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規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不包括
❶ 哪些規范性文件可以設定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有很多種,包括對人身,對財物等。
具體設定如下:
我國《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權的設定作了具體的規定,具體如下:
第九條 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一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二條 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前款規定的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國務院規定。國務院可以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直屬機構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規定行政處罰。
第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尚未制定法律、法規的,前款規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
❷ 地方性法規不能設定哪種行政處罰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十一條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回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答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❸ 只有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判斷正誤
只有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這句話是錯誤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只有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只有法律可以設定。其他行政處罰是可以由當地法規來進行處罰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九條 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一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3)行政法規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不包括擴展閱讀:
行政處罰的適用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行政處罰適用的前提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行政違法行為客觀存在。
2、行政處罰適用的主體是享有法定的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或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
3、行政處罰適用的對象是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違法者,且具有一定的責任能力。
4、行政處罰適用的時效,是指對行為人實施行政處罰,還需其違法行為未超過追究時效。
行政處罰的種類,主要是指行政處罰機關對違法行為的具體懲戒制裁手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❹ 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政府規章可以設定( )的行政處罰。
B選項中的「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只有司法機關根據相關法律才能做出決定,行政機關若需要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則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依據如下: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二條規定如下:
1、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2、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前款規定的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國務院規定。
3、國務院可以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直屬機構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規定行政處罰。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三條規定如下:
1、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2、尚未制定法律、法規的,前款規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
(4)行政法規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不包括擴展閱讀
1、第三十三條 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履行行政處罰決定。
2、第三十四條 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身份證件,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當場交付當事人。
(1)前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行政處罰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以及行政機關名稱,並由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2)執法人員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必須報所屬行政機關備案。
參考資料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❺ 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分別可以設定哪些行政處罰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政府規章設定行政處罰的許可權,一是可以在法律、法規的規定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二是對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以及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即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這五類的行政處罰,不能夠規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公民的人身權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之一,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的人身權未經法律規定的和程序,不受侵犯。所以只有違反了法律規定,同時經過法律明確規定的程序,公民的人身權利才受到限制。所以行政法規不能對公民的人身權利作出限制性規定或者懲罰性規定。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即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執照、吊銷除企業營業執照外的其他執照,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的行政處罰,不能夠規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公民的人身權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之一,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的人身權未經法律規定的程序,不受侵犯。所以只有違反了法律規定,同時依照法律明確規定的程序,公民的人身權利才受到限制。所以地方性法規不能對公民的人身權利作出限制性規定或者懲罰性規定。
對地方性法規設定行政處罰的許可權的規定,總的想法是地方性法規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對帶有地方特點的行政管理中的違法行為設定行政處罰,作為行政處罰的補充。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已經有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結合本地具體情況,根據法律、行政法規關於行政處罰的規定,予以具體化,但是,不得超越、行政法規關於哪些違法行為應當給行政處罰,給予什麼種類的行政處罰和行政處罰的幅度等的規定。例如,已經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處罰的種類中沒有罰款的,地方性法規不能增加規定罰款的處罰。為什麼這樣規定,因為,一、地方性法規與法律、行政法規不得抵觸,這是憲法規定的原則。有的說,這不是抵觸而是補充。行政處罰涉及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超越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就應當說是抵觸。二、要維護全國法制的統一,法律、行政法規,全國都要執行,不能一個地方一個樣子。那麼,如果認為法律、行政法規的某些規定,不能適應情況的需要,怎麼辦?應當提出建議,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法律、國務院對行政法規進行修改。第二種情況是,省級地方人大對本省的特殊問題,如禁放鞭炮、限制養犬等,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這種地方性法規,可以對除人身罰和吊銷企業執照外的行政處罰做出規定。如果有了全國性的法律、行政法規,那麼就要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做出規定。如果有了全國性的法律、行政法規,那麼就要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做出規定。如果有了全國性的法律、行政法規,那麼就要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做出規定。如果有了全國性的法律、行政法規,那麼就要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❻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一條規定:
第十一條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即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除企業營業執照外的其他執照;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的行政處罰,但不能夠設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
公民的人身權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之一,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的人身權未經法律規定的程序,不受侵犯。只有違反了法律規定,同時依照法律明確規定的程序,公民的人身權利才受到限制。地方性法規不能對公民的人身權利作出限制性或者懲罰性規定。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以下簡稱《行政處罰法》)自1996年10月1日施行以來,對於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持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行政處罰法是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規定製定的法律。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❼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哪些行政處罰(
除設定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都可以,《行政處罰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❽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哪些行政處罰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責令停產停業;
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除企業營業執照外的其他執照;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的行政處罰,不能夠設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地方性法規不能對公民的人身權利作出限制性或者懲罰性規定。
(8)行政法規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不包括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十三條地方性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作具體規定的事項;
(二)屬於地方性事務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
除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外,其他事項國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根據本地方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規。在國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生效後,地方性法規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相抵觸的規定無效,制定機關應當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
設區的市、自治州根據本條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性法規,限於本法第七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對上位法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一般不作重復性規定。
❾ 不可以設定行政強制措施的法律規范是( )。A.法律 B.行政法規 C.地方性法規 D.行政規章
選擇D,不可以設定行政強制措施的法律規范是行政規章。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規定如下:
1、第十條 行政強制措施由法律設定。
尚未制定法律,且屬於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事項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四項和應當由法律規定的行政強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且屬於地方性事務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本法第九條第二項、第三項的行政強制措施。
法律、法規以外的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強制措施。
2、第十一條 法律對行政強制措施的對象、條件、種類作了規定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不得作出擴大規定。
法律中未設定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不得設定行政強制措施。但是,法律規定特定事項由行政法規規定具體管理措施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四項和應當由法律規定的行政強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9)行政法規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不包括擴展閱讀
1、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三)扣押財物;
(四)凍結存款、匯款;
(五)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2、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
(一)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
(二)劃撥存款、匯款;
(三)拍賣或者依法處理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四)排除妨礙、恢復原狀;
(五)代履行;
(六)其他強制執行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