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52條解讀

勞動法52條解讀

發布時間: 2021-01-22 08:09:14

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四款當中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單位憑這條解除

【刑事責任 解除】《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專發〈屬1995〉309號第二十九條規定: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依據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解除勞動合同。「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是指:被人民檢察院免於起訴的、被人民法院判處刑罰的、免於刑事處分的、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緩刑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解除 終止 程序】《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❷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五條

第二十五條 【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事項】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條文注釋】

本條是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情形,法定解除的特點是:(1)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必須有相應的法律規定;(2)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而不必徵求勞動者意見;(3)用人單位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解除符合條件的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本條中「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可根據有關法規認定,且該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違反的勞動紀律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與國家法律法規相沖突的規章制度不具有約束力。

本條中的「重大損害」由企業內部規章來規定,用人單位依據此條解除勞動合同時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勞動者的「失職」、「營私舞弊」必須是嚴重的;二是勞動者的行為必須對用人單位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損害。

本條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具體包括:(1)被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的;(2)被人民法院判處刑罰的(包括主刑和附加刑);(3)被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第32條免予刑事處分的。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解除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可以不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關聯法規】

《勞動合同法》第26、39、69條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

《勞動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第25條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8-31、39條

❸ 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是什麼

不好意思,《勞動法》沒有「第二十五條第二款」,只有第二十五條第(二)項: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❹ 勞動法第二十五條三,四款內容是怎樣

勞動法
第二十五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回
(一)在試用答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❺ 如何理解《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四)被依法回追究刑事責答任的。 是指勞動者犯罪被法院依法判刑了,已經無法再執行合同了,因為勞動者在監獄。犯罪不一定是損害了用人單位的利益,是因為已經喪失繼續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是唯一選擇。

❻ 勞動法第二十五條和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是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專除勞動合同屬: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❼ 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二三四項

第二十五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❽ 按照勞動法第二十五條是不給員工補償嗎

按照勞動法第25條辭退職工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

《勞動法》第二十五條專勞動者有屬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❾ 勞動法第5o條52條8o條

勞動法共:十三章,107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於1994年7月5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❿ 勞動法第二十五條和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勞動合同的第25條之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3.嚴重失職,對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對於本條規定,用人單位擁有即時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指的是勞動者的過錯,導致用人單位可以無須預先告知,即可直接通知解除勞動合同,主要包括:1.不符合錄用條件,通常認為錄用條件應該為招聘廣告註明的錄用條件為主,輔以其他的基於職業和崗位特點的相關要求,因此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必須提供有效的證明;2.那麼何種程度能達到「嚴重違紀"呢,由於用人單位在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中予以明確的;3.何為嚴重失職,何為重大失職,應由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中明確;3.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為人民檢察院免於起訴的;被人民法院判處刑法(刑法包括:主刑,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即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的;被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第三十二條免於行事處分的。

用人單位據本條規定解除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可以不知福勞動者經濟補償金,但是必須支付勞動者提供勞動期間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39條之規定前三款解釋同上,第四款為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適用本條規定,且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第五款中因勞動合同法第26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同樣適用本條規定,且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

針對經濟補償問題可參考勞動合同法第46條之規定:

  1. 勞動者依照本法第38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2.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36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3.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40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4.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41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5. 除用人單位維持或提高勞動合同約定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44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6. 依照本法第44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7. 法律、行政法規的其他情形。

希望我的解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道德經清朝 發布:2025-10-03 18:55:10 瀏覽:320
勞動法病假薪資 發布:2025-10-03 18:55:01 瀏覽:148
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徵文 發布:2025-10-03 18:53:14 瀏覽:641
勞動法周末上班補休 發布:2025-10-03 18:30:42 瀏覽:988
自治區立法 發布:2025-10-03 18:30:42 瀏覽:308
重慶南川區法治徵文 發布:2025-10-03 18:19:08 瀏覽:119
勞動合同法200問 發布:2025-10-03 18:15:17 瀏覽:226
財稅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3 18:12:57 瀏覽:780
私營企業勞動法 發布:2025-10-03 17:52:39 瀏覽:884
集裝箱運輸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3 17:44:33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