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勞動法怎麼結算工資
Ⅰ 按勞動法,如何計算工資賠償
你可以要求賠償如下:
1,未簽合同按勞動法規定,沒工作一個月賠償一個月工資;
2,公司辭退你,需補償你一個月工資;
3,工作期間的社保金補繳;
你朋友最重要的是要有能證明是這家公司工作的員工。
Ⅱ 按勞動法工資如何計算
請參照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版間不超過44小時權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按以上條款對照,你公司的薪資計算方式,顯然是違法了規定的。如果不能和公司溝通,可向當地的勞動所舉報後仲裁解決。
Ⅲ 勞動法每月工資結算按多少天計算
根據勞動部門《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專[2008]3號)的規定,工資屬的折算方式如下: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個月=21.75天
※註:104天為1年裡休息日(周六日)的天數。
Ⅳ 按勞動法工資怎麼算
勞動法中沒有具體規定,只能依據勞動法和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的規定,法定的公休日為104天/年,法定節假日為11天,並按下述規定方法計算工作時間和工資: a.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b.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
1.75天 c.加班工資的計算: 每天延長工作時間的加班工資:(實際工作時間-8小時)×小時工資×150% 法定公休日的加班工資:日工資×200% 法定節假日的加班工資:日工資×300%
Ⅳ 按勞動法急辭工怎麼結算工資
職工離職的,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法律依據:版
《工資支付暫權行規定》
9.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Ⅵ 按照勞動法,一個月的工資是怎麼算出來的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
(二)計件工資;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下列各項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
(一)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有關規定頒發的發明創造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以及支付給運動員、教練員的獎金;
(二)有關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方面的各項費用;
(三)有關離休、退休、退職人員待遇的各項支出;
(四)勞動保護的各項支出;
(五)稿費、講課費及其他專門工作報酬;
(六)出差伙食補助費、誤餐補助、調動工作的旅費和安家費;
(七)對自帶工具、牲畜來企業工作職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補償費用;
(八)實行租賃經營單位的承租人的風險性補償收入;
(九)對購買本企業股票和債券的職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紅)和利息;
(十)勞動合同制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時由企業支付的醫療補助費、生活補助費等;
(十一)因錄用臨時工而在工資以外向提供勞動力單位支付的手續費或管理費;
(十二)支付給家庭工人的加工費和按加工訂貨辦法支付給承包單位的發包費用;
(十三)支付給參加企業勞動的在校學生的補貼;
(十四)計劃生育獨生子女補貼。
(6)按勞動法怎麼結算工資擴展閱讀:
月計薪天數、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方法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Ⅶ 勞動法離職工資結算是怎麼規定的
如果勞動者沒有任何依據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但不給經濟補償金,給單位造成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單位可以用扣工資的方法作為賠償。
《勞動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後,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發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該經濟補償金數額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7)按勞動法怎麼結算工資擴展閱讀:
勞動者因違法或者違約對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的,還是要承擔責任的。
具體的賠償項目主要包括: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但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造成的直接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
Ⅷ 勞動法關於工資怎麼算
算到你13號的工資
在職工制度工作時間計算方面,年工作日為250天,由365天扣除版104天休息日再扣除11天法定節假日所得權;季工作日為62.5天,由250天÷4個季度所得;月工作日為20.83天(原來是20.92天),由250天÷12個月所得。工作小時數的計算方法為:以月、季、年的工作日×每日8小時。
按勞動法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
通知明確,職工月計薪天數21.75天,由(365天-104天)÷12個月所得。職工日工資的計算辦法為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的計算辦法為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Ⅸ 勞動法 離職後工資應怎樣結算
據你所說
平時已來經拿了
日薪源
,那麼你應得的
年薪
應當是14000元減去已經支付日薪的剩餘部分
加班工資計算方式如下
28000元÷
12個月
=月工資
月工資÷21.75天=
日工資
(107.28元)
日工資÷8小時=小時
工資
(13.4元)
因此,你的加點工資(平時超過8小時)的計算
標准
為13.4元/小時×加班小時數
×1.5=加點工資
你的加班工資(周末)為107.28元/天×加班
天數
×2=周末加班工資
你的加班工資(公共假日)為107.28元/天×公共假日加班天數×3=公共假日加班工資
計算完畢
Ⅹ 工資是怎麼算啊勞動法有沒有說一個月按幾天算
月計薪天數為21.75天。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內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容知》
勞社部發[2008]3號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