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類行政法律關系
1. 行政法律關系的分類
(一)、權力關系與非權力關系。所謂權力關系,是行政主體對行政相對人憑借權力版手段而施行行政權活動;所謂非權力關系,是行政主體對行政相對人使用非權力手段而實施行政活動。在德日等國,又把權力關系分為一般權力關系和特別權力關系。
(二)、對內行政法律關系和對外行政法律關系。 這是根據行政權力的作用范圍不同而劃分的。
(三)、行政實體法律關系和行政程序法律關系。一般來講,行政法律關系是行政實體法律關系和行政程序法律關系的綜合體。
(四)、原生行政法律關系與派生行政法律關系。派生行政法律關系一般來講就是指行政復議關系與行政訴訟關系。
(五)、單一行政法律關系和多重行政法律關系。
2. 法律關系的分類和特徵
法律關系主體是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即在法律關系中,一定權利的享有者和一定義務的承擔者。公民和法人要能夠成為法律關系的主體,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就必須具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即具有法律關系主體構成的資格。在每一具體的法律關系中,主體的多少各不相同,在大體上都屬於相對應的雙方:一方是權利的享有者,稱為權利人;另一方是義務的承擔者,稱為義務人。
在中國,根據各種法律的規定,能夠參與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以下幾類:
(1)公民(自然人)。這里的公民既指中國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國境內或在境內活動的外國公民和無國籍人。
(2)機構和組織(法人)。這主要包括三類:一是各種國家機關(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等);二是各種企事業組織和在中國領域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三是各政黨和社會團體。這些機構和組織主體,在法學上可以籠統地稱為「法人」。其中既包括公法人(參與憲法關系、行政法律關系、刑事法律關系的各機關、組織),也包括私法人(參與民事或商事法律關系的機關、組織)。中國的國家機關和組織,可以是公法人、也可以是私法人,依其所參與的法律關系的性質而定。
(3)國家。在特殊情況下,國家可以作為一個整體成為法律關系主體。例如,國家作為主權者是國際公法關系的主體,可以成為外貿關系中的債權人或債務人。在國內法上,國家作為法律關系主體的地位比較特殊,既不同於一般公民,也不同於法人。國家可以直接以自己的名義參與國內的法律關系(如發行國庫券),但在多數情況下則由國家機關或授權的組織作為代表參加法律關系。
3. 什麼是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動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既包括在行政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也應包括因行政活動產生或引發的救濟或監督關系。
其中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是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而客體則是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1、行政法律關系是受法律調整或約束的一種社會關系。
2、行政法律關系是因行政活動產生或引發的各種社會關系。
3、行政法律關系是一種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
(3)種類行政法律關系擴展閱讀
行政法律關系特徵:
1、主體的恆定性與不可轉化性。即關系中必有一方主體是行政主體,不以行政主體為一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不是行政法律關系,而且在我國,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對人,被告則只能是行政主體,他們之間不能互為原被告。
2、主體資格的受限制性。在我國,只有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才能成為行政主體。
3、主體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1)、主體雙方各自權利義務性質不完全相同。
(2)、主體雙方權利義務的數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權利義務是另一方所不具有的。
4. 解釋一下行政法律關系特徵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回動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產答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指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這種關系既應包括在行政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也應包括因行政活動產生或引發的救濟或監督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除具備一般法律關系的共同特徵外,還有如下特徵:
一是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有一方是國家行政機關。
二是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在行政管理活動過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當行政相對人不履行行政法規定的義務時,行政機關可以強制其履行;而當行政機關不履行義務時,相對人只能請求其履行或通過國家機關申訴履行或按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都是由行政法預先規定的,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沒有自由選擇的餘地。
四是行政法律關系是國家行政機關行使管理職能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或是與國家行政機關行使管理職能有關。
5. 論述法律關系的分類
法律關系按照分類標準的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下面的你可以參考參考
1.調整性法律關系和保護性法律關系。按照法律關系產生的依據、執行的只能和實現規范的內容不同,可以分為調整性法律關系和保護性法律關系。調整性法律關系是基於人們的合法行為而產生的、執行法的調整隻能的法律關系,它所實現的是法律規范(規則)的行為規則(指示)的內容。調整性法律關系不需要適用法律制裁,法律主體之間即能夠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如各種依法建立的民事法律關系、行政合同關系等等。保護性法律關系是由於違法行為而產生的、旨在恢復被破壞的權利和秩序的法律關系,它執行著法的保護只能,所實現的是法律規范(規則)的保護規則(否定性法律後果)的內容,是法的實現的非正常形式。它的典型特徵是一方主體(國家)適用法律制裁,另一方主體(通常是違法者)必須接受這種制裁,如刑事法律關系。
2.縱向(隸屬)的法律關系和橫向(平權)的法律關系。按照法律主體在法律關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為縱向(隸屬)的法律關系和橫向(平權)的法律關系。縱向(隸屬)的法律關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體之間所建立的權力服從關系(舊法學稱「特別權力關系」)。其特點為:(1)法律主體處於不平等的地位。如親權關系中的家長與子女,行政管理關系中的上級機關與下級機關,在法律地位上有管理與被管理、命令與服從、監督與被監督諸方面的差別。(2)法律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具有強制性,既不能隨意轉讓,也不能任意放棄。與此不同,橫向法律關系是指平權法律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其特點在於,法律主體的地位是平等的,權利和義務的內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如民事財產關系,民事訴訟之原、被告關系等。
3.單向(單務)法律關系、雙向(雙邊)法律關系和多向(多邊)法律關系。按照法律主體的多少及其權利義務是否一致為根據,可以將法律關系分為單向法律關系、雙向法律關系和多向法律關系。所謂單向(單務)法律關系,是指權利人僅享有權利,義務人僅履行義務,兩者之間不存在相反的聯系(如不附條件的贈與關系)。單向法律關系是法律關系體系中最基本的構成要素。其實,一切法律關系均可分解為單向的權利義務關系。雙向(雙邊)法律關系,是指在特定的雙方法律主體之間,存在著兩個密不可分的單向權利義務關系,其中一方主體的權利對應另一方的義務,反之亦然。例如,買賣法律關系就包含著這樣兩個相互聯系的單向法律關系。所謂多向(多邊)法律關系,又稱「復合法律關系」或「復雜的法律關系」,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相關法律關系的復合體,其中既包括單向法律關系,也包括雙方法律關系,例如,行政法中的人事調動關系,至少包含三個方面的法律關系,即調出單位與調入單位之間的關系,調出單位與被調動者之間的關系,調入單位與被調動者之間的關系。這三種關系相互關聯,互為條件,缺一不可。
4.第一性法律關系(主法律關系)和第二性法律關系(從法律關系)。按照相關的法律關系作用和地位的不同,可以分為第一性法律關系(主法律關系)和第二性法律關系(從法律關系)。第一性法律關系(主法律關系),是人們之間依賴建立的不依賴其他法律關系而獨立存在的或在多向法律關系中居於支配地位的法律關系。由此而產生的、居於從屬地位的法律關系,就是第二性法律關系或從法律關系。一切相關的法律關系均由主次之分,例如,在調整性和保護性法律關系中,調整性法律關系是第一性法律關系(主法律關系),保護性法律關系是第二性法律關系(從法律關系);在實體和程序法律關系中,實體法律關系是第一性法律(主法律關系),程序法律關系是第二性的法律關系(從法律關系),等等。
6. 誰能說說法律關系的分類
在法學襲上,由於根據的標准和認識的角度不同,可以對法律關系作不同的分類。本答復採用下列分類;調整性法律關系和保護性法律關系;縱向的法律關系和橫向的法律關系;單向法律關系、雙向法律關系和多向法律關系、 第一性法律關系和第二性法律關系。
7. 行政法律關系啥意思
簡單地說行政法律關系是基於行政行為而產生的各種權利和義務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按照不同的標准有不同的分類,受字數限制,樓主可自行查詢。
同民事法律關系一樣,行政法律關系三要素為:主體、客體和內容。
8. 行政法律關系
1 構成法律關系的有行為和狀態。任某在醫院進行腎移植手術其中任某和醫院就產生了一種合同的關系,也就是法律關系。
2 把書看一下就應該懂了。
9. 行政法律關系的特點有哪些
行政法律關系抄的特點:
1、主體的恆定性與不可轉化性:
(1)行政法律關系雙方中必有一方主體是行政主體,不以行政主體為一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不可能是行政法律關系
(2)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不能由另一方當事人代替,各自的地位和法律角色是確定的。在我國的行政訴訟關系中,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對人,被告只能是行政主體,他們也不能互為原被告。
2、主體資格的受限制性:
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無論是行政主體還是行政相對人都要受到一定資格和條件的限制。
3、主體地位「平等下的不對等性」
具體表現為:
(1)主體雙方各自權利義務的性質不完全相同
(2)主體雙方各自權利義務的數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權利義務是另一方不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