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關於刑事訴訟法中的迴避救濟

關於刑事訴訟法中的迴避救濟

發布時間: 2021-01-21 22:01:21

㈠ 關於刑事訴訟法 迴避的知識

你好


答案:A,理由:《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㈡ 刑事訴訟中違反迴避制度的法律救濟有哪些

刑事訴訟中,對公安機關、檢查機關、法院的迴避制度的相關救濟都有具體的規定。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明確:
第三十條公安機關作出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後,應當告知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在收到《駁回申請迴避決定書》後五日內向原決定機關申請復議一次。
第三十一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決定機關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 》規定:
第二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作出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後,應當告知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不服本決定,有權在收到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書後五日內向原決定機關申請復議一次。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決定機關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刑事訴訟法 》
第三十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迴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迴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對偵查人員的迴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㈢ 刑事訴訟法中的迴避制度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刑事訴訟法第三章
迴避

第二十八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內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容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二十九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第三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迴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迴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對偵查人員的迴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第三十一條 本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的規定也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

㈣ 關於刑事訴訟法中迴避的問題

選擇A
鑒定人的迴避,一句話「誰聘請,誰決定」,檢察機關聘請的,檢察長決定,公安機關聘請的,公安局長決定。

㈤ 什麼是刑事訴訟法中的「迴避」制度

一、迴避的人員范圍
刑事訴訟法規定適用迴避的人員范圍包括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以及參與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書記員、鑒定人和翻譯人員。最高法院《解釋》規定,人民陪審員、司法警察、勘驗人員、執行員和法院中占行政編制的工作人員也屬於適用迴避的人員范圍。
二、迴避的理由
刑訴法第28條:「(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29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但申請人應當提供證明材料。
第192條:「原審人民法院對於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
第207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的任職迴避。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內,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後,擔任原任職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對方當事人認為可能影響公正審判而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不予准許本院離任人員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檢察官從人民檢察院離任後2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離任2年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檢察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特別關註:刑訴法中的近親屬不同於民訴法,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最高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只及於審判人員。
三、迴避的種類
迴避分為自行迴避、申請迴避和指令迴避三種。
四、迴避的程序
公安司法人員在立案及以後的訴訟程序中,發現有依法應予迴避的情形的,應當自行提出迴避。沒有自行迴避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申請他們迴避。
刑訴法第30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迴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迴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對偵查人員的迴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特別關註:
1、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果對迴避決定不服,可以在收到決定後5日內向原決定機關申請復議一次。原作出該決定的組織或個人,應當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告知申請人。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28條規定,被決定迴避的人員對決定有異議的,也可以在恢復庭審前申請復議一次。在審判階段,對於不屬於《刑事訴訟法》規定情形的迴避申請,法庭有權當庭駁回,並不得申請復議。
2、如果申請迴避人對駁回迴避申請的決定當庭申請復議,合議庭應當宣布休庭,待作出復議決定後,決定是否繼續法庭審理。
3、對於迴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和進行的訴訟行為是否有效,《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30條作出了規定:「因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或者第二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而迴避的檢察人員,在迴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和進行的訴訟行為是否有效,由檢察委員會或者檢察長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

㈥ 當事人提出有關人員的申請迴避,被駁回,應如何進行權利救濟

司法人員因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某種特殊關系而不得辦理該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發生偏見,以有利於案件的公正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偵查、檢察、審判人員,以及書記員、鑒定人、翻譯人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自行迴避:①是本案的當事人或當事人的近親屬。②本人或本人的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③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代理人。④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未自行迴避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申請他們迴避。司法人員未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未申請迴避時,司法機關有權決定其迴避。偵查人員在迴避的決定作出前,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當事人在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判過程中,均可申請迴避,如迴避的申請被駁回,可申請復議一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對迴避也有專門規定。關於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自行迴避和當事人申請迴避的理由,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基本相同。當事人申請迴避應當說明理由。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法院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前,應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採取的緊急措施除外。法院應在迴避申請提出的3日內,以口頭或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法院應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通知復議申請人。

㈦ 刑事訴訟法關於迴避的決定

根據刑事訴訟程序的不同階段:

參與偵查活動的記錄人、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迴避,由偵查機關負責人決定;
參與檢察活動(審查起訴、公訴)的書記員、人民檢察院聘請或指派的翻譯人員、鑒定人的迴避,由檢察長決定;
參與審判活動的法庭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迴避,由人民法院院長決定。

熱點內容
河南西華法院 發布:2025-10-03 21:42:14 瀏覽:92
婚姻法是基本法嗎 發布:2025-10-03 21:37:08 瀏覽:527
2015中級經濟法考生回憶版 發布:2025-10-03 21:35:33 瀏覽:120
關於村居法律顧問 發布:2025-10-03 21:29:13 瀏覽:785
設區的市有規章制定權嗎 發布:2025-10-03 21:29:10 瀏覽:718
練祖前法院 發布:2025-10-03 21:19:32 瀏覽:93
公司不讓請假勞動法有規定嘛 發布:2025-10-03 21:09:18 瀏覽:576
行政法熱點事件 發布:2025-10-03 21:01:05 瀏覽:17
刑法延長拘留 發布:2025-10-03 20:59:29 瀏覽:777
經濟法職業經理人制度 發布:2025-10-03 20:52:35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