。

熱點內容
廣東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失效 發布:2025-10-04 03:11:31 瀏覽:66
勞動法的工傷賠償標准 發布:2025-10-04 03:11:24 瀏覽:950
德安睿律師 發布:2025-10-04 03:05:37 瀏覽:99
刑事訴訟法誰講得好 發布:2025-10-04 03:03:26 瀏覽:294
法院劃扣哪些銀行 發布:2025-10-04 02:51:34 瀏覽:399
法院調查取證的范圍 發布:2025-10-04 02:48:59 瀏覽:13
律師信範文 發布:2025-10-04 02:43:38 瀏覽:307
蒼南縣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10-04 02:37:07 瀏覽:836
重慶大學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10-04 02:37:02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