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重大疾病賠償
『壹』 勞動法對重大疾病的照顧政策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中規定:保險公司將產品定名為重大疾病保版險,權且保險期間主要為成年人(十八周歲以上)階段的,該產品保障的疾病范圍應當包括本規范內的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除此六種疾病外,對於本規范疾病范圍以內的其它疾病種類,保險公司可以選擇使用;同時,上述疾病應當使用本規范的疾病名稱和疾病定義
『貳』 員工患重大疾病,辭退時補償標准
1、如果單位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要求支付賠償金;
2、如果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符合《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則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
3、如果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符合《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則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4、如果有關賠償事宜無法與單位達成一致意見,可以在被辭退一年內申請勞動仲裁要求;
5、法律依據:
1)《勞動合同法》(2012修正) 第三十九條【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過失性辭退)】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2)《勞動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十條【無過失性辭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3)《勞動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十一條 【經濟性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4)《勞動合同法》 (2012修正)第四十六條【經濟補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5)《勞動合同法》 (2012修正)第八十七條【違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6)《勞動合同法》(2012修正)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
『叄』 重大疾病勞動法如何規定假期和工資
重大疾病的假期,法律上叫做醫療期,具體規定如下:
勞動部關於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3個月到24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3個月;5年以上的為6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6個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為9個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為12個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為18個月;20年以上的為24個月。
第四條 醫療期3個月的按6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6個月的按12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9個月的按15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12個月的按18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18個月的按24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24個月的按30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工資的計算方法如下: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59條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3)勞動法重大疾病賠償擴展閱讀:
醫療期滿,員工能否上班,員工和單位說了都不算,具體規定如下:
勞動部關於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
第七條 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並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肆』 勞動法中規定員工得了重大疾病之後,合同期滿後原單位要解除聘用,員工可以得到什麼樣的經濟補償。
根據來勞動相關法律吃規定,勞自動合同存續期間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合同期滿後勞動合同並非自動解除,而是需要順延到醫療期滿。
勞動者可以獲得1、醫療期工資,2、經濟補償金;3、醫療補助費
1、醫療期工資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的80%;
2、經濟補償金根據工作年限計算,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3、醫療補助費不低於六個月工資。
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1994
第六條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伍』 勞動法中規定哪些疾病為重大疾病
勞動法中重大疾病可參照以下規定:
2007年4月3日起開始實施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中規定:疾病范圍應當包括本規范內的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1 惡性腫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惡性腫瘤
2 急性心肌梗塞
3 腦中風後遺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4 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須異體移植手術
5 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須開胸手術
6 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須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手術
7 多個肢體缺失——完全性斷離
8 急性或亞急性重症肝炎
9 良性腦腫瘤——須開顱手術或放射治療
10 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償期——不包括酗酒或葯物濫用所致
11 腦炎後遺症或腦膜炎後遺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12 深度昏迷——不包括酗酒或葯物濫用所致
13 雙耳失聰——永久不可逆
14 雙目失明——永久不可逆
15 癱瘓——永久完全
16 心臟瓣膜手術——須開胸手術
17 嚴重阿爾茨海默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18 嚴重腦損傷——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19 嚴重帕金森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20 嚴重Ⅲ度燒傷——至少達體表面積的20%
21 嚴重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有心力衰竭表現
22 嚴重運動神經元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23 語言能力喪失——完全喪失且經積極治療至少12個月
24 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25 主動脈手術——須開胸或開腹手術
『陸』 在職職工患重大疾病,勞動合同法中規定應享受什麼待遇
職工患病,不能正常上班,應該享受《醫療期》醫療期內,企業是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醫療期滿,職工患病沒有痊癒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要給職工一次性醫療補貼。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職工因患病需要治療的企業應根據職工工作年限等情況給予3-24個月的醫療期,職工在醫療期內,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同時享有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相關的醫療待遇。
醫療期屆滿的不能從事原工作的,由用人單位適當的調整,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條
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規定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終止,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
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
第六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當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6)勞動法重大疾病賠償擴展閱讀:
2015年6月30日,北京市總工會發布消息稱,今起北京市職工互助保障計劃內容將調整,重症帕金森病、嚴重阿爾茨海默症等4種疾病和水暖管爆裂損失將納入理賠范圍,最高1萬元。同時,今後互助金將可直賠到京卡·互助服務卡。
據了解,職工互助保障計劃主要是在職工基本的醫療保險之外,通過保險再給職工提供一份保障,以緩解患病、意外等給職工帶來的醫療負擔及企事業單位的經濟壓力,一般只需繳納十幾元或數十元的費用,即可在保障期內獲得萬元到數萬元不等的互助保障金。
北京市職工互助保障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調整涉及六項內容,主要是為簡化理賠手續,擴大保障范圍,使更多參保職工受益。
其中,《非工傷意外傷害及家財火災損失互助保障計劃》更名為《非工傷意外傷害及家財綜合損失互助保障計劃》,繼續按「普惠制」原則為本市工會會員提供保障,新增加水暖管爆裂損失保障項目。
這也意味著,參保職工在保障期內,因水暖管爆裂導致家庭財產損失的,可根據物業或居委會出具的相關證明,按照受損面積領取一定互助金,最高領取10000元。
同時,在《在職職工重大疾病互助保障活動》中,重大疾病保障類別也由11種增至15種,增加雙目失明、語言能力喪失、重症帕金森病、嚴重阿爾茨海默症四種重大疾病。重大疾病互助金的待遇標准也作出調整,受益職工將可一次性領取10000元重大疾病互助金。
此外,《在職職工住院津貼互助保障活動》還增加了住院津貼的保障天數,住院有效責任扣除天數由3天改為1天,進一步增加職工住院津貼保障力度。
市職工互助保障中心負責人表示,7月1日起,互助金直賠也將正式啟動,參加相關保障活動的職工符合保障條件出險後,互助金將通過銀行打款至職工的京卡·互助服務卡,打款成功後,發送定製簡訊,通知會員和基層經辦人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勞動合同法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北京職工重大疾病新增4個病種 京卡職工出險可直賠
『柒』 辭退患有重大疾病員工,補償標准2018
對因勞動者患病、非工負傷或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對患重病和絕症者,用人單位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100%。
經濟補償金計算標准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補償金中工資計算標准
關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准問題,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第11條規定:「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而對於上述條款中的「工資」的范圍,按照《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的規定:
「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予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在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准這一問題上,最容易引發混淆和糾紛的地方常見於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是否包括加班加點勞動報酬的問題。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支付給職工的加班加點勞動報酬屬於工資的組成部分,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准應包括加班加點的勞動報酬。
(7)勞動法重大疾病賠償擴展閱讀
員工工作期間如果忽然患病,工資的計算方法:
根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3個月到24個月的醫療期。
其中,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3個月。醫療期期間,企業應按平時工資的70%進行發放。
3個月醫療期期間,單位是不能和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醫療期滿後,若員工所患的病確實無法繼續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話,單位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但必須提前30天通知員工,並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補償標准: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100%。
『捌』 工作期間患了重大疾病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有何補償怎麼補
工作期間患了重大疾病單位是不解除勞動合同的,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回系,屬於違法解除,用人單答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玖』 因重大疾病被解僱補償金怎麼算求答案
第一條 為了規范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標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由用人單位一次性發給。
第三條 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第四條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要在補足低於標准部分的同時,另外支付相當於低於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第五條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准發給經濟補償金。
第六條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第七條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第八條 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第九條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第十條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後,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發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該經濟補償金數額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第十一條 本辦法中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用人單位依據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於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標准支付。第十二條 經濟補償金在企業成本中列支,不得佔用企業按規定比例應提取的福利費用
『拾』 關於重大疾病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
可以請求支付經濟補償金
1、《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版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權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2、《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辦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10)勞動法重大疾病賠償擴展閱讀
重大疾病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雙倍的經濟補償金的條件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