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情節顯著輕微
① 情節顯著輕微 不認為是犯罪為何不終止審理,而宣告無罪
情節顯著輕微,不認為是犯罪認定是通過審理以後才能得出的結論。如果不進行審理怎麼能夠得出不認為不是犯罪啊。所以,不能終止審理,只有審理以後才能宣告無罪。
② 決定書上。行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構成犯罪。和刑訴法15條1項都有。這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如果在調查期間,遭到了羈押,最後無罪釋放,可以申請國家賠償。
③ 犯罪情節輕微與情節顯著輕微有什麼區別
1、法律定性不同
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犯罪情節包括定罪情節和量刑情節,犯罪情節是否輕微,應該結合定罪情節和量刑情節綜合評定,量刑情節對犯罪輕重起著調節器的作用。
2、法律後果不同
《刑法》第三十七條【非刑罰性處置措施、職業禁止】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第十三條【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
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3)刑事訴訟法情節顯著輕微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④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5條該案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這句話該公安,檢察院
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在刑訴法總則中,這句話適用於公檢法三機關,認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這一司法、執法行為,發生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哪個階段,就由哪個機關適用這一條。
⑤ 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情節顯著輕微的不構成犯罪。要怎麼理解啊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處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這是檢察機關作出相對不起訴的法律依據和標准。
刑訴法第15條第(一)項「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作為撤銷案件、不起訴、終止審理、宣告無罪的情形。
犯罪構成要件:
四要件說是傳統的犯罪構成理論模式。從蘇聯學習過來的。是典型的社會主義法系的產物。但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這一犯罪構成理論模式雖然存在陳舊、機械等不能令人滿意之處,但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已經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a.說明某種犯罪危害了什麼樣利益的要件,在刑法學中稱之為犯罪客體。犯罪總是侵害了一定利益的。故意殺人罪侵害了人的生命權,故意傷害罪侵害了人的健康權,盜竊罪侵害了公私財物所有權,等等,諸如此類。犯罪所侵害的利益實質都是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因此,犯罪客體就是犯罪行為所侵害的而為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在刑法中,不侵害任何社會關系的犯罪是不存在的,因此,犯罪客體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要件。
b.說明犯罪是在什麼樣的客觀條件下,用什麼樣的行為,使客體受到什麼樣危害的要件,在刑法學中稱之為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客觀方面首先是指行為人實施了危害行為,沒有危害行為,就沒有構成犯罪的前提。其次,是指危害行為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不管具體的犯罪行為表現形式如何復雜或具體的危害結果表現形式如何,他們都是犯罪構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c.說明犯罪是由什麼樣的人所實施的要件,在刑法學上稱之為犯罪主體。在司法實踐中,各種具體犯罪的主體情況盡管千差萬別,但作為自然人犯罪,其共同之處都必須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單位犯罪,也應具備一定的主體資格。
d.說明犯罪主體實施犯罪時主觀心理狀態的要件,刑法學上稱之為犯罪的主觀方面。犯罪主觀方麵包括兩種形式,即故意和過失。每種犯罪都必須具有一定形式的主觀要件,行為人的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於故意和過失,則不構成犯罪。
⑥ 檢察院對犯罪情節輕微的可以不起訴嗎
是的。
法定不起訴。
法定不起訴,是指《刑事訴訟法》第142條第1款規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15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這種情形我們稱之為絕對不起訴,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法定不起訴適用於以下六種情形: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酌定不起訴。
刑事訴訟法》第142條第2款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從刑事訴訟法規定看,酌定不起訴的適用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構成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二是犯罪行為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依照刑法規定,以下幾種情形可以適用這種不起訴:
(1)犯罪嫌疑人在中國領域外犯罪,依照中國刑法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在外國已經受過刑事處罰的(《刑法》第10條)
(2)犯罪嫌疑人又聾又啞,或者是盲人的(《刑法》第22條)
(3)犯罪嫌疑人因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險過當而犯罪的(《刑法》第20-21條)
(4)為犯罪准備工具,製造條件的(《刑法》第22條)
(5)在犯罪過程中自動中止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沒有造成損害的(《刑法》第24條)
(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輔助作用的(《刑法》第27條)
(7)被脅迫參加犯罪的(《刑法》第28條)
(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有重大立功表現或者自首後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刑法》第67條、第68條)。
證據不足不起訴。
《刑事訴訟法》第140條第4款規定,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的,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做出不起訴的決定。
⑦ 選什麼 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認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應作出的決定是()
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認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應作出的決定是C 退回公安機關處理。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15條 第一款 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 的標準是
具體罪名的標准不一樣 要看你問哪條罪了
⑨ 危害行為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可以免於處分
一、《刑法》第十三條「但書」規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專罪。」
二、《刑事屬訴訟法》 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因此,完整的表述應當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請特別注意,不能說免於處分,免於處分的前提是有罪。而不認為是犯罪,其本身就是無罪的。這二種表述有嚴格的區別,意義完全不同。
⑩ 認定犯罪情節輕微,不適用刑罰。「犯罪情節輕微」是由法院根據具體案情認定,還是必須要法律條文規定
認定犯罪情節輕微,不適用刑罰。「犯罪情節輕微」是由法院根版據具體案情認定的。
根據《中權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10)刑事訴訟法情節顯著輕微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